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人文)2024年第11期

师道(人文)

师道(人文)2024年第1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师道》于2002年改版,是一本承载为师者智慧和情感的读物。她坚守教师的道德良心,给奋然前行的中国教师补铁、补钙、补血……她直面中国教育现实,关注教师生存发展,荟萃素质教育精华,弘扬校园人文情怀,深受中国一线教师的钟爱。

目录

开卷视点 | 互文,从异乡到故乡

雨果说:“把整个世界作为异乡的人,他是完美的。”阅读而生成的写作,本质上与文化异乡形成了互文关系。艺术独创的深刻性体现在:于整个人类的普通存在中确证自我语言之存在,于“前文本遗迹或记忆”(茱莉亚·克利

成长印迹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教20多年来,曾多次有友人问过我:为何选择报考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并最终成为一名语文老师?说实话,我本人并没有过人的语文天赋,父母也没有充栋盈车的藏书供我阅读。幸运的是,我在中小学时期遇到了几位优秀的语

新论视窗 | 教育要避免“天真的干预”

批改作文时,经常读到学生写友情的情节,大致都经历“友好—矛盾—和好”的情感波折。而且,学生友谊即使一时出现裂痕,他们也会自行修复,“相逢一笑泯恩仇”,不需要成人介入。极少有学生把矛盾化解诉诸老师。我们

课程平台 | 文学母题:为青春生命“活血化瘀”

中小学教科书上,文学母题永不缺位。以现行的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第一单元的“青春”,第二单元的“劳动”,都属于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母题。试想,有哪一部经典文学作品中不包含若干个鲜活的青春生命?又

课程平台 | 基于母题的创意读写教学研究

2024年9月开学之初,我在高一语文学情调查表中设置了三个关于创意写作的问题:1.你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如何?2.你对小说创作的兴趣如何?3.你对散文创作的兴趣如何?经过调查研究和逐个访谈,我发现大多数学

专题研修 | 幼儿偶剧工作坊:创编与生成的探索

“参与式工作坊”是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是一个让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相互对话、共同思考,一起提出方案并实施的“聚会”与“一连串的过程”。这种形式以游戏带动参与者的探索,用轻松有趣的方式让参与者了解彼此的

边教边悟 | 高中地理“课内+课外”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

主题式教学是一种将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主题式教学视角下的高中地理“课内+课外”教学,是指课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高中地理学习;课外拓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

边教边悟 | 变与不变:智能时代乡村教师培训的新路径

随着教育进入智能时代,乡村教师培训体现出高效率、交互性和情景化的特点。在此背景下,乡村教师培训的环境、目标与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其教育使命、需求导向和价值理念并未改变。这种“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读到之处 | 基于“青春期”教育重读《教育的情调》

儿子上到初二,似乎真正地进入到青春期,和他的相处中,我经历过很大的挫败,以往的教育经验用在儿子身上,就如“一拳打在棉花上”,无力、无奈。某天当我们有机会平心静气地交谈时,我听到了他真实的抱怨,其中不乏

读到之处 | 冷焰:诗的见证和传告

我原先不知道冷永老师写诗!在朋友圈经常会看到他即兴的感悟,配一帧照片,散文的语式三五句成段,是对日常的倾心描画。他用词颇为考究,甚至乎,还给我有文字洁癖的联想,在此之前我编辑过他不少文稿,却从未有此特

往事今说 | 筑梦引航凝丹心,启智化人铸师魄

所谓教育家精神,即教师职业精神的凝练与升华,源自于长期实践积累的精神财富。她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浓厚的民族气韵和历史底蕴。在风云际会的民国,一位又一位大先生,前赴后继,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

蓄能以航 | 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三个步骤

从初登讲台的懵懂稚嫩,到成长为在地区、省内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显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曲折而艰辛,但最终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华丽转身,无疑又让人激动和欣喜。我当然不是名师,更不会自认

