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视点 | 再等一等 三月是植树节,我们买了新树苗,但单位里空地有限,种树的地方并不多。正好春节后种的几棵桃树中有一棵枯萎了,丝毫不见活下来的希望,而其他同时种下的早已枝叶婆娑。我便对单位的花工说:“将这棵死树挖掉,种新的
成长印迹 | 立于风骨 困顿时,总会想起程老师。似一朵从魏晋走来、绽放至今的清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挺立在岁月的长河里。程老师教我们古代文学。她出身书香世家,身材高挑,大概是因早年在东北插队的经历,眉宇和言谈间总有一股北方
新论视窗 | 大概念:一个绝非洪水猛兽的课改词汇 拜读《师道》(人文)2024年第6期刊发的《警惕“大概念”把语文课改引向歧途》一文时,心有戚戚焉之余,也连带着思考了一些问题。这篇文章中,作者杨先武老师从“大概念造成的思想混乱”“一个翻译有误的舶来品
新论视窗 | 厘清概念,建构结构化语文课堂 《师道》(人文)杂志2024年第6期刊发了杨先武老师的《警惕“大概念”把语文课改引向歧途》(以下简称《警》文)一文,细读全文,颇有触动。杨老师认为当下“大概念”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欲“守住传统
课程平台 | 缱绻与游离:在阅读中踏上『文学母题』的回乡之路 阅读一个文本,我们总想知道文本讲了什么,文本之于我们的意义。后者从属于前者,是因为我们如果都不知道文本的具体指向,就根本无法建构“我和它”之间的意义关联。而想要知道文本讲了什么,我们有很多种方式,在中
课程平台 | “孤独”母题在语文教学中的深度探索 林肯曾深刻指出:“人活着,身后是孤独的阴影,身前是通向坟墓的台阶。人生本就是孤独的。”孤独,这一伴随人类生存的状态,已成为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不同的人,其孤独的形态和根源各不相同,不同的文学作品也赋予
别样课堂 | 烟雨诗路 早春二月是被绵绵细雨从草根深处唤醒的。漫长的冬季,一切都是乏味而又寂寞的。不知什么时候,依然带着寒气的雨变得细密起来,悄悄地,我们就此与春天阔别重逢了。雨,渗入干涸了一个寒冬的土壤,将点翠沉睡了一季的
别样课堂 | 观雨课 清晨,孩子们跟随我一起探索《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富有哲思的课文。字里行间,我们正一同穿越时间的长河,品味着论说文严谨的结构。突然,天边聚集起乌云,如墨色翻涌,紧接着,雨点如急促的鼓点,敲打着
别样课堂 | 促进高质量师幼互动的一对一倾听策略 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是目前学前教育关注的热点,而师幼互动是影响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注重过程性质量评估的当下,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是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支持。一对一倾听策略是师幼互动中的重要
专题研修 | 幼儿园教师师幼互动能力的发展支持策略建构 教育是在师生相互交往中发生的,师幼关系、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保育教育的质量。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师幼互动能力,是每一所幼儿园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教师师幼互动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园所管理者
专题研修 | 幼儿园教师观察幼儿行为需求的技巧研究 对幼儿的观察评价,是近几年我国幼儿园教师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幼儿园教师要在了解幼儿的行为和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支持,以满足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因此,观察幼儿的行为和需求成为幼
专题研修 | 幼儿园木工区适宜性工具的投放与使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幼儿园内开展木工活动,能很好地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发展及手眼脑的协调。有研
专题研修 | 幼儿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策略 3-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应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造丰富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其学习的热情。信息技术所具备的具象化、趣味化优势,与儿童的认知特征相匹配,可以帮助儿童丰
作文别集 | 平菇菌棒带来的“热辣滚烫” 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美。当代作家王蒙在《风格散记》中列举了多种艺术风格,如潇洒、幽默、痛苦、含蓄、赤诚、老辣等,诚然,他讲的是文艺评论,但又何尝不是在论生命的不同姿彩呢?甲辰龙年正月初一,贾玲导演的电
读到之处 | 教育中理智的在场 《教育漫话》是一本享有广泛声誉的笔谈作品,它来自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向亲戚传授教育心得的系列信件。在这些诚恳的交流中,他致力于说服收信人将一个儿童培养成一位人情练达、彬彬有礼、刚毅
