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 |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有一个朋友与我电话交流,说自己已经积累了不少案例,并且都有配套的课件,大约有二十万字了,想整理出版一本书,但是感觉内容太凌乱,不知如何系统地整理出来。我告诉她,对于一名一线教师来说,在自己日常繁忙的工
教研 | “双减”:需要持续为学生“减缚” “双减”政策颁布后,全国各地积极落实“双减”精神,“双减”举措全面覆盖。“双减”所有的努力,都是要解放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需要持续努力。只有真正减去过度教育、过重负担,才能让学生
教研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六个转变 自教育部2022年4月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来,一线教师就积极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样态。笔者用了一年半时间,完成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到六
教研 | 小学数学教师新基本功之“课堂组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高超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师只有科学地组织教学,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才能做到“收放自如”,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这样,才能使课堂由无序变得有序,从而完成
教研 | 层层推进 融合贯通 重组教材 作者简介叶枚举,中小学高级教师,福建省泉州市“名师培养”对象,主持、参与十余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多次在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在《江西教育》《小学语文》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习作单元是统编小学
教研 | 数学具身学习:让概念的习得变得有点“好玩” 作者简介严亚雄,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星湖校区教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首期“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江苏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严亚雄工作室”主持人。主持多项
教研 | 双管齐下:中、高学段“写人作文”教学策略 人,是社会的主角,是时代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见证者。在生活中认识人,在阅读中感悟人,在作文中描述人,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中、高学段编排了多次“写人作文”序列训练,以提升学生识人、
教研 | 结构联读:指向思维能力发展的古诗词教学实践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编排比重,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亮点之一。以教材第三学段古诗词编排为例(如表1),从编排数量看,古诗词数量随年段上升不断增加;从编排形式看,古诗词由交叉出现在课文或“语文园
教研 | 多元破隔 具身融入 实践薪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指导思想中明确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印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也明确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教研 | 融入劳动教育的数学项目学习探究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外,其他学科可结合其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有研究表明,项目学习是劳动教育融入各个学科的抓
教学 | 诵读悟真情 强国有少年 【设计理念】1900年,梁启超面对腐败无能的封建统治、半殖民地国家的情势,为唤醒民众、救国图强,写下了荡气回肠、气吞山河的《少年中国说》,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少年中国说(节选)》是其片段节选
教学 | 基于生活经验,在“儿童化”情境中理解意义 “认识三角形”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初步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学生在低年
教学 | 从理念到实践:整体教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探索大单元教学”“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等建议的提出,人们已经逐渐认同“基于单元又超越单元”的整体教学理念。然而,理念认同并不代表实践到位,就目前教学
教学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年段小古文教学策略探究 小古文是适合儿童阅读、浅显易懂、篇幅短小的文言文,是学生打开古典文学大门的钥匙。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为三、四年级的学生选编了六篇小古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发人深省,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瑰丽神奇,古代名人
教学 | 基于学习任务群理念推动语文要素落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学习任务群”作为组织和呈现语文课程内容的形式,倡导“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的教学理念。如何基于统编小学
教学 |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诗大多抒发的是离愁别绪,凄怨、哀凉、酸楚是这类诗的主基调。但盛唐时期的离别诗却别有一番风韵。笔者就盛唐时期的部分离别诗进行解读,探一探它们的意趣,说一说它们的特征。一、洒脱自然
教学 | “双减”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改进教学方式,积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不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今后学
教学 | 借助几何直观,优化计算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问题
成长 | 课堂,充斥着博弈 在《拉封丹寓言》中,有一个狐狸与狼的故事,说的是一只来到井边的狐狸,他以为井底月亮的影子是奶酪,所以他通过一只吊桶下到了井底,结果发现并不是奶酪。狐狸在井底等了两天两夜后,终于遇到一只狼从井边经过,于
成长 | 女教师的家庭教育更需要提高屏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施行以来,不少热爱学习的女教师也积极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有不少教师妈妈反映:孩子上小学时和自己的关系不错,学习成绩也还不错;孩子上了初中后,跟
成长 | 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建立爱的规则 似乎每个父母,都爱孩子胜于爱自己,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幸福美满地度过这一生。前提是,你得从今天起,有计划、有规则、有底线地爱孩子,帮助他建立一个又一个有利于其成长的规则。——题记一个年轻妈妈跟我讲了一个
成长 | 改变,只需“一杯水” 课间操刚过,楼梯上就传来“噔噔噔”的声音,我一回头,只见体育委员满头大汗地往办公楼里冲,那架势就像是屁股着了火。我连忙叫住他:“虫虫,你跑啥?”“老师,班上饮水机没有水了,我们上完体育课又做了课间操,
成长 | 示弱·问心·高远 教育是一个灵魂对另外一个灵魂的影响,教育的认知和态度也决定了教育的价值。示弱是一种高贵的品格,也是一种沉淀的教养。为人师者,必要的示弱会带来无法估量的价值和惊喜。古人对于强弱关系的哲思博大而精深。譬如
成长 | 示之以 弱,予之以 强 作为一名教龄二十余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时刻谨记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诲,总是老老实实对学生展示自己的实力,用实力去打动学生,用知识去吸引学生,用真情去感染学生……然而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