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数字

我们将在语言中入睡,如果语言不用它的陌生性唤醒我们的话。

——语出美国诗人罗伯特·克里利,摘自王家新《“语言的异乡”:穿越边界的诗歌》,《上海文化》2023年第5期

我写了四十年,即使现在要去写一首诗,我也会觉得我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甚至不知道诗为何物。并不是只有我才这样,任何一个自觉的诗人,我相信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都会受到写作这件事终身的折磨。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怀疑自己的写作才能,怀疑自己写作的方向,诸如此类,只要你写作,在这件事上有要求,这种纠结、这种折磨就会伴随你一生。但这样的困境又的确是某种自觉、成熟或者深入的标志。

——语出当代诗人韩东,摘自韩东、刘天远《韩东的诗歌课·第二讲:阅读》,《青春》2023年第7期

就我的感受,不论最初的触发点在哪里,怎样的谋略,怎样的结构,想写的,是人类巨大事件,是宇宙黑洞,是灾难、身份、阶层、性别、离散等各种可以侃侃而谈的主题,无论如何,到最后,到动笔之前,我始终认为,还是要看到一张面孔,要看到那个人,哪怕只是背影。

——摘自当代作家鲁敏《最后,还是要看到那一张面孔》,《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3期

如果说我对死亡感到战栗,那是因为我相信生命。我“相信”生命并不代表 “我信任它”,而是代表 “我热爱它”。我们相信自己所爱的人。

——语出希腊当代诗人琦琦·蒂姆拉,摘自《“这个神秘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宿命”——琦琦·蒂姆拉访谈录》,《世界文学》2023年第6期

原则上每学年对每个学生家庭家访1次;对重点对象,每学期至少家访1次。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中小学家访工作指南》,明确市教育局将把家访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教育满意度评价,纳入对区教育局和学校的相关考核评价,并要求学校在家访的时间、形式、内容等方面和家长协商一致

2023年,19岁至45岁年龄段创作者占比达77.47%,表明中青年创作者已经成为网络文学作家队伍的绝对主力。

——7月12日,在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对外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络文学平台驻站作者总数约为2929.43万人(剔除重复注册仍然超过2500万人)

近年来全国高校本科专业布点被撤销的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仅有367个,2022年共有925个,而2023年撤销的专业布点数增加到1670个。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四川大学近日公示2024年拟撤销的31个本科专业点,包括音乐学、表演、广播电视学、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物理学、核物理、生物技术等,引发了社会普遍关注。据介绍,2024年,教育部进一步规范了专业撤销工作,要求连续5年停止招生且无在校学生的专业原则上应予以撤销

近日,全国首个大熊猫学院正式开始招生,预计招收50名本科生。

——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近日,由四川省林草局、西华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大熊猫学院正式开始招生。该学院是在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上新设的二级学院,旨在培养一批能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基层开展工作的专业人才

调查显示,自然与户外探险成为受访年轻人最喜爱的旅行体验,43.5%的受访者在旅行规划时更追求此类体验。

——7月5日,新京报贝壳财经发布《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寻求自然和人文滋养,已成为当前青年旅行消费的趋势。如今的人们更重视旅行过程体验,希望旅途能慢下来,躲避人群、躲避拥挤

上一篇: 父爱聚成江海
下一篇: 每月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