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实践研究

作者: 钟小庆

[摘 要] 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而实施的学业评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客观了解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另一方面能够让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有所了解。文章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变化出发,分析了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价值,提出了创新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学业评价

科学的学业评价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业评价,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学习中的不足,进而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教师可以发现教学的不足,并以此为据进行教学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具体变化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新变化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评价指向变化

新课标提出,对学生学业评价不应只关注最终取得的成绩,还应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发展潜能。教师在落实学业评价工作时,应始终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立场上。

(二)评价方式变化

在实施新课标的大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是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主体,评价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双主体、多样化的评价可以从更广的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估。

(三)评价功能变化

新课标下数学学业评价功能的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导向功能。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结果是教师确定细分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第二,诊断功能。小学数学学业评价能够将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第三,调控功能。教师能够根据学业评价暴露出来问题对后续教学活动进行及时调整和把控。第四,激励功能。学业评价可以对学生形成有效激励。

二、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能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学业评价能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细微变化,如果这一变化是积极的,学生就能从中获得激励,进而投入更大的学习热情。

灌输式的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其中,学业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应得到相应的调整和优化。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对其学习能力和基础水平进行甄别。数学学业评价的创新,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从而激励他们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活动。

(二)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教学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有利于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效果。新课标的落实必然会使教学活动发生变化,也必然会使部分教师出现无法适应的情况。所以,重视小学数学学业评价,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为教师不断自我提升和改进教学提供指引。

(三)有利于新课标更好地落实

新课标的真正落地,关键在于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找到它的落脚点。教师只有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才能确保新课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落地。通过小学数学学业评价,教师能够对照新课标的要求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把握新课标的精神。

三、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优化策略

(一)按照“学思知行”统一的要求,实施数学学业评价

“学思知行”由学习与思考、理论与实践构成,“学思知行”在教学中的践行,向学生提出了学会学习、学习思考的要求,也向学生提出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的要求。

“学思知行”是与新课标精神相契合的一种教育思想,将其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更全面地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十分有利。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学业评价时,应选择“学思知行”思想中的统一教学为切入点,在评价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思考、实践应用等方面多加关注。教师只有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这些相关信息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在数学课堂上落实新课标的效果,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合理的优化。

以“四则运算”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应根据“学思知行”统一的要求进行学业评价:

在“学”上,教师应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是否主动学习四则运算知识,是否具备利用四则运算知识解题的能力上。

在“思”上,教师应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是否掌握四则运算的原理和应用技巧上。

在“知”上,教师应将评价重点放在单元知识的构建上,如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意义、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等。

在“行”上,教师应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数学练习过程与结果上,看学生是否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样,在学业评价中,教师就能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学生也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精准把握。所以,按照“学思知行”统一的要求实施学业评价是可行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其应用的力度,以最大限度发挥学业评价的作用。

(二)从不同维度评价入手,实施数学学业评价

新课标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当然,要想达到该目标,教师就要进行多维度教学,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学业的不同维度进行评价,以此改变过去单一的学业评价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对学生实施多维度数学学业评价,能够提升学业评价的有效性。

以“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教师应在教学结束后,从教学目标、学习素养、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及时实施学业评价。

第一,从教学目标维度入手,实施学业评价。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同时利用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公式解决数学问题。在具体学业评价环节中,教师便可以诊断该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

第二,从学生学习素养维度入手,实施学业评价。“学习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科素养的形成情况。这节课涉及的数学学科素养包括数学思维、数学建模、数学运算三个方面。如果学生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的学习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要求,则表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长与发展。例如,教师在数学思维能力的评价上,应将重点放在学生是否能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上。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具体问题实施学业评价,如“你在推导图形面积时有哪些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思考?“最终是否找到了你想要的答案?”等等。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能够让教师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有所了解。

第三,从情感态度切入,实施学业评价。积极的情感会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教师从情感态度的维度对学生实施学业评价十分必要。如果在数学学业评价中,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够达到教师的预期,则说明学生的学习信心得到了提升,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动机也更加明确。这些都能够加速学生数学学习动力的形成,让学生更持久地保持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维度的学业评价,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几个要点评价:“学生是否主动进行了这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参与这两个图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情况如何”……通过以上这些问题,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就会随之增强,学业评价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

(三)以数学课题活动为契机,实施数学学业评价

数学课题活动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因其针对性强,受到了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欢迎。在新课标背景下,数学课题活动的开展具有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的作用。学生在经历深度学习后,学习观念、情感态度等都会发生好的变化,好的学习习惯也将会得以养成。为了让新课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更好践行,进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应借助开展数学课题活动的契机,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实际情况,做好学业评价这项工作。

以“营养午餐”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营养午餐如何搭配”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名探索更好的营养午餐搭配方式的营养师。在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结束时,教师应及时开展学业评价,从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进行评价,增强评价的有效性。

从学生学习过程方面开展评价时,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如“学生运用的营养午餐搭配方式是什么?可行性如何?”“学生已经内化的知识有哪些?”“学生实现了什么学习目标?”

从学生学习结果方面开展评价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的情况,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我能够绘制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吗?”“我的营养搭配方案中蛋白质营养是否达标?”

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结合起来实施学业评价,教师就能对数学课题开展情况了解得比较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业评价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落实新课标要求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保证学业评价的质量,就应形成正确的学业评价意识,精准把握当下学业评价的具体变化,并对其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学思知行”统一等三方面推进数学学业评价,让这一全新的数学学业评价方式与新课标对教与学的要求保持一致,进而通过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升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质量,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淑芹.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变革探究[J].华夏教师,2019(11):7-8.

[2]王以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20(5):60.

[3]杨庆余.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8(6):24-27.

[4]陈尕芳.试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变革[J].赤子(上中旬),2015(17):326.

[5]于立娜.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变革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83.

[6]王志侠.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8(94):94.

[7]周惠琴.小学数学学业评价须关注五个维度[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1(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