蓄能以航 | 三十载科创风雨路

2023年,我已在科创之路上走过三十个寒暑。我1993年参加工作,某天,教导主任把我叫住,塞过来一份文件,内容是关于县将举行的科技创新大赛。当时青少年创新作品简称为“三小”作品,即“小制作”“小发明”

蓄能以航 | 杏坛四季,芬芳相随

癸卯金秋九月,教师节夜里,遍览朋友圈和微信聊天窗口,一则则赞美教师的寄语,一句句感念师恩的祝福,让我的心里又升腾起满满的职业幸福感。从2003年到2023年,廿载春秋,恍若弹指一挥间,虽不曾有过轰轰烈

征文选登 | 教育是信仰和传承:我们仨的育人故事

转眼间,我已步入教师生涯的第三个年头。每逢过节回家都会有亲朋好友说:“你们一家都是老师哦!”我听了心里特别自豪。是呀,我们一家三口都是教师,从教年龄分别是33年、31年以及2年,我们一家人与时代同行,

家事琐忆 | 我教母亲学拼音

母亲样样都好,模样好,说话办事利索,还能吃苦。她和父亲于1993年走出农村,带着借来的1200元到乡镇创业,从租小门面到租大门面,再到买下属于自家的大门面……30年时间,母亲和父亲硬是把养家糊口的农资

家事琐忆 | 我们的三百首

从五岁到九岁,从一首到三百首,儿子的成长伴随着诗词。我先后给他编写了四本诗词集,翘起的边角有岁月的痕迹,有往昔的记忆,也有我们对诗词的理解。“爸爸,我能读懂这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百家看点 | 读写联盟

作为教师,我最大的不安,便是无论从教多少年,这一年的课堂似乎总在复刻前一年,哪怕学生更换了一届又一届……失去了对课堂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是一件多么可怖的事情。杰克逊对课堂观、学生观、教师观的论述,犹如一

百家看点 | 每月书影

读完美国当代知名儿童文学研究者杰克·齐普斯的《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已是凌晨一点多,走到阳台休息脖颈,城市的夜空里隐约的星子发出迷蒙的光亮。小孩已经读大学了,她正派、善良,作为家长的庆幸感和

百家看点 |  说“祛魅”

马克斯·韦伯曾在《以学术为业》中使用了一个词语“世界的祛魅”,意为世界被祛除了魅惑性和神秘性。他认为现代世界,神灵的力量被理性的力量所驱逐,人类“不再借助于神灵找终极意义”。“祛魅”成为一个在严肃语境

百家看点 | 心理学名人小辑

乌尔里克·奈瑟尔(Ulric Neisser 1928-2012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后因逃避纳粹迫害,随父母移居美国。1946年奈瑟尔在哈佛大学学习,先主修物理学,后因崇拜米勒教授而改学心理

百家看点 | 小品拾录

逸少为王述所困,自誓去官,超然于事物之外。尝自言:“吾当卒以乐死。”然欲一游岷岭,勤勤如此,而至死不果。乃知山水游放之乐,自是人生难必之事,况于市朝眷恋之徒,而出山林独往之言,固已疏矣。——[北宋]苏

百家看点 | 诗话选登

江邻几善为诗,清淡有古风。苏子美坐进奏院事谪官,后死吴中。江作诗云:“郡邸狱冤谁与辩?皋桥客死世同悲。”用事甚精当。尝有古诗云:“五十践衰境,加我在明年。”论者谓莫不用事,能令事如己出,天然浑厚,乃可

百家看点 | 刊林撷思

佛学修养是鲁迅心力特别强盛的源泉何家骏:“佛学”是您笔下的一个高频词。有研究者认为“寻回现代文学版图中‘释’的失落”是您的一大学术重心。而您最近的一篇文章《现代南亚南来佛教文人行迹的文化史考论》将视野

百家看点 | 快问快答

问:师道读写联盟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答:师道读写联盟由《师道》(人文)杂志主持,是一个倡导教师专业阅读和写作的综合性活动,由线上打卡和线下沙龙两部分组成,旨在带领中小学教师坚持阅读、精进写作,逐步提高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