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 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作者: 高炜森 何 影摘要: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并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察,更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性的考核。本文针对近年来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应主要从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的观点,并且从提高指导教师素质和在毕业论文(设计)各个阶段如何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8-102-02
高等学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能集中反映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理论水平的高低,更是对各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客观的检验。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的扩招,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资源日趋紧张,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教师和学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现象,如一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过多、选题不当、一题多人等,致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指导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条件和质量的基本保证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途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对学生来说,则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和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地去探索研究问题,学习和掌握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某一实际问题或某一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方法,锻炼撰写论文,记录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能力的学习过程。
毕业论文(设计)是由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构成的双边活动。在进行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毕业论文(设计)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一是取决于学生主体意识强弱和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二是取决于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的程度,三是取决于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状况。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过程中。学生从选题,搜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期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到最后完成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指导教师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的、内容、模式等各方面的特殊性所决定,要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二、加强指导教师的自身素质的培养
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它不仅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还能检验学生综合素质,才能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使学生懂得如何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一项实际问题。
2、提高指导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学生能否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完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本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低,这就对指导教师的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熟悉学校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将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作为指南,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工作。从学生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后期的定稿、答辩各个环节都要对学生进行详尽合理的安排、指导。
三、在毕业论文(设计)各个阶段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1、选题阶段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是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基础环节。一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高低,受制于多种因素,其中选题得当与否起着基础性作用,甚至决定着论文(设计)的成败。课题应由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提出,选题内容既要求紧紧围绕着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又要注重指导和鼓励学生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研究、论证,切实做到了与科学研究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指导教师科研工作的优势及专业特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2、文献查阅阶段由于学生接触实际研究工作较少,毕业论文(设计)本身时间紧,因此需要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到资料室、图书馆和利用网络进行资料及文献检索,指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国内外的参考资料,使学生对所做课题的背景乃至最新进展有较全面的了解,从中学习已有研究方法的特点,这对课题的总体或局部设计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查找和利用资料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学会通过文献检索寻找解决办法。
3、毕业论文(设计)写作阶段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阶段,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和解答疑难。为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合作者,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保证指导的及时、快速及合理。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认真的参与和投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增强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的自主性,有效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生自主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是一个自我充实、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过程。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对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原则和方案及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交流反馈意见,然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这样可以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协作,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下进行指导。
(2)指导学生的设计写作要精心:教师的行为方式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精心辅导学生的设计,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会从中找到和发现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的方法,学会怎样对待工作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3)要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拟好的计划进程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指导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只需要对原则性的问题及思路、设计方向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4)建立指导教师与学生写作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反馈渠道:由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特殊性,学生与指导教师不能每天见面沟通、指导,师生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因此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相对迅速的信息传递、信息反馈的渠道,加强指导教师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引导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同时为学生及时解答设计写作中的疑难提供便利条件。
4、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阶段这一阶段往往被指导教师忽视,由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往往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学生还不能很好的对文章涉及的内容形成整体的概念,很容易在答辩过程中出现“卡壳”、所问非所答等现象,影响最后的成绩。因此,指导教师在学生答辩前对学生进行文章整体的分析,重点的讲解以及答辩技巧的说明十分必要。
四、结论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是其顺利开展和质量的基本保证。目前虽然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问题,但是只要学校和指导教师本着积极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好毕业论文(设计)主要环节的质量关,相信一定会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