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这里是班级解忧杂货铺
作者: 蒋永明“老师,咱们班有些同学不及时擦黑板,我每次都替他收拾,很烦躁!”
“我这次考试已经非常尽力了,可是我爸妈还是说我,我太难了!”
“咱班的王松好像针对我似的,天天开我玩笑,我觉得像嘲讽!”
“老师,我觉得我后面的那谁好像喜欢我,总没事踹我凳子。”
……
当我把每周找学生例行交流的问题整理出来时我才发现,在喧嚣的校园生活中,孩子们的心中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的烦恼。烦恼不适时疏导,累积多了会让孩子们产生压抑和焦虑之感,影响身心健康。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交流、分享和解决烦恼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园地找到心灵的慰藉、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秘籍,“班级解忧杂货铺”就这样成立了。孩子们既可以线上找老师解忧,也可以线下找同伴解忧;既可以公开寻求帮助,也可以匿名表达烦恼。
云端倾听,老师家长合力排忧
“老师,我一到考试就焦虑,上高中一年多了,每到考试我就睡不着觉,头痛欲裂……”我的云端解忧杂货铺刚刚建成,就收到了这样一条匿名信息,通过咨询心理老师,我了解到这是考前焦虑,通常出现的症状有心跳加快、头痛、胸闷、出冷汗、腹痛、腹泻等。听到这些,我的脑子里忽然闪现班级一个男孩,他每逢考试,上厕所的频率都比较高,监考老师每每都怀疑他吃坏了肚子,考试成绩自然也不是很理想。把视线聚焦到这个男孩身上后,我跟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交流后得知,他从上高中时起,家长就给他制定了高考目标——北京大学,每次考试前,家长都会反复强调要好好考。出考试成绩后,家长又会反复抱怨。长此以往,孩子也不怎么爱说话,与父母的交流也不多。我与他的家长进行了一次长长的对话,让家长了解到反复强调和强烈的期待于孩子而言都是无形的压力。我嘱咐他的家长以平常心对待考试,静静地守望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我又与心理老师联系,借助整理心理教室的志愿活动的契机,让孩子与心理老师进行了“不经意”的交流,日复一日地渗透和熏陶,我发现孩子的状态明显有了改善,这个小小的云端解忧杂货铺让我倾听到了孩子内心的声音,默默聚集的合力也让孩子越来越阳光向上。
倾听,让我听到了学生拔节生长的声音。
烦恼盒子,同学互助解烦忧
我的班级里有几个来自雪域高原的孩子,他们12岁起便离开高原外出求学。长期缺乏父母陪伴的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强,大都敏感、细腻、内敛。我在班级的一角设置了烦恼盒子,学生可以将烦恼写下来,投进去,我每天都会打开看看,为他们排除烦恼。有一次,中秋节放假,孩子们都回家了,我下班前返回教室想去看看门窗是否关好,我下意识地去看了一眼烦恼盒子,里面竟然有一张小小的纸条,打开后是一句藏语。由于实在是看不懂,我就去找学校的藏语老师求助,询问后得知,写的大概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应该是班级负责值日的藏族孩子留下的,他们肯定是想家了。看到这张纸条,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本地孩子都回家过节了,这些孩子却离家千里无法与家人团聚。我把这张纸条发到班委群,一场爱的行动默默展开了。中秋节当天,班委会的成员自发地带着月饼、饮料、零食来到学校陪伴藏族孩子过了一个温馨的节日。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挂在深邃的夜空中,银辉洒满大地,孩子们一起在操场上赏月、唱歌、做游戏,他们灿烂的笑脸在月光下格外好看,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有时候,我们很难察觉到孩子的内心,他们看似坚强的外表下会包裹着一颗渴望被关注的心,这一个小小的烦恼盒子,让我听到了孩子们爱的呼喊,也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表达爱、分享爱的温暖。
倾听,让我听到了学生相互守望的情谊。
心灵驿站,团结友爱共成长
伏尔泰曾经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教育是一份充满爱的事业,在我们俯身去倾听孩子的那一刻,爱便有了具象化的表达。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是倾听,让我们能够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感受孩子微妙的个人情感,看到孩子的成长。我希望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会与孩子们共情,学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而建立起坚固的情感桥梁。这些桥梁连接着我与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孤独时找到慰藉,在困惑时得到指引。于是,我对班级的解忧杂货铺功能进行了拓展,希望孩子们的问题与烦恼都能在这里得到解决。在解忧杂货铺的资料共享区,大家分享笔记与解题技巧,自主寻找学习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成长;在情感交流区,大家通过树洞交流着自己的情感,在互相倾听与彼此安慰中传递爱;在生活贴士区,每逢降温或考试周,都会收到生活委员的温馨提醒,关于健康饮食、增添衣物等。心理老师也会出现在我们的解忧杂货铺,为孩子们解答困惑,守望他们的成长。
倾听,让我听到了班级和谐发展的美好。
教育是刻画心灵的艺术,它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而心与心的对话离不开耐心倾听。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擅长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善于倾听的老师,一起俯下身来,倾听孩子们成长的声音。
你好,这里是班级解忧杂货铺,同学请讲,我们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