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B2025年第1期

江西教育B

江西教育B2025年第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学版(小学课例教研)面向广大一线教师,办刊宗旨为“聚集基础教育课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关注 | 好课堂要“三学”而立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一堂好课,既有知识的习得,又有情感的陶冶,还有智慧的脉动。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好课堂之所以“好”,在于它能够引领学生“三学”而立,即学

关注 | 点亮创新之光

蔡琦在江西省创客教育圈颇有名气,被戏称为“大神”老师。他近乎传奇的故事,让他收获了一大批粉丝。1998年,蔡琦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瑞昌市大德山小学任教。2009年,他通过进城考试,以信息技术学科第一名的

关注 | 童漫作文

策 划/雷开云 主 持/宋运来童漫作文是一种以儿童喜爱的漫画为素材,通过观察和想象,将漫画内容转化为文字表达的作文形式,旨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创造力。童漫作文教学尊重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融合了语文、美

关注 | 童漫作文:小学习作教学新样态

一、“童漫”二字值得一提的是,“童漫”二字在古人的造字过程中都强调了“眼睛”这一视觉器官的重要性。眼睛作为重要的器官之一,为儿童展现了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而“童漫”,即儿童漫画的简称,这些漫画以儿童的

关注 | 童漫课堂思维特性例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明确了当前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强调“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朱智贤、林崇德在其著作

关注 | 管窥童漫作文教学的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纽带”,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作用。然而,有些课堂提问环节存在问题难度过低或问题过于复杂的情况。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提问缺乏有效性。有效提问指的是,在教学

关注 | 图像:儿童生活与表达的桥梁

执 教/葛金娥 点 评/宋运来【学情分析】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尤其对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幽默感的漫画感兴趣。他们喜欢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对与自身生活相关的话题有较高的参与热情。他们具有一定的

关注 | 依托理性设计,让学生成为“反思型”学习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针对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在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运用方面指出,学生要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

关注 | 教师信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之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其中,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拥有创新能力的

关注 | 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

长期以来,一提起“应用题”三个字,很多教师都感觉很头疼。课程改革之前,小学数学教材专门设置了“应用题”教学单元。不仅如此,小学阶段的应用题还被分解为十多种基本类型(如“工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击问题

关注 | 顺应学习逻辑 制定学习主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培养核心素养旨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应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导向。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学科知识的简单陈述,而应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紧密围绕

关注 | 走向完整做事:跨学科学习的“三阶”做事框架

什么是课程?课程就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教科书作为资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持续开发的教学内容。课程以主题为单位,以学科实践为基本方式,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要旨归。核心

关注 | “一根绳”与“一类题”的奇妙交响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称“方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称“新课标”)修订后的一个亮点,对于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学科间割裂的思想,实现多学

教学 | 注重“三性”:为目标设置精准定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教学行为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它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尺”和“准星”。为了扎实地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有效地培育

教学 | 关联、想象、拓展:让知识再生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梳理三角形知识,沟通边与角的内在联系,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2.通过观察、想象、画图、推理等

教学 | 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发展学生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92~93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初步理解圆周率的含义。2.经历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体

教学 | 全新的观察视角,别样的精彩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三条路径来实施。首先是“数学视角”,教

教学 | 立足“三化”,助力数概念的深度建构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4~85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小数;经历将“1”平均分成10份的过程,借助直观图形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2.理解十进制分数和一位小数的联系

教学 | 家常课的样子

家常,顾名思义,指的是家庭在起居、饮食等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状态。与之相关的词语包括家常菜、家常话等。家常生活不刻意追求精心准备,看似平凡,却最长久。当然,家中偶尔也会宴请宾客,这时,无论是菜品、餐具、用

教学 | 指向“三会”: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三会”,分别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

成长 | 智启未来:深度学习引领智能时代的课堂变革

在智能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智能机器人能基于大模型生成知识、尽力模仿人类思维进行深度学习,而学生似乎还停留在机械应答、冲关刷题的浅层学习中。学校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以“掌

成长 | 未来五年中国教育研究之重点前瞻

我国未来的教育研究将聚焦“国家关切、人民关心、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未来五年中国教育研究会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如何解决德育面临的现代危机。道德观旨在指导人们如何实现和谐相处,引导人们学

成长 | 磨课之美与平滑之美

如今,各种公开课,无不追求磨课。磨课似乎可以磨成一种美。这种磨课之美,我们姑且称之为平滑之美吧。平滑才是美,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在《美的救赎》中析因:“平滑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也不会带来任何阻力。”当然,没

成长 | 让学生明白为谁读书、为什么要读书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有的学生学习很努力,目标也很明确,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做什么;有的学生却很盲目,几乎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学习,以为是为父母、为老师而学,缺少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来到这个世界,未来的人

成长 | 是强制,还是赋能

漫步在微风拂面的春日,聆听着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凝望着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常常感慨,当班主任的幸福,大抵如此。我正畅想着为师者的幸福,小插曲却不期而至。“老师,我同桌小亮上课一直在那唱歌。”“李老师,你

成长 | 我可爱的孩子

大家都说,如今班主任不好当,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因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家长重视程度不够,教育难度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总得有人去做才行。不光要做,要做得更好才对。凡事

成长 | 一念花开

一大早,小景同学在班长的陪同下急匆匆地跑到我办公室。“老师,老师,您能帮我查一下教室的监控吗?”小景急促地问。“怎么了,小景?为啥要查监控?”“老师,我的一块天蓝色的手表不见了!昨天,我把它放在书桌上

成长 | 倾听,是教育的原点

早读结束,我刚想踏进办公室,就听见里面传来斥责声:“调什么座位,两个牛高马大的男孩子,整天在我面前嚷嚷调座位,一个班就二十号人,那么宽敞的教室,坐哪儿都像C位,你们还有啥不满意的?你以为学校是你家,想

成长 | 段老师,您真的在听吗

初秋,微凉的风透过窗缝轻轻吹进教室,带来一丝凉意。我裹了裹身上的外套,收拾好讲台上的物品,准备离开。临近放学的时光总是格外安静,校园里传来几声鸟鸣,还有风吹梧桐树叶的沙沙声。就在我准备关门的瞬间,门卫

成长 | 你好,这里是班级解忧杂货铺

“老师,咱们班有些同学不及时擦黑板,我每次都替他收拾,很烦躁!”“我这次考试已经非常尽力了,可是我爸妈还是说我,我太难了!”“咱班的王松好像针对我似的,天天开我玩笑,我觉得像嘲讽!”“老师,我觉得我后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