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因材施教: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钥匙

作者: 汪智星

大面积因材施教: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钥匙0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强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成长需求,需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育人方法与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因材施教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育人智慧。语文教学要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教师拥有大面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育人智慧。大面积因材施教,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一、面向全体——每个学生都有成长的需求

大面积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优等生、学困生的学习与成长,要关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基于大面积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为实现“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这样执教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漏》一课:第一步,教师请学生推荐一名班上最善于讲故事的学生准备复述故事;第二步,教师请准备复述故事的学生推荐一名班上最善于点评故事的学生进行现场点评;第三步,其他学生既要做专注的倾听者,也要做智慧的评价者。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明确分工后,全班自由朗读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复述故事的学生准备得更加认真和充分,他复述的故事生动精彩,给全班同学起到了示范作用。点评故事的学生,同样因个人水平高且带着重任在倾听、思考、琢磨,所以评价时,句句精准到位。其他同学,不仅听到了精彩的复述和精辟的点评,还积极地参与点评。这样的方式促进了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共同成长。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练习复述故事的其中一部分(课后练习3有5个示意图和5句提示语)。每个学生都认真地练习着、复述着。

二、关注个体——每个学生都需特殊支持

大面积因材施教,需要教师正视一个客观问题,即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需要教师给予特殊的教育与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纳教育”理念,便主张让所有学生参与,反对教育系统内的歧视和排斥,提倡平等。因此,关注个体,就是要在进行大面积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与支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实施个性化教学呢?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执教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中描述的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海上日出的景象。第一个学生表述为,《海上日出》一文描述了三种海上日出的情景:天空晴朗时的日出、有云时的日出、有黑云时的日出。第二个学生则表述为《海上日出》一文首先描述了天空晴朗时的日出,接着描述了有云时的日出,最后描述了有黑云时的日出。第三个学生则简洁地表示,《海上日出》一文先后描述了晴朗、有云、有黑云三种天气情况下的海上日出。学生能在笔者的引导下进行表达,同时,在斟酌选择用词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与提升。尤其是学生能运用“先后”一词进行组织、概括与表达,更是学生思维能力、语言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针对课堂“生成”,教师追问:“能否将‘先后’一词换换?”片刻,学生想到了“依次”“顺次”“按次”。教师在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与提升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个体学习需求的满足、学习能力的训练与发展。

满足了“这一个”学生的需求,往往能满足“这一类”学生的需求,同理,训练了“这一个”学生的能力,往往能训练“这一类”学生的能力。个性化教学是大面积因材施教的具体抓手和可行路径。

三、尊重差异——每个学生都应自然生长

叶圣陶指出,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因为工业追求的是标准化和规模化,而教育则如农业更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语文课堂教学也要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同一种方法,或是同一个标准去引导、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往往会事倍功半。执教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的关键句段或词语理解、感悟、体会课文,进而读懂每一个人物的鲜明且富有个性的特征,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当读着“诸葛亮笑着说”时,你觉得他是在笑谁?为什么要笑他?这是一种怎样的笑?当教学聚焦第一个问题“是在笑谁”时,笔者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与“是在笑谁”相关的句段或词语,学生认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理由与依据。笔者要求学生读书时思考什么问题的指向很明确,但是“到底在笑谁”没有具体要求,需要学生凭借自己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去读书、寻找、思考。学生或找到一处,或找到两处,或找到多处。例如,学生可以读到诸葛亮在笑周瑜,或是在笑鲁肃,或是在笑曹操,又或是在笑诸葛亮自己。部分学生能读到四处,部分学生能读到两处,部分学生只能读到一处,少数学生则一处都读不到。这既是真实的课堂,也是学生差异存在的事实。当有些学生在交流、分享学习成果时,其他学生也在受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合理的时间和空间。

大面积因材施教是语文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师应立足全体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明确每一个学生真实的学习基础,科学评估学生的成长需求,并个性化地实施教学策略,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适切的空间,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