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弱·问心·高远
作者: 李阳
教育是一个灵魂对另外一个灵魂的影响,教育的认知和态度也决定了教育的价值。示弱是一种高贵的品格,也是一种沉淀的教养。为人师者,必要的示弱会带来无法估量的价值和惊喜。古人对于强弱关系的哲思博大而精深。譬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的千古论调。可见:弱与强是可以转化和互惠的,没有示弱就不会有强大,要变得强大,必要的柔软和放手未必不是一种新契机的酝酿。
初为人师的雷厉风行和强硬
我是一名“80后”,2012年从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西北边陲的一个小县城教书,成为大山坳里为数不多的愿意去“村小”任教的本科学历英语教师。刚到学校,我就被分配到六年级教英语,可是第一堂课就让我冒火。全班30名学生,能将英语单词读标准的寥寥无几,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标训练,只有死记硬背的狠劲儿和一错到底的坚持。大学刚毕业的我带着一股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执拗劲儿非要将这帮孩子的口音纠正过来,但事实证明,孩子们并不吃我这一套,他们在经过反复的发音纠错后显得沮丧且叛逆。一个男孩子和我顶嘴:“老师,我们是山里的孩子,有些发音我们学不来,打死也学不来。”我当时火冒三丈,用老师该有的威严批评并惩戒了他,虽然他当时没有再捣乱,但是那犀利和不屑的小眼神告诉我:他不会屈服。一个月后,很多孩子出现了逆反心理,他们似乎想要逃离英语课堂,我才意识到自己太过强硬,也许是时候静下心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了。经过多次的“师生大战”后,我觉得是时候要做出一些退让和改变了。
历经砥砺琢磨后的谦冲自牧
我依稀记得那是教师节后的傍晚,天下着雨,放学后我一个人在宿舍里备课,突然一个男孩子趴在我的窗外往里看,我抬头的那个瞬间,他立马溜走了。之后我还听到另外几个孩子的嘈杂声和使劲儿跑的声音。我顺势走了出去,追到宿舍后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的是脱皮不久的新鲜核桃和一张字条。但是孩子们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了宿舍。当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纸条后,惊讶地发现,纸条是那个和我顶嘴的孩子写的!里面的内容也夹杂了其他孩子的心声——老师,您的英语讲得很好听,上课也非常认真,但是您太凶了,对我们要求太严苛了,我们感觉上英语课很有压力,所以我们想和您谈一谈,但是又害怕您发火,只能悄悄地跟着您,看看您在干什么。我们多么希望能和您坐在一起聊天,就像和哥哥聊天那样,老师可以吗?看到这里,泪水突然模糊了我的眼睛,我觉得自己这个老师做得有点失败,自己的坚持和执拗也许真的用错了地方。第二天,我去了校长办公室,和校长谈了很久,校长告诉我,这些孩子很多是留守儿童,还有一些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学习英语缺少环境,加上学校资源匮乏、专业的英语教师很少,孩子们的汉语普通话都说不太好,更何况是英语。所以只有一点一点地引导,愚公移山,终有所成。我沉默了很久,于是我决定接受孩子们的要求,收回我的强硬。这天的英语课上,我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拿出自己提早绘制好的有关水果蔬菜的图片。孩子们见了非常兴奋,都抢着要参与互动,虽然我再次听到了许多不标准的发音,但是我没有生气,而是将这些词语融入绕口令和英语歌曲中。我还借助班主任的身份编制了英语路队的口号,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在校园里,甚至在回家的路上都可以坚持说英语、用英语。不知不觉一个月的时间在指缝间溜走,我惊喜地发现自己所带班级的孩子发音比以前好多了,虽然并不是尽善尽美,但是对我而言这已经是奇迹了。这一刻我清楚地明白:“示弱不是耻辱,不是失败,更不是教育的退步,恰恰相反,示弱解开了我与孩子们之间的桎梏,为教育打开了一扇窗。”
栉风沐雨后的上善若水
探索教育的过程是“与自我较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要经历丰满的教育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之苦与迷茫之困。从2012年与教育结缘到2024年教海探航,在这近12个春秋的教育生涯中,我遇见过各种孩子,在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中,我深谙“示弱的哲学之美”。正如大贤老子对“强与弱”的关系的解读那样,没有永远的强,也没有永恒的弱,该弱则弱,该强则强,强与弱的巧妙转化能够让一个人像水一样温润如斯,浩瀚如斯,亦可强大如斯。如今的我已经硕士毕业进入农村的一所高中任教,然而当时初入“村小”的那段经历给我的教育成长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妙趣。在担任高中班主任的过程中,因为懂得示弱,我变得谦卑、和善与婉转,所以我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班干部,也成就了很多懂得移情的孩子;因为懂得示弱,我给了我的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空间,所以我培养了众多善于思考、乐于自主探究和敢于挑战自我的学子;因为我懂得示弱,所以我能够融入学生的课后生活,与我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共同打造学校社团活动,我成功培养了一批多才多艺、积极奋发的学子。教育的美好莫过于教师可以温情地享受学生的认可与爱戴,也莫过于学生有了教师的引导与关爱,可以在浩如烟海的学海中定位到更真切和更强大的自己。
教育是改变家庭和社会的助推器,而教师则是把握教育正确方向的舵手。一个敢于示弱、勇于示弱、巧于示弱的教师,定然会教出海纳百川、阳光洒脱、厚积薄发与责任担当的民族之光。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之行虽道阻且长,而我必将以“上善若水”之性、利万物之态践行我的教育初心,做一个宽宏大量、雅正的新时代教师。
(作者单位:陕西省陇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