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心理学名人小辑
乌尔里克·奈瑟尔(Ulric Neisser 1928-2012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后因逃避纳粹迫害,随父母移居美国。1946年奈瑟尔在哈佛大学学习,先主修物理学,后因崇拜米勒教授而改学心理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斯沃斯莫尔学院学习,师从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柯勒教授,获得硕士学位。1956年,奈瑟尔又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7年,奈瑟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成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因此被誉为“认知心理学之父”。他的另一本知名著作为《认知与现实》。
奈瑟尔提出的理论认为,记忆并不是仅仅针对某一时刻留下确切的、静止的快照,而是在事后对于事件进行心理重构。记忆本身可能会被蒙上各种各样的心理色彩。科学家由此开始研究人类的记忆有多么不准确,并且探索我们应该如何对其予以纠正。它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思考记忆的方式——回忆的环境或许与记忆形成的环境同样重要。我们的心灵并非完美的录音机,而且我们更容易记住我们对于某一事件的记忆,而非记住这一事件本身。不精准性是很容易乘虚而入的。奈瑟尔证明,记忆形成的过程,以及我们形成记忆的背景,在心理层面上的意义,与我们对被记忆事件的最初体验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