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户外游戏发展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作者: 刘奕摘 要:当前,在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大背景下,户外游戏活动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户外游戏中,教师虽然能够观察并指导幼儿游戏,解读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这种解读和评价只是教师的主观判断,而对如何从客观上对幼儿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却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工具。本文总结了一套幼儿户外游戏发展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探寻发展评价的实施路径,从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户外游戏 发展评价 深度学习
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户外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科学探究、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开展户外游戏的过程中,如何用科学的“发展指标”去衡量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对户外游戏进行价值判断,是教师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教师要设计多角度、多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幼儿的行为与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支持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户外游戏发展评价体系的组成要素
幼儿在不同的户外游戏中会出现不同的典型行为,因此,要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首先,教师要掌握不同游戏类型的核心经验与发展指引;其次,在此基础上,制定游戏发展检核表,建立成长档案;最后,形成学期综合评价报告。
第一,核心经验是游戏评价的关键维度,不同游戏的核心经验的一级评价指标可以是具有共性的,大致为兴趣、能力、交往、规则等。在一级指标下,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内容、形式及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分,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引。
第二,游戏发展检核表是核心经验与发展指引的简化记录表,方便教师在游戏现场应用检核表快速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与反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建立成长档案,呈现幼儿参与游戏的全过程,收录幼儿游戏的各种信息。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制作自评表格,通过一对一倾听,记录幼儿对游戏过程的回顾,如玩了什么、怎么玩的、使用了哪些材料、遇到了什么困难等;还可以把幼儿游戏的照片附在自评记录的旁边,通过绘画、录音等形式记录游戏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回忆游戏过程。
第三,学期综合报告属于总结性评价,是教师将各类游戏发展检核表的结果和成长档案中幼儿过程性资料进行概括、总结的成果。学期综合报告既便于教师快速发现幼儿在一个学期中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为下一阶段的课程实施做好规划设计,又能满足幼儿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帮助家长明确幼儿的优势、进步以及今后需要关注的地方。
二、户外游戏发展评价的实施路径
(一)观察幼儿的典型性行为,熟悉游戏特征
在户外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持续观察并记录,对幼儿的典型性行为进行梳理与分析,明确幼儿在不同游戏中的突出表现。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要根据游戏主题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要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过程;在运动游戏中,幼儿会有走、跑、跳、钻、爬等动作发展、心理意识(克服恐惧、勇于挑战)、对各项运动的兴趣等;在探究游戏中,幼儿会有观察、判断等行为,通过这些行为解决问题,积累新的知识经验;在创造游戏中,幼儿要对各种材料进行认识、使用、想象和创造,与同伴之间进行交往合作,形成遵守规则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梳理游戏核心经验,捕捉关键点
在户外游戏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分析幼儿在游戏中反映出的典型性行为,还要基于这些典型性行为,捕捉关键点,梳理出各种类型的户外游戏核心经验。比如,创作游戏的核心经验为创作兴趣、创作能力、交往合作、规则习惯;建构游戏的核心经验为建构兴趣、建构能力、交往合作、规则习惯;角色游戏的核心经验为游戏兴趣、角色扮演、材料使用、交流交往、规则习惯;探究游戏的核心经验为探究兴趣、探究能力、认知经验、表征交流;运动游戏的核心经验为运动兴趣、运动能力、心理意识、器械使用、安全保护。由于幼儿年龄阶段不同,每个阶段的户外游戏对应的内容、水平、层次也不同,呈阶梯状发展态势。
(三)制定发展指引,应用检核表
解读户外游戏核心经验不同年龄段呈现的行为特征,将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相应行为与之匹配,形成图文并茂的发展指引,是构建户外游戏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以发展指引为依据,制定简化的游戏发展检核表,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呈现。例如,在制作幼儿运动游戏发展检核表时,首先,教师要确定观察的“一级指标”,分别为运动兴趣、适应能力、平衡能力、力量与耐力、心理意识、器械使用、合作交往、规则意识;其次,在此基础上,设计“二级指标”,一般情况下,每个一级指标下有三个以上“二级指标”;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运动水平进行相应的评价。发展检核表能使教师的观察目的更加明确,教师只有对应指标体系,持续地观察幼儿的行为,才能较为完整、准确地评价幼儿的游戏水平。
(四)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游戏过程中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记录,通过多种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幼儿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之前,教师要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认识到“问题”即幼儿的“学习生长点”,将“发展评价信息”更好地融入“幼儿成长档案”,体现幼儿动态的成长与发展。
(五)复盘游戏过程,记录幼儿游戏案例
游戏的复盘与总结能帮助教师认识游戏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运用“马赛克方法”对幼儿某一阶段的游戏进行全景式复盘,并创建全游戏思维导图,为撰写观察案例搭建顺序框架。“马赛克方法”由艾莉森·克拉克和彼得·莫斯提出并应用,主要用于多途径“聆听”幼儿未能直接用语言表达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强调运用多元方法获取幼儿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并汇集在一起,构成斑斓的“马赛克图案”。基于“马赛克方法”的应用,教师可以完成游戏思维导图的创建,撰写游戏观察案例。案例结构包括游戏来源(背景)、预期目标、材料投放,各游戏阶段含描述(行为、语言)、行为分析、推进策略三个部分,最后是游戏反思与价值分析。观察案例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为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提供有效依据,还能便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及各项能力的发展水平,让家长与教师合作,成为幼儿游戏的解读者、支持者、陪伴者,从而实现家园共育目标。
综上所述,幼儿户外游戏发展评价的实施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能力发展情况,还有助于教师在观察评价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从而在之后的游戏中为幼儿提供适宜策略,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琳.幼儿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机制内涵及策略研究:以户外游戏“跳水”为例[J].新教育,2023,(S2):242-243.
[2]张焱.三维动态评价:基于运动游戏的幼儿发展评价模式探究[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3,(10):14-17.
[3]苏丽美.运用评价指标助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实践探索:以Plank积木游戏为例[J].名师在线,2023,(11):90-93.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红岭幼儿园)
本文系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2021年中小学龙头课题“幼儿园户外游戏中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NCZHLT2021-0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