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作者: 王敏

摘   要:现阶段,体育改革的重点在“教会、勤练、常赛”,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结合我国体育教学的基本情况,对小学体育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索如何在“学练赛评”一体化视角下开展小学体育教学。

关键词:“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小学体育 教学策略

“教会、勤练、常赛”是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的新任务。对此,教师要将体育课堂中单一的技术教学应用到在运动竞赛和平时的锻炼活动中,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价值,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充分利用学、练、赛、评等多个教学环节,将单一的体育课堂教学转化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深层含义和基本要求,根据小学体育学科的特点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从而充分发挥该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

一、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取“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练”“赛”“评”均为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彼此之间循序渐进且相互融合。只有落实好这四个环节,才能真正达成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是指掌握正确的动作。在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中,学生能够逐渐掌握体育基本技能。“练”是指围绕所学内容反复进行巩固练习。“赛”是指教师通过游戏或比赛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加强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体育技能运用到实践中。“评”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在体育课堂中起“督导”作用。这四个教学环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既相互融合,又相互递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围绕“教会、勤练、常赛”课程理念,将学、练、赛、评四个环节融入日常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能够保障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能,充实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让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体育运动技能,还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体育教学的规律,可以有效地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工作,优化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体系,推动小学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丰富学习内容,优化学习体验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学”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中加入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促使学生深入掌握体育知识。

一般来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例如,在“跑步”的范畴内,有“直线跑”“接力跑”“弯道跑”等;在跳的范畴内,有“单脚跳”“双脚跳”“立定跳”“助跑跳”等;在“投”的范畴内,有“正面投掷”“侧向投掷”等。教师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注重体能训练,意识到体能的重要性,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安全知识也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部分,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存在受伤的风险,无论开展什么样的体育活动,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都是首要的,因此教师可以传授一些有关运动安全知识的内容,增强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安全意识。

(二)注重学练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练”是“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能够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反复练习体育技能,将单一的动作进行组合练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体育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篮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笔者组织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进行练习,让学生自主学练,在两人原地传接球的基础上增加难度,进行组合练习,如“运球+传球”“接球+投篮”,从而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

(三)组织游戏比赛,提升应用能力

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反复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对于教师来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督促学生巩固练习,以赛促学、以赛促练,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将体育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和训练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组织体育比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合理选择比赛的时间,可以在准备活动环节安排比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比赛,让学生对所学的体育技能进行巩固;还可以在课后组织比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四)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系统

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很多漏洞,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缺失。因此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评价策略进行优化和改进,实现“以评助学、以评导练”,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及时性、激励性、全面性,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可以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加与同学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表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例如,在“前滚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练情况,对在练习中“团身不紧”的学生进行纠错,促使学生及时调整动作,更好地掌握“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在“前滚翻”单元模块的体育学练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体育考评活动,给学生的“前滚翻”定级。

同时,教师要提高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育学练情况,制定评价量表和星级标准,评价内容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参与度、体育技能掌握程度、合作表现、情感价值观等,有效地对学生的体育学练进行全面评价,实现“以评促学、教学相长”。

总之,“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重点工作,体育教师要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推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转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练效率,更好地落实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春红.“学、练、赛”一体化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24):138-141.

[2]李玲莉.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22(26):113-115.

[3]王有余.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赛”的价值及其教学建议[J].田径,2022(6):80-81.(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华府骏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