读到之处 | 柳宗元“永州心态”管窥 唐代永州,人烟稀少,荒僻索寞,穷山恶水,经济萧条,官贪吏虐,民不聊生。柳宗元初到此地,厄运连连:老母弃世,爱女病故,身心俱疲,苦不堪言。三十几岁的人,未老先衰:行则膝颤,坐则髀痹,齿牙松动,两鬓斑白。
智慧纵横 | 为爱搭座桥 整理电脑资料时,看到几张老照片,那是几位家长写给孩子的信。重温这些家书,我不禁又一次热泪盈眶……这届学生是我从初一开始带的。那时正值中考前夕,作为一位从教多年的老班主任,和孩子们三年朝夕相处,自认为对
智慧纵横 | 当青春遇上三行诗 “没有谁会不喜欢小Y,如果真的有,那一定是小Y自己。”这是我在日记里写下的一句话,表达了两个意思:第一,小Y是老师和同学们最喜欢的人,她温文尔雅,恬静可人,做事认真细致;第二,小Y很自卑,总觉得自己不
智慧纵横 | 句号与感叹号 有次一家人晚餐时闲聊,女儿说,她妈妈写文章喜欢用“。”,她写文章喜欢用“……”,我写文章则喜欢用“!”。我当时一笑了之,没有在意。妻子元枝也曾批评我写的文章有三个缺点:一是喜欢用长句子;二是喜欢用“的
蓄能以航 |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金兰细读会,七岁了。上周日举行第三十四年期细读会,毕业多年的学生林山君看了照片说:哇,好多新面孔——他读大学时参与了细读会创建。我悠悠地回了一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三十四期,三十四本书,三十四个主
苦乐杏坛 | 每一次心跳都是生命的礼赞 一我从小就知道,我和其他孩子有些不同。每当我在阳光下奔跑,其他孩子活力四射的身影从我眼前闪过时,我总感觉自己的心脏在悄悄地提醒我,体内有个小小的“定时炸弹”,我可不能“引爆”它。有时候和小朋友追逐嬉闹
苦乐杏坛 | 秋日絮语 “老师,我辞职了。”小白这条留言让我放下了手中的书。我的目光转向窗外,又是一个初秋的午后,阳光让南国的香樟叶蒙上了一层金黄的滤镜,干燥的空气里带着点疏朗的草木清香。很多年没有见过我的这个课代表了,想起
苦乐杏坛 | 乡关何处 前几天,收到在上海的叔叔的留言,大意是说他的孙子已去加拿大读中学了。在出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的今天,这条消息还是让我激动了一下,有高兴,也有担心。两年前,我与小家伙只在上海见过一面,当时是去给叔叔祝
家事琐忆 | 霞光满湖 朝阳照着湖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真的不知道。当我无意中看到这一幕时,它已被远处的湖水托起,与湖面相切。水面上一道金光直射过来,周围红光闪闪。大自然如此壮丽的构图,就在我的眼前呈现。这是一天的开始,
家事琐忆 | 父爱聚成江海 终于出院了,踏上了回家的路。坐地铁,转高铁,傍晚到了新沂南站。弟弟在出站口接我。也许是因为激动,也许是手术的影响,嗓子还痛,我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话来。弟心疼我:“算了,你不能说话,什么也不要说了。老
百家看点 | 说法·数字 我们将在语言中入睡,如果语言不用它的陌生性唤醒我们的话。——语出美国诗人罗伯特·克里利,摘自王家新《“语言的异乡”:穿越边界的诗歌》,《上海文化》2023年第5期我写了四十年,即使现在要去写一首诗,我
百家看点 | 每月书影 《东京八平米》是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的一部散文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此书记录了作者以东京8平方米大小的房间为中心而编织的生活日常,字里行间显露出一种自由而又温情的生命状态。吉井忍所租的房子,在日本也叫
百家看点 | 说“淡淡的” “淡淡的”作为一种对生活热情消减的表述,突然变得火热起来,不过,无论它多少次滚动于人们的唇边,都没有带来当事人表情太大的起伏,亦不会为当下的交流加温。“淡淡的”更多是一种自我标榜,传达自己对一切有些漠
百家看点 | 心理学名人小辑 罗伯特·扎荣茨(Robert B. Zajonc,1923-2008年),波兰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因研究出生次序、家庭规模等因素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促进等问题而著名。1939年,在入侵的纳粹到
百家看点 | 小品拾录 余观颜尚书死李希烈时壁间所题字,泫然流涕。鲁公文昭武烈,与日月争光可也。正色奉身,出入四十年,蹈九死而不悔。禄山纵火猎九州,文武成禽,鲁公以平原当天下之半,朝廷势重,赖以复立,书生真能用事,忠孝满四海
百家看点 | 诗话选登 白乐天为忠州刺史,有《东坡种花》二诗。又有《步东坡》诗云:“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
百家看点 | 刊林撷思 一、曲问的含义曲问是巧问的一种形式变体,是相对于直问而提出的方法技巧。所谓直问就是教师针对文本内容选取合适的点,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提问方式,对问题进行正面强攻。曲问则是“问在此处而意在他方”,教师从
百家看点 | 答青年问 我是一名有着将近10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喜爱读书、研究、写作。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7年里,便跟随导师们参与各种高级别课题研究近10项。在师长的扶掖下,也曾出版合著2部,发表文章多篇。参加工作后,我保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