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班级管理的“思”与“行”
作者: 陈东旭摘 要:班级管理既要管理个人,也要管理集体,涉及班级文化建设、学生思想教育、行为养成等各方面。班级管理工作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载体,也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阵地。
关键词:正面管教 班级管理 主要阵地
学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渗透在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之中,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肩上的担子也相对较重,因为班主任除了教学之外,还承担着班级管理工作。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有一种叫正面管教。正面管教以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既不骄纵也不惩罚,从正面实施管理与教育,有人把正面管教定义为“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教育”。
一、 小学班级管理中正面管教的价值
小学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自尊心强、心灵脆弱、活泼好动,自我调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较差,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比较相信教师,总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赏,害怕教师的批评与惩戒。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肯定,为学生注入“正能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自律、自理、自强。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发现多数“问题学生”的个性较强、情绪波动大,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如果采取批评或其他非正面教育的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越是指责他们的不是,或者强制要求他们认识错误,他们就会越是反感,甚至会与教师对着干。对此,笔者进行正面疏导,先保护好学生脆弱的心灵,安抚好学生的情绪,取得学生的好感与信任,再与学生进行心平气和的谈话,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面管教顺应了学生的天性,是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能营造和睦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 小学班级管理中正面管教的工具
(一)激励性语言
语言既是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管教学生的主要工具。在管教学生时,教师可以采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通过直接谈话,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把自己的想法以文字的方式书写出来,通过细腻而有温度的文笔去温暖和打动学生的心灵。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正面管教的语言应当是良言,是激励性语言。激励性语言具有表扬色彩、鼓励味道、启发成分,语言目的性明确、导向性良好、驱动性较强,是正面管教的有效工具。在实施正面管教时,教师应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说学生的优点,少讲学生的缺点;应多向家长报喜,少向家长告状。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减少思想压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才会主动改正自身的缺点。
(二)启发式提问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提问既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管教学生的主要工具。许多教师喜欢通过提问去管教学生,尤其是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会问:“你知道错了吗?”“你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吗?”“你以后还会不会再犯这种错误?”教师常常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同样是提问,不同的方式会取得不同的效果。比如,有的班主任以启发式的语气提问,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症结所在,启发学生自我反省与自我修正。如“你当时为什么会这样做?”“现在想一想你这样做对吗?”启发式提问是一种正面管教“工具”,能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可以变指责与命令为邀请与商量,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彰显了一种民主与平等,让学生心里舒服,更容易接受。启发式提问不是把答案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启发与点拨中让学生得出结论。
(三)任务式清单
班级是一个小集体、一个小社会,人员众多,关系复杂。班级管理事务繁多,千头万绪,牵涉卫生、纪律、学习、礼仪、活动等方方面面。有经验的班主任会采取清单式管理方式,即给学生开出具体的清单,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和所要达到的要求,一条条地罗列出来,让学生写在纸上、记在心上。比如,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就给学生制作了一张日常“惯例表”,上面注明了一天的具体任务,时间从到学校一直到放学回家,内容有教室卫生、课堂学习、阳光体育、文明就餐、文明游戏等,详细规定了各项任务的要求细则。任务式清单细化了班级管理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了目标职责,使班级管理有条不紊。
三、 小学班级管理中正面管教的策略
(一)多维激励,唤醒动能
“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聪明的班主任不是靠“灌输”和“强压”,而是靠激励和唤醒。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是自我管理的主人,管教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自我管理。在唤醒学生自我管理的动能时,教师要多维度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可以采取鼓励性语言,通过口头表扬,肯定学生的优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其次,可以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适当给予物质奖励。最后,可以通过故事激励,给学生讲述一些英雄人物故事,或者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用真实具体的故事去激励学生,唤醒学生向上向善的意识。
(二)共同商讨,自我约定
“民主使每个人成为自己的主宰。”民主是有效班级管理的前提,在传统班级管理中,几乎没有民主可言,班主任是班级的“统治者”,学生是“被统治者”;班主任是一个大家长,什么事都说了算,学生只能言听计从,班级的一切规章制度都由班主任一个人制定。要想提高正面管教的实效,坚持民主协商是基本的原则。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要给予学生自主权,尊重学生的意见,尤其是在班级公约的制定上,要和学生一起商量,让学生自我约定,形成规则,这样学生才会更好地执行。
(三)标兵引领,率先垂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好人学好,跟坏人学坏,小学生好奇心重,模仿性强,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喜欢模仿,有些学生还特别爱模仿学习一些不好的言语与行为。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尽量正面引领,多给学生正面示范,树立标杆,让学生看到正面的形象。首先,教师要自己当标兵,端正言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次,要利用好班级、学校的优秀典型人物和事例,组织学生学榜样、做标兵,向身边的人看齐,从自身找差距,使他们受到熏陶与感染。
(四)角色互换,体验感悟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大人都以他们为中心,什么都围着他们转,导致许多学生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严重,这也是学生之间互不相让,经常发生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如果学生能够换位思考,懂得替别人考虑,就会主动谦让,互相尊重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打破学生的个人中心主义思想,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角色互换活动,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他们走出自己的“围城”,体验、感悟对方的心理感受,从而学会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五)活动浸润,合作互助
合作是成功的保障,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素养,当今小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尤其是在劳动与学习等活动中,既不愿合作也不会合作。因此,班主任要善于给学生搭建合作平台,设计合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互助,通过活动浸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1]马胜全.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文理导航(下旬),2020,(11):88.
[2]丁怡.不妨将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孩子:例谈正面管教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中小学德育,2020,(6):60-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