点击高考

作者: 洪 薇

摘要: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围绕重点知识展开复习,以取得优异成绩,我总结了两种方法。

关键词: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史论史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083-01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着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试题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和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观;试题综合性强,既有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题目较少,但分值较高,因而知识覆盖率较低,文综考试以来平均知识覆盖率只有20%左右。综上,近年来历史学科高考主要是考查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

那么,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围绕重点知识展开复习,以取得优异成绩,我总结了以下两种方法。

一、培养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问某一章哪些是重点,某一本书哪些需要掌握。这也促使我们历史老师静下心来思考什么是重点知识?师生确定重点知识后,才能围绕其展开细致复习。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是重点知识呢?重点知识有以下特性:

1、突出的主干性

所谓重点知识,必然在各部分的主干线索上,而且肯定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例如:

中国古代史:①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③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⑤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现代史:①近代民主革命与民主政治进程②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各种经济因素的兴衰③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④国共关系的演进⑤中国近现代外交的演进。

世界近现代史:①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②殖民扩张和民族解放运动③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⑤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⑥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包括国际格局的形成和大国关系的演变)。

回顾近几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所考查内容,一般都是主干线索上的重点知识。例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涉及到重点知识的有:中国近现代政治机构与制度变化,属于中国近代化的民主化专题;巴黎公社和社会主义运动,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这一主线;德法关系,属于近现代国家关系中的大国关系;中华民族辉煌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恰恰就是中国古代史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中国近现代两次开放的问题,实际包含于世界一体化进程这一主干知识中。

2、突出的辐射性

历史重点知识不是简单的附属于主干知识,它一般有较强的辐射性和发散性。如戊戌变法问题,它首先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这一主线上,但它又辐射出许多历史知识:与明末清初民主色彩思想的比较;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关系;与明治维新的比较;与西方启蒙思想的关系。

这种辐射还包括跨学科的辐射,如中部崛起问题,历史相关的知识有:洋务运动(安庆内军械所、汉阳铁厂);武昌起义;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色根据地;抗日战争根据地、战役;解放军战略反攻;武汉长江大桥;三峡水利工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这样一个知识点便带出了古今中外许多知识点,这些辐射性很强的知识点,必然是高考的重点。

3、突出的可比性

重点知识多处于知识线索的纵横交叉点上,因而这就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具体主要有如下几类对比:

①纵向对比。这包括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世界近现代各部分的纵向比较。如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比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比较;中国近代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比较;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比较等。世界史资本主义发展史中也有许多纵向可比知识,如美国近现代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及原因等的比较等等。

②横向比较。如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美国独立战争与拉美独立革命的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土地政策的比较;罗斯福新政与德日法西斯专制建立等。

③中外纵横对比。如:三次科技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这类对比中既有中外对比又有纵横比较,更是重点知识,需要我们在复习中重点把握。

4、突出的时政性

目前高考文综历史命题并不回避热点,尤其热点知识的隐性考查屡见不鲜,所以抓热点也就等于抓住了重点。常见的热点问题有:海峡两岸关系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中部崛起问题;弘扬党的革命精神问题(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国关系问题(中美、中日、中俄、德法、美欧、美日);联合国改革问题;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问题;欧洲一体化问题;朝鲜问题;民族问题等。

二、培养学生运用史论史法解题的能力

在日常解题过程中,学生运用的史论史法有以下两种:

1、揭示历史本质的规律:个性和共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继承和发展、偶然性和必然性、因果关系、矛盾关系等。

2、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政党理论等。

总之,高三历史复习是一个既复杂又系统的过程,在引导学生展开历史复习中,既要系统全面、又要抓住重点,在培养学生用史学规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既要思路清晰、又要方法得当,那么我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在高考文综历史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