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并举,落实德育
作者: 吴玉珍摘 要: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笔者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融入红色文化,以期更好地实现“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五育”并举 小学语文 红色文化
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是新时期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教师还要树立“大德育观”,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的意义
(一)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烙印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七律·长征》《金色的鱼钩》等课文,都是红色文化的体现,生动地再现了革命英雄不畏牺牲、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高尚道德品质,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斗争的艰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传承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精神文化,它包含许多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凝聚着丰富而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党和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让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红色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结晶,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素材,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红色文化能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长征精神中蕴含的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精神,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坚韧、顽强的优秀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红色文化的作品比较多,如《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等,这些文章讲述了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红色文化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学生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有了深切的体会,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道德品质。
红色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对红色文化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付出的巨大牺牲,感受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从而使学生厚植爱国情怀,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刘胡兰》《小英雄雨来》等课文,描写了我国革命斗争年代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使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
二、 小学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的困境
(一)教师的红色文化教学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教师对于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无法将教学内容与红色文化有效结合起来,未能意识到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单纯向学生灌输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学生对课文内容缺乏理解和体会,对红色文化没有全面了解,无法形成深刻的认知,也就难以更好地学习红色故事。
(二) 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部分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学时,形式较为单一,只注重对红色文化内容的讲解,而并未考虑到学生在接受与理解这些内容时的实际状态,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对此,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气氛营造得更加活跃,促使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更好地理解与学习课文内容。
(三)学生对红色文化理解不深刻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自我认知和思维能力都有待发展,这就使得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较为片面。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学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三、 小学语文红色文化教学策略
(一)红色主题阅读,增强学生对红色精神的认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红色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例如,《开国大典》的内容能够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情节的深入探究,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基于课文内容,发掘红色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苦难主题教育”,加深学生对苦难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描述了抗战英雄的光荣事迹。再如,《吃水不忘挖井人》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感知革命时期战士们的付出,体会到当今和平社会的来之不易。同时,教师可以拓展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使得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历史内容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三)组织表演活动
在进行红色文化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如组织学生表演英雄人物、英雄故事等,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了解革命英雄事迹。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有关“五壮士”事迹的文字,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红色经典作品的魅力。并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蕴含的红色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与进步。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陈丽.浸润“红色经典”,塑造“红色基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红色教育”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9):42-44.
[2]朱丽云,黄翠华.百色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34):161-164.
[3]张淑琴,赵文文.留住红色经典课文的“语文味”:以小学语文人教教材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2,(14):39-42.(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花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