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体育“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
作者: 杨经国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是“双减”政策下体育教学的智慧转型。在小学体育“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架构“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融合“单元整体”学习方法、优化“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让学生的体育学习呈现出连续性、进阶性、整体性等特征。教师要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 “单元整体”教学 “学练赛评”一体化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体育学习具有结构性、系统性、整体性,教师要突破“知识点”的“课时”组织样态,转而形成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中的“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指教师以体育教材为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还包括以学生体育学习为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发单元主题,对学生展开“学练赛评”一体化的体育教学反馈与评价。
一、架构“单元整体”教学内容
在小学体育“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研读体育教材,把握体育教材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学生的体育学练学情,以便让“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能切入学生体育学练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实施体育“单元整体”教学,既能挖掘学生的体育学练潜能,又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从而产生一种体育学练的获得感与成功感。
在教学中,教师建构“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内容,要遵循阶梯性、层次性、结构性、整体性的原则,通过设置“基础性学练内容”“发展性学练内容”“提升性学练内容”,引导学生的体育学练水平、品质不断进阶;要融合知识、技能、技巧、策略、战术、规则等,让体育“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要打破传统的“线性”教学方式,采用一种“立体性”“全方位”布局的方式,建构“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足球:传接球”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将整个单元教学分为三个大部分:一是体能知识点,二是技术知识点,三是应用知识点。具体而言,针对体能知识点,统筹规划学生的直线跑、侧身跑、折返跑等;针对技术知识点,统筹规划学生的运球、传球、接球等相关技术;针对应用知识点,统筹规划学生传接球时要应用到的相关技术,如摆脱、穿插、节奏变换等。
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针与原则,在学生熟悉了相关内容之后,再引导学生将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形成组合动作。建构“单元整体”教学的主题内容,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前提与条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单元整体”教学内容的架构之中,进而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二、融合“单元整体”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要将学生的体育“学练赛评”融于一体。其中,体育学习是根本、前提与基础,体育练习是关键、核心与手段,而体育比赛是目标与动力。只有将学生的体育“学练赛评”融为一体,才能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生成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获得相关的体育知识,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在教学“体操技巧”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笔者从整体上策划主题内容,建构了“仿生动作”“柔韧练习”“翻滚组合”“跪跳起”“仰卧推起成桥”“肩肘倒立”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灵敏性、力量等。其次,注重学习的层次性、阶段性、发展性,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单一项目,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身体姿态,让学生感受、体验动作的节奏与力量。再次,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单一动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组合动作。以“肩肘倒立”的学练为例,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会了夹肘撑腰、伸髋立腰,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肩肘倒立,提升学生的动作质量,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与障碍(让支撑稳定,找支撑点与重心)。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培育学生良好的训练品质,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体操的力量感、柔美感,让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最后,教师要举行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的训练成果得以展示,预判学生的学练目标达成度,让学生感受、体验到体育学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体育“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练赛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整体活动。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更细致、更到位的学习。“单元整体”教学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碎片化、肤浅化、被动化的局面,让学生的体育学习更深入、更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三、优化“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改变了传统作业碎片化、单一化的格局,让学生的体育学习得到了有机的统整,节省了学生的练习时间、提升了学生的练习质量。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作业的检测、反馈、巩固、补漏、评价等功能,彰显体育作业的育人价值,依托“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与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的体育作业设计,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目标性,教师要站在体育学科“立德树人”的高度,对学生的体育作业进行整体规划;要注重作业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进阶性;要关注作业的区分度、个性化程度,而不是让作业“统一化”“标准化”“齐步走”;要让作业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参与度,进而发展学生体育素养的整体性、层次性、多样性。具体而言,在作业目标上,要体现关联性、针对性、层次性,在作业内容上要体现鲜活性,在作业形式上要体现多样性。比如,在教学“篮球:原地运球”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的技术作业,如原地运球、左右手交替运球、高低运球、看数字运球、听音乐运球、原地运球+开合跳、原地运球+传球、原地运球+追地滚球、原地运球+快速跑,等等。这样的“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挑战练习;既能巩固学生相关的技能技巧,又能对学生的体育学练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提高,为学生后续学习“行进间运球、行进间曲线运球”等相关动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业不仅是学生体育学练技能的巩固,还是学生体育学练素养的确证与表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作业实践中合作、交流;要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彰显作业的育人价值;要为学生“架桥搭梯”,对学生的体育学练过程进行有针对性、方向性、实效性的指导,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动态评价,如评选出“运动达人”“运动之星”等。合理的评价,能够蓄积学生的体育作业动能,增强学生的体育作业信心。
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构建、实施、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体育学习呈现出连续性、进阶性、整体性,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练潜质,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从一体化谈体育课程的内容逻辑及结构化设置[J].体育教学,2020,40(7):10-12.
[2]刘历红.论结构化意识下的中学体育教学[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3):52-58.
[3]于素梅,彭庆文.幸福体育课程模式下的幸福感追寻与实践方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6):602-610,648.(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