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语文教师教研队伍建设的思考
作者: 蔡伟胜摘要:基于语文教师教研队伍建设这一核心议题,深入分析语文教师教研队伍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方面的关键作用,探讨廊坊市通过明确教研部门的职能职责、强化团队合作,结合多样化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提高语文教师教研水平的实践路径。提出构建三级教研体系、优化教研模式、深化与高校合作等有助于廊坊市教师教研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为持续深化语文教师教研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关键词:教研队伍建设;教研体系建设;教研发展策略
“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旨在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教师教研队伍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教研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进行教学与教研创新,通过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引导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策略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队伍建设是一个进行性的过程,需要边建设、边完善,逐步走向成熟。队伍建设是在一系列活动中进行的。不能指望先建设一支职业素养好的教师队伍,而后对教育教学施加积极影响。队伍建设的草创期一定是步履维艰的。囿于现实因素,在教师教学工作已经很繁忙的基础上,再增加额外的工作量,让教师在工作之外承担其他教研工作并不容易。正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才更具挑战性。
如何建设一支具备优秀职业素养、高水平教学能力的教师教研队伍?我们近年来的一系列尝试可以提供一些经验。
首先,要发挥教研主管部门的职责。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行政主管单位中教研机构的主要职责。在廊坊市教育局教研室主导下,我们组成了由专兼职教研员、一线骨干教师、大学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在此基础上,吸纳更多有志于语文教学研究的一线教师,特别是教研组长、青年骨干教师,组成了廊坊市中学语文核心教研团队。
团队建设不是强迫性工作,要形成团队的凝聚力,一定要有精神支撑。教育的使命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内核。如果只是把教育当作谋生的手段,把研究当作个人晋升的阶梯是无法形成团结、协作、共赢的团队的。把有教育理想、有责任担当的一线教师吸纳进来,对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适当的精神奖励,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培训、展示、交流的机会,帮助教师更快地成长、成熟起来,本身也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次,团队建设要借助一些必要的活动。在活动中,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在活动中,提升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在活动中,把教学研究引向深层。这体现了“做中学”“做中研”的教育理念。为了提升廊坊市中学语文教师整体水平,我们以廊坊市中学语文教师核心团队为基干力量,组织了一系列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加强队伍建设,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进步,以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比如,围绕校本教研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尝试。2021年教学视导期间,廊坊市中学语文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一起,运用课堂观察的方法改进传统的听评课。核心团队成员郭雅芬老师在市教研员安排与指导下,于大城县第一中学进行积极的尝试:按照听课分工制订观察量表,从不同角度观察课堂并形成完整记录;在听课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分析研讨,主讲教师反思课堂后,听课教师从不同角度介绍观察实录,并以量化的形式为主讲教师的授课赋分;全体教师再根据教学实录对课堂各教学环节进行分析研讨;廊坊市教研员在众人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结论。通过这样的课堂观察与探究,使得所有参与者对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都有了基于数据与实证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用教育学原理对这些细节进行梳理分析,进而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情境的营造以及教学方式的守正出新等。通过这样的课堂观察和系统化的分析研讨,参与教师对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与转型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再如,2021年我们组织了廊坊市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专题教研活动。活动在霸州市第一中学、廊坊市第一中学、三河市第一中学等学校开展,由杨海燕等9名教师对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实践,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创新工作。廊坊市教研员提前布置任务,并与核心团队教师不断研讨单元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操作流程,深入分析教材,学习相关理论。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执教老师在上述三所学校分别就不同单元进行展示,为下一步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作出了有益探索。其中杨海燕、杨志新、刘潇等人的教学实录及教学设计入选《普通高中语文单元教学指导与优秀案例》一书。一批年轻教师如刘潇、崔潇潇、黄志芳等脱颖而出,在省市级优质示范课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2020年至2023年期间,核心团队成员教师组织了网上系列专题研讨活动,包括阅读教学研究、作文教学研究、中高考备考等。核心团队成员带动廊坊市中学语文教师积极参与。以“燕南师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报道了廊坊市语文教学重要活动,发表了大量教学实录,转载了丰富的教学理论与案例,为一线语文教学提供了直接的帮助。
除此之外,通过优质示范课比赛、精品课比赛、技能大赛、论文及教学设计比赛、作业比赛等多种活动,提升了廊坊市中学语文教师团队整体素养。通过实施课题带动工程,将教学研究规范化、科学化、团队化。蔡伟胜、杨海燕、蔡玉、杨高旺等一批省级课题主持人,依托课题,组成研究团队,以科学的方法开展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
在这些活动中,教研队伍成员加强了联系,凝聚了力量。大家互相砥砺,专题共研、资源共享、团队共进,有效提升了团队意识和教师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在廊坊市教研室主导下,基层学校广泛支持、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初步形成了一支业务素养高、职业道德强、爱岗又敬业的语文教师教研团队。目前,廊坊市中学语文教师中有特级教师8人(全市共76人),省级骨干教师19人(全市共215人)。五年来,先后有19名中学语文教师在省优质示范课、省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获奖。荣获省级基础教育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研究成果奖10项,市级教研成果奖36项。这些成果在推广过程中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教研工作还存在体系不完善、教研队伍不健全、教研方式不科学等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今后廊坊市中学语文教师教研队伍建设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全面加强各项工作。
第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构建廊坊市中学语文三级教研体系,切实形成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教研工作机制。
第二,继续优化校本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建设队伍,在研究中提升教师水平。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如在校本教研、区域教研中,计划尝试运用“思明纳”(seminar)研究模式,不断试验,反复修正,在尝试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第三,与高等师范院校开展深度合作,构建高校、地方教研主管机构与基层学校的教研共同体。依托省级重点课题“构建教研机构、基层学校与师范院校教研共同体的实践研究”以及蔡伟胜名师工作坊,廊坊市教研室中学语文室与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等单位深度合作,开展系列研究及实践活动,带动廊坊市中学语文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全面动员令。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引导广大教师践行共同价值追求。语文学科教学承载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语文教学在新时代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语文教师应以培养教育家精神为追求,在先进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共同进步,共同提升,集萤火之光,成火炬之热,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培化.以教研活动促进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11).
[2]粟高燕.在教学实践中学做教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
[3]祁彧.项目式学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4]吕达,刘立德.杜威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李玲.以教研活动促进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4).
[6]崔新月.语文教研活动要坚持守正与创新[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0(2).
[7]张丰.校本研修的活动策划与制度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曹智琴.中学语文教师工作室实践探索的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2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构建教研机构、基层学校与师范院校教研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与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302002】
作者简介:蔡伟胜(1968— ),男,正高级教师,我校1992届中文系毕业生,现任廊坊市教育局中学语文教研员、廊坊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为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北省骨干教师、河北省优秀教研员、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评审咨询专家、廊坊市有杰出贡献的优秀中年专家、廊坊市第六批优秀市管专家、人教社特聘培训专家,是廊坊师范学院外聘名师、“蔡伟胜名师工作坊”主持人;先后完成3项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3项市级重点规划课题,并多次获得河北省、廊坊市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成果奖;先后发表教学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教辅及读本2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