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作者: 付阳海[摘 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采用合作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 合作学习;生物学教学;教学情境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授课质量。在众多的方案中,合作学习是改进教学方式的一种可行策略。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策略,要求学生为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协同工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从而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生正式接触生物学这一门课是在初中阶段,此时他们的思维已经达到形式运算阶段,具备初步的假设、推理和论证能力,能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的知识进行加工。也就是说,初中生是具备学习生物学基础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必备能力的。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讨论中倾听不同的声音、感受不同的见解、接触不同的意见,有助于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对合作学习的目标认识不足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他们有各自的优势和短板,对生物学学习有着不同的需求。教师作为引导者,如果不能把控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合作而合作”,就无法精准地把握每个学生的需求,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策略,教师应当对合作学习的目标有充分的认识,并以目标为导向实施教学。
(二)学生参与性不强,被动合作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只有部分学生会主动配合教师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还有很多学生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学习水平不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愿主动发言。
(三)教师未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与传统课堂一样,合作学习也要求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但是,与传统课堂教师单方面进行知识传递的强势主导相反,在采用合作学习策略的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得不够。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放任的,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基本为零,学生合作探究缺乏方向,遇到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指导。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
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让学生意识到相互之间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分工协作。在当前的初中生物学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首要的就是明确师生合作的目的。因此,在合作学习期间,教师应为每个学习小组制订学习计划,明确任务目标和协作规则,让各个小组按照规则展开合作学习。
例如,在进行生物学实验教学时,为提高课堂效率,一个小组当中需要有组长、记录员、观察员、讲解员,教师要指导学生各司其职,围绕学习目标对课程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合作学习情境的创设,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合作探究项目,收集并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将学生的合作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体会课程内容的实践价值,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教学“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举例说明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其特点。这样的合作探究过程,可以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昆虫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明白各种昆虫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让他们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学生合作学习期间,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相关的幻灯片,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家蚕通过何种生殖方式繁殖?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将蚕卵、家蚕幼虫、蚕蛹、成虫带到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好地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巩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为使学生能够高效地适应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先行了解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愿,为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做好准备。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或情境来开启动态课堂,激活学生思维;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制造交流的机会,如选择一个与教材内容贴近的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探讨;最后,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推进课堂流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交流互动。
例如,在水生生物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问题切入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你认识哪些水生生物?”“水生生物是否都能用肉眼看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放映与水生生物相关的纪录片,并引导学生在观看后谈谈感受。
(四)主动参与,调动积极心理
在实施合作学习策略时,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组。有的学生喜欢发言,有的学生善于思考,有的学生不善言辞但动手能力较强,这些都是教师在分组时需要予以考虑的。合理的成员组成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从而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学生主动参与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应有之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全员学习、优势互补。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安排不同任务,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给予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以激励,促进积极心理的形成,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三、结语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采取合作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能够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合作学习有助于发挥小组成员的特长,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合作学习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也将得到极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珊珊.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2]张志英.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生物学教学,2003(9):19-20.
[3]韩珍生.浅谈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S2):56-57.
[4]程春英.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14-216.
[5]杨振泉.初中生物学课开展合作学习的认识[J].生物学教学,2006(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