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作者: 徐呈进

乔纳森,是一只海鸥,一只热爱飞翔的海鸥,他热爱飞翔,胜过一切。

清晨,当其他海鸥都在海岸边的渔船旁争抢食物的时候,乔纳森在远离海岸、群鸥和渔船的地方练习飞翔。

他整日独处,成百上千次地苦练低空滑翔,别的海鸥不理解他的这种行为,他们并不在乎飞翔,在乎的只是吃,他们通常飞到岸边觅食,然后再飞走。甚至连他的父母也不理解他,母亲说:“难道像大家一样就那么难吗?”父亲说:“会飞不过是为了吃。”

迫于父母的压力,乔纳森也曾像其他海鸥一样,在码头和渔船周围跟其他海鸥争抢小鱼、小虾和面包渣。可是,他心里想的是还有那么多飞翔的技巧没有学会。

他再一次远离群鸥,练习飞翔的技巧,虽然饥饿,但飞翔是快乐的!他学会了在黑暗中飞翔,学会了低空飞翔。练习的过程是艰难痛苦的,他也想过退缩,想做回一只普普通通的海鸥。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他领悟到了更高级的飞翔技巧,他突破了飞翔的瓶颈,这一刻,速度是力量,是快乐,是纯粹的美!这次突破,帮助他摸索出了更多的飞翔技巧:翻筋斗、慢速侧翻、分段侧翻、反身旋转……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底层需求是生理需求,满足基本需求,维持个体生存。而乔纳森则实现了自我突破。乔纳森以为,他的突破会让群鸥欣喜若狂,会让群鸥的生活更有意义,会让群鸥有更好的生活的理由:去学习、去发现、去寻求自由。可是他想错了,海鸥们召开了审议大会,把他流放到远方的断崖过孤独的生活,理由是:“我们海鸥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糊口,并且想方设法延长寿命。”他们只愿意待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层次。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王国维认为,境界是根本,气质、神韵以及一些技巧等都是从属。作诗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庄子笔下的麻雀,满足于在树丛中飞翔,却还嘲笑高飞的大鹏,认为大鹏没事找事,自讨苦吃。海鸥们如麻雀,如井底之蛙,境界狭窄却还沾沾自喜,自得其乐。拥有大境界者,才能如大鹏般,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走出凡庸和狭小,走向宽广和宏大,海鸥乔纳森便是如此。

被放逐的乔纳森,孤独度日。他感到悲哀,不是因为孤单,而是为其他海鸥不愿睁开双眼去看飞翔的远景。现在的乔纳森每天依然有进步,他能高速俯冲,能潜到海面十英尺以下,吃到珍奇鲜美的鱼。他不必去争抢那些小鱼、小虾以及发霉的面包渣,他甚至能乘着风飞到遥远的内陆,捕食美味的昆虫。他真真切切地过上了既长寿又美好的生活。

如果乔纳森就这样过一辈子,他就不是乔纳森了。他遇到了两只海鸥,跟着他们飞离地球,来到天堂,这里有很多跟他一样热爱飞翔的海鸥。乔纳森跟着沙利文学习更先进的飞翔技术,他学得比任何一只海鸥都快,而且其他海鸥还在练习的飞翔技巧,他早已熟悉。

长老吉昂能瞬间去往任何地方,这让乔纳森很是着迷。“不要让自己囿于有限的身体,不要以为自己无法超越既定的航线,相信自己是完美的、不受限制的海鸥……”吉昂的教导使乔纳森有了突破。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高原现象,就是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当练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内在主观因素的影响。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克服高原现象,实现自己的突破呢?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神”是什么?就是一种境界,是忘记各种写作技巧的大气象。“李白斗酒诗百篇”,他凭什么?他游历的名山大川,他走过的千山万水,他读过的经史子集……让他达到了不受束缚的境界。如果我们能像乔纳森练习飞翔技巧那样日复一日地大量阅读,我们就能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达到新境界!

取得新突破的乔纳森决定回到地球,他相信,地球上肯定还有跟他一样的海鸥,需要他去引领。

或许,他永远不会忘记长老吉昂跟他说的话:“乔纳森,继续努力,学会去爱。”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李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