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过后见彩虹
作者: 韩竹梅“韩老师,很久没看到您了,我已经考上了高中,感谢您当年的教诲,是您的不放弃才有了今天的我……”看着手里学生寄来的信,我的眼睛逐渐湿润,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
还记得几年前的那个金色九月,怀揣着憧憬与希冀,我开启了梦寐以求的教师生涯。初出茅庐的我,秉持着“严师出高徒”这一信念:我必须严厉点,才能镇得住学生。但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要花一些心思、动一些脑筋,才能使他们转变态度、踏实奋进。有时候,学会示弱,以退为进,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封信的主人——小高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原来你是这样的“犟牛”
小高,一个瘦高瘦高的男生,坐在班级最后一排,成绩一般,英语尤为薄弱。因此,作为英语老师的我,免不了对他格外关注,对他严格要求,但每次他都憨憨一笑,似乎一点脾气也没有。就这样,每天盯着小高的默写和背诵成了我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然而,一次在监督他背单词的过程中,意外却发生了。也许是他觉得任务难度过大,又或许是那天他的心情不佳。平时嬉皮笑脸的他突然怒气冲天地扔掉作业本,大吼道:“我不背单词了!整天盯着我,我早就受够了!学英语有什么用?”措手不及的我,既吃惊又气愤。我试图找小高交谈,但他的情绪已经完全失控,他涨红了脸,像一头发怒的雄狮,对任何靠近他的人都发出威胁的怒吼。从那以后,小高似乎彻底放飞自我了,对英语越来越不重视,见到我也不再热情,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于是,我找来班主任深入交流得知,小高其实是一头“犟牛”,他自尊心非常强,之前多次和科任教师发生冲突。最近由于和家人闹矛盾,他觉得自己不是念书的料,于是决定走体育生路线。这次冲动事件大概是他情绪压抑太久的结果。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原来自己心目中的乖宝宝是一头“犟牛”。但细想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小高,我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对他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
破冰之旅
得知小高的情况后,我决定先冷处理。从那天起,我不再盯着他了。我欲擒故纵的态度反而让小高摸不着头脑了。他似乎有些愧疚,在路上看到我时,他会不好意思地瞥我几眼,欲言又止。看着时机逐渐成熟,我决定主动给他一个台阶下。
有一次课间,我捧着厚厚一沓作业本朝办公室走去,正好撞见迎面走来的小高,我发现他偷看了我几眼后又将头转向别处,我知道他是自尊心作祟,于是立马热情地叫住他:“小高!等一下,帮老师拿下作业本,好吗?”显然我的主动让小高有些猝不及防,看着笑容满面的我,他惊讶中带着一丝兴奋,害羞中夹杂着些许紧张。最后,他终于红着脸接过我手里的作业本。他羞涩地笑着,和我并排走着。一路上,我们就这样沉默着,但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温馨的气息。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办公室门口,我看里面没有其他老师,便说:“小高,进去坐一会儿,帮老师清点一下作业本吧。”
他默默地走进去,很认真地帮我整理作业本。
“小高,前段时间老师对你太严厉了,在这里老师和你说声对不起!”我诚恳地看着小高,微笑着。
“不,老师,是我的错!”小高激动地回应着。
我摇了摇头说:“老师之前不了解你的情况,认为你能接受我的教育方式,没想到让你这么憋屈。”
见他低头不语,我轻声问道:“你是不是不太喜欢被人盯得太紧,管得太严?”
“是的,老师,我在家就一直被父母管东管西。他们成天否定我,让我觉得很压抑。”小高语气有些沮丧。
“所以,如果老师也对你‘穷追不舍’,你就容易变得叛逆,积压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对吗?”
“嗯,我不喜欢整齐划一的方式,我有自己的节奏……”
“你是个有思想的孩子,以后老师会给你足够的空间发挥你的潜力。”我轻轻地拍了拍小高的后背。
“真的吗?老师!”
我神秘一笑,接着语重心长地说:“英语只是一门工具,利用好它,你可以走得更远。不管你将来是不是上体校,我都百分百地支持你,但是老师希望你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将它当成一种负担。”
“好的!”小高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言为定!”
就这样,我们心里的坚冰悄然融化了,汇成涓涓细流,萦绕在彼此心头的枷锁也悄无声息地打开了。这次谈话后,小高对我更加尊重与信赖。他悄悄在英语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韩老师,感谢您的宽容,没有计较我之前对您的无礼,我会努力弥补在英语学习上的不足……
学期末,小高的英语成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人也变得平和了很多。连班主任都问我用什么办法征服了这头“犟牛”。其实,我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对他多了一份爱心和耐心!我相信小高也能感受到我对他的宽容、关心、信任和期待。也许,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路径。
基于“犟牛”的深刻思考
在工作中,我发现有许多像小高那样的“犟牛”。其实,他们都有可爱善良的一面,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一句温暖的话语和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而已。
如果和“犟牛”起冲突了,应该怎么办?我认为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一味压制是没有用的,这个时候,不妨以退为进,用宽容之心消除学生内心的抵触和敌意,或者用平和的方式默默观察。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就一定会发现他们的倔强是多么不堪一击。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鼓励和支持。只有正确引导、转化,才能消除学生的对抗心理,让教育水到渠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用巧妙的方法打动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最后再帮学生逐步改正。
小高的故事告诉我们,教师要学会示弱,教师的“弱”会成全学生的“强”。示弱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当学生犯错时,不妨伸出橄榄枝,这样的教育效果也会更加显著。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对“犟牛”不妨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引导和宽容。先退一步,风雨过后见彩虹!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