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是温柔的坚守
作者: 姜发树1994年,初入教坛的我从景德镇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边远的潘村小学任教。在这里,我是这个学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规师范毕业的老师,给学校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年轻的我对教育充满了热爱与憧憬,但我也深知教育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挑战。
刚来到潘村小学时,我就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发现,自己在教学上过于强势,总是试图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填满学生的头脑,却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小白”时刻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小白”时刻成了我教育生涯中温馨而独特的风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设备、教育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环境。尽管我对这些新兴科技产品保持着一定的敏锐度,但我深知,在浩瀚的科技海洋中,自己要永远保持着一份谦逊与好奇。
记得那堂别开生面的信息技术课,教室里弥漫着探索未知的热情。一款新推出的游戏化学习软件成了主角,它设计精巧、内容丰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充满好奇的“小白”,我向学生求助,问他们如何驾驭这款看似复杂实则简单且充满乐趣的软件。
这一举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学生纷纷响应,争先恐后地站上讲台,以老师的姿态,耐心细致地向我展示软件的各项功能,从基础操作到高级技巧,每一步都伴随着清晰的讲解和生动的演示。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热情,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分享的快乐,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这个“小白”时刻里,我不仅收获了软件操作的新技能,还看到了学生身上的那种难能可贵的自我驱动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通过帮助他人,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有效沟通与表达,更重要的是,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高效,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真诚请教
记得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我注意到,班上大多数学生在嬉戏打闹,而平日不爱学习的小汪同学却坐在教室里静谧的一角,埋头于古典人物画的创作之中。只见他眼神专注而温柔,他的笔尖轻触画纸,每一笔都蕴含着情感与想象。周遭的喧嚣仿佛都被隔绝,只留下画笔与色彩间细腻的对话。他的世界,在这一刻,只剩下色彩与线条交织的梦幻,他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忘却了时间。他的那份专注与热情吸引了我。于是,我轻轻走近,以一名求知者的姿态,向他提出了关于古典人物画技法的疑问。那一刻,他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似乎他从未想过,老师也会有不懂的地方。但我的诚恳与谦逊,让他迅速放下了心中的顾虑,欣然答应了我的请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之中。他耐心细致地为我讲解古典人物画的历史渊源、线条运用、色彩搭配以及情感表达等内容,而我则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些宝贵的艺术知识。这次交流,不仅让我对古典人物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它搭建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让我们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小汪同学在得到了我的认可与鼓励后,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他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勇敢地踏上了追求艺术梦想的征途。最终,小汪同学远赴景德镇,拜入名师门下,将自己对古典人物画的热爱与执着化为笔下生动的作品,成了业内公认的陶瓷艺术大师。而我,每当回想起那段共同学习的时光,心中便充满了欣慰与自豪,因为我知道,是那份真诚和谦虚,让我们共同见证了成长的奇迹。
在教育路上,我从一味强势变成时不时示弱。示弱,并不意味着软弱无力,而是一种温柔的教育智慧和策略。示弱,可以让我们更加谦虚、开放、包容,当我们放下身段、虚心向他人学习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示弱,可以让我们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当我们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学习时,我们会感受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会获得喜悦和成就感。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市接渡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