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B2025年第2期

江西教育B

江西教育B2025年第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学版(小学课例教研)面向广大一线教师,办刊宗旨为“聚集基础教育课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目录

关注 | “看见学生”应是教育永恒的追求

课间,班里的“淘气王”捉弄晓犇:“老师正找你呢。”他看着晓犇急忙跑去找老师,难掩高兴的神情……此时是考验教师的时刻,“看见”一出课间恶作剧,但不可以随意依据“看到的”判断对错。一方面,教师要从“看见行

关注 | 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泰和样板”

2024年10月15日,电影《音乐课》在国内上映,这部根据泰和县乡村音乐教师肖惠文的事迹拍摄的电影,让泰和县及广大乡村教师进入了公众视野,然而诗意的乡村教育故事背后,有着诸多的艰难与困苦。泰和县位于江

关注 |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现实探索与推进路径

编者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加强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活动,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以真实问题为载体,适当釆取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的方式,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

关注 | 寻找等量关系 感悟转化原理

【课前思考】“曹冲称象的故事”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题活动内容之一。本课作为该主题活动内容的开篇之课,以学生熟知的经典历史故事为依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等

关注 | 教材提供习作步骤,教学设计要做什么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下称教材)中的习作内容有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一线教学而言,是有益的。研读教材中的习作内容,笔者发现基本上都给出了写作的具体步骤。无论是状物还是记事,或是其他内容的写作,教材都给出

关注 | 大面积因材施教: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钥匙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强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成长需求,需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育人方法与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因材施教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育人智慧。语文教学要全面提

关注 | 依据学习评价 提炼学习主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强调了“教—学—评”一致性,引发了对逆向教学设计的讨论。逆向教学设计由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是一种基于结果的“倒推式”设计方法

关注 | 在推理中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自21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个版本的数学教材都是将“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分开编排,一般在一年级上册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单元,一年级下册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单元。这样教学的

关注 | 自主批注:从文本阅读走向创意写作

教材提供的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载体,也是写作教学的载体。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一种相互结合、双向赋能的关系。其中,阅读是输入、积累的过程,写作则是输出、表达的过程。这要求教师以教材为抓手,并在“用教材教

关注 | 厚植红色情怀 提升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来实现。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可以在单元整合的框架下,采用主题式、任务型的方法,通过内容的结构化组织,实施单元整合教

关注 | “新课标”吹来了什么风

“新课标”的实施如同开启了一扇全新的教育视窗,为广大学子与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条深入理解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在这一崭新的教育框架下,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新课标”理念的

教学 | 搭建思维“脚手架”,让学习深度发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8、19页。【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分类操作和讨论等探索活动过程,了解长方体各要素名称及认识长方体的特点,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发展空间观念。2.

教学 | 巧“剥洋葱”,具化思维

《田忌赛马》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在教学中,何捷老师以目标为导向,重组文本,创设立体化教学情境,以思维训练活动为支撑点,引导学生猜想、验证和推理,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义务

教学 | 解锁识字密码,落实文化自信

【课例背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识字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四篇识字课文。歌谣《神州谣》唱着中华景;《传统节日》中藏

教学 | 寒雨楚山送友孤,冰心玉壶志清明

【课例背景】《芙蓉楼送辛渐》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是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经典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凄凄别情,体现了诗人冰清玉洁的品格。笔者运用“1+X”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

教学 | 度量视角下基于计数单位运作,感悟运算一致性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7页。【教学目标】1.在经历“包含除”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法,借助长度模型直观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沟通算法与算理之间的

教学 |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终结性评价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式。教师通常在学生完成作文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分或评级,以此作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依据。这种评价方式主要关注最终结果,即学生的作品是否符合教师的要求

教学 | 趣智共生:小学低学段童话教学策略探析

童话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大多寓教于乐、语言生动、内涵隽永,它能通过儿童的视野去描绘世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独特的故事魅力。童话在世界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它源于传统的民间故事,最早,其受众不仅有儿童,还

教学 | “画数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画数学”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学问题、隐蔽的数量关系等,借助直观的表格、图形等可视化的形式表示出来,达到对数学具象化、结构化、个性化的理解。这是符合小学生天性的表达方式

成长 | “一意孤行”之患大矣

电影《抓娃娃》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揭示了当代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从挫折教育的误区、教育哲学的反思两个层面,对这部电影中出现的一些教育误区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论述。一、挫折教育的误区:一意

成长 | 在“刺猬效应”中与手机相互取暖

客观上,手机已经成了部分中小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洪水猛兽”。进一步想,对于也需要不断成长、终身成长的广大教师而言,手机带来的、引发的和产生的消极影响亦不可小觑。“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如

成长 | 回归源头做教育

吴非老师是真老师、真汉子。从《不跪着教书》到《致青年教师》,再到《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吴非老师的文章,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如一壶壶老酒,芬芳四溢。吴非老师引领我品尝了教育人的五味杂陈。作为一名教师,

成长 | 铃声情

伴着亲切婉约的音乐铃声,我踏上了神圣的讲台,面对着台下每个可爱的学子,我满面春风,侃侃而谈——这是昨夜梦中的情景。醒来后,我苦笑了一声。妻子轻语问道:“怎么了?”我羞赧:“梦中又去上课了。”妻子笑道:

成长 | 你的风,是南风还是北风

法国诗人让·德·拉·封丹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试,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大衣脱掉。于是北风大施威力猛掀行人的衣服,而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将衣服越裹越紧。南风则轻轻地吹,和煦的风让行人感觉全身温暖

成长 | 倾听就是在喧嚣的名利场里写诗

每个孩子都是“坠落凡尘的星星”,我是坚信这句话的。正如散落山野的桃树,在冬去春来的萌发时节,有的桃树,在2月初,我们就能看到点缀在枝条上星点般的花苞,而有的桃树则悄悄地趴在山坳里平淡度日,直到整个山野

成长 | 以书香为伴 以阅读为舟

在多年的教学中,蓝水清老师致力于探寻阅读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相融合的有效路径,带领学生共读,带领家长共读,带领工作室成员共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师生同行,畅游书海。在

成长 | 亲近农耕文化 享受运动快乐

农耕乃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农耕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赣州市上犹县第三小学紧紧围绕“规范+特色”办学,育“全面+特长”的学生,将农耕文化与趣味运动会相结合,成功举

成长 | 笔锋育丹心 翰墨润校园

位于“峰山下,玉潭边”的赣州市潭东中心小学有着5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学校结合生情和校情,秉承“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在书法教育中提升学生的德行、智慧和体魄,为学生的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