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 | 教研让教师永葆活力 在学校里,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奇怪现象:有些教师,年纪轻轻却选择了“躺平”,不做课题,不写论文,连学校正常的教研活动也很少参加,美其名曰“出现了职业倦怠”;反观名师,他们不管年纪多大,对教学、教研却乐此
教研 | 统编作文当堂写,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习作,必须当堂写。首先,这是教材中出现的、具体的课程学习内容,必须在课内完成。其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每学年课内习作在16次
教研 | 小学数学教师新基本功之“练习设计” 数学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当下,不少教师安排练习只追求数量,不讲究质量,进行题海战术,使学
教研 |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习作教学:知之 好之 乐之 作者简介胡琳娜,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骨干教师,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校外实践导师,豫章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学院校外兼职教授。坚守一线教学教研三十余年,热爱语文,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研 | 单元作业“解锁”学生语文要素生长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相对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教学内容,将语文要素这一主线中的知识、方法及能力训练点分配至各册、各单元中,建构起语文学科训练体系。各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点主
教研 | 文化自觉视域下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落实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学科阵地,在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新课标”还将革命文化列为三大课程内容之一
教学 | 素养任务表现与核心任务设计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那么,每一个核心素养都有怎样的具体行为表现维度?如何结合具体内容
教学 | 质量量感的主要表现与任务设计 一、“克和千克”量感的主要表现与测评维度“克和千克”量感主要表现包括两个维度:1.事物质量的可测量属性维度。质量有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具有公度性;质量度量本质是用标准作单位进行比较,用比较结果描述质量
教学 | “数感”的主要表现与单元任务设计 数感是小学阶段“数与运算”的重点学习内容,是形成数学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数感定义为“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有着三
教学 | 几何直观的主要表现与单元作业设计 几何直观主要指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几何直观的内涵给出了解释,具体包括四个维度,对照这四个维度开展表现性任务设计,能够更加
教学 | 推理意识的主要表现与任务设计 推理意识是基于特定的数学活动形成的。关于推理意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目标中给出了较为具体的描述。其刻画了推理意识的三个表现特征,分别是获得猜想、科学验证和合理应用。以此作为
教学 | 时间量感的主要表现与任务设计 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在学段目标、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中,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量感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形成初步的量感;第二学段,形成量感;第三学段
教学 | 聚焦读写结合 助力小初衔接 【设计理念】《腊八粥》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沈从文用极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小孩八儿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过程,将甜蜜温馨的生活场景通过文字刻画出来,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 | 文韵画意,大美无言 《红楼春趣》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整堂课,肖老师围绕“美”,层层推进,建构了“作品之美”“文化之美”
教学 | 好的习作课应做到“三动” 一堂好的习作课应是教师、学生、课堂三者的融通,是学生的真正习得。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把握透彻,授课者只有先在心里“动”,才能让听课者“动”在心里,是谓“心动”。其次,要让学生内心有所触动,产生冲动、沉
教学 | 情感激发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情感激发尤为重要。情感激发忌虚伪、浮夸、失实、做作,虚情假意是糊弄不了学生的,只会让学生冷眼旁观,觉得可笑。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真情实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情感激发贯穿于整个语文教
教学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
教学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实践与思考 高质量的学习,既包含高质量的“学”,也包括高质量的“习”。练习课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小学数学的练习课除了巩固知识、习得技能、提升感悟这些各个学科练习课都具备的共性价值外,它还有独特的学科价值
教学 | “班班通”环境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班班通”是指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进行教学。“班班通”的广泛应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验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成效。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教学 | 试论“双减”背景下语文高效课堂的打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而“减负”的本质是对高效教学的呼唤,要求教师打破传统课堂高耗低效的局面,在课堂教学上多做文章,以课堂的高效推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如何打造高效
教学 | 试论“1+X”主题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遵循“人文主题”与“语用要素”双线并行的编排原则,即每个单元按照同一主题选取课文,在每一课中渗透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点,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
教学 | 小学低学段组文阅读教学路径探究 组文阅读教学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尝试,也是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理念的重要路径之一。它以一个主题或一篇文章为立足点,在学生习得方法的基础上
教学 |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整本书阅读是增长学生见识、启迪学生智慧、提升学生文采、丰富学生阅历的有效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7~9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他们每学年阅读
成长 |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乔纳森,是一只海鸥,一只热爱飞翔的海鸥,他热爱飞翔,胜过一切。清晨,当其他海鸥都在海岸边的渔船旁争抢食物的时候,乔纳森在远离海岸、群鸥和渔船的地方练习飞翔。他整日独处,成百上千次地苦练低空滑翔,别的海
成长 | 为女儿当好参谋 已近不惑之年,我却不觉得自己是个成熟的女人。我常常与女儿分吃一袋巧克力,共抢一个卡通小挂链。我们也曾因探讨一部电视剧的剧情发生分歧。我也常常因为没有看明白英文说明而乱用化妆品,遭到女儿的“讽刺”和“嘲
成长 | 做孩子的引路人 清晨,微信好友发来这样一条信息:“昨晚儿子玩了一晚上的平板电脑,我是不是该打他?”“不,你要不动声色、心平气和地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我回复道。“太气人了!太令人失望了!我都哭了,简直难以忍受!”她继
成长 | 书香里的书生 我为书痴,书为我爱。书,对于我来说,就是生命之花,它芬芳着我的名字,妩媚着我的身体,旖旎着我的心情,氤氲着我的梦想。“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家里,端坐于书桌旁,我会好好看书,这是难得的休闲时光。读书、教
成长 | 幸福是什么 华灯初上,忙碌了一天的我静静地品读着65位教师诉说的教育故事集——《追梦的岁月》。书一页一页地翻过,心一点一点地被感动包裹。我看到了,那么多老师露出微笑,追逐着幸福的脚步;我听到了,孩子们在爱的阳光里
征文 | 拼凑成长的碎片 所有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总会有些许暗黑时刻,其中有些记忆是酸涩的,有些记忆是温暖的,它们都将化为成长的碎片,随着你坚定的步伐,在前行中完成拼凑,使彼此都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所谓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