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 夏蓉

—“聚焦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教师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以及教学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学会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评价和运用,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阅读策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对学生进行有层次、有梯度、有顺序的培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持续的学习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真正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主要聚焦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阅读策略 单元解读 教学建议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也出现重大的改变,出现了阅读策略单元,这使得阅读教学的开展更为顺畅。在阅读策略的基础上,语文教学呈现出完整性、全面性,可以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教学重难点,并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阅读策略单元的内涵与价值

(一)对应“新课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并能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布置朗读和默读任务,让学生在高效阅读方法的指导下,形成一定的精读、略读和浏览能力。从当前小学各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来看,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得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够对于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得学生发现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并试着用自己掌握的语文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如在默读普通的阅读材料时,默读速度至少为一分钟300个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阅读策略单元的知识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以上目标。

(二)对话“未来学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主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多阅读。立足学生将来的发展,我们不难得出,语文教学需要具有更多的科学性、策略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制定的学习策略要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记忆中抽取知识;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一种认知方式;资源管理策略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目前,伴随着元认知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于阅读的过程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了解,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学生应采用一种“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实现语义建构。在此过程中,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可以让阅读变得更为高效。从目前的语文教育来看,许多教师都偏重于陈述性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讲解。对此,教师要重视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让阅读策略发挥应有的价值。

二、借助阅读策略单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根据单元主题开发教学资源

阅读策略单元的主题是教学的重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整体入手,将课程内容贯穿教学的每一个步骤 ,增加课程的完整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拓展,强调单元主题的重要性,确定教学目标。

第一,开发有益的文本资源。语文教师可以收集同一主题的文本资源,并进行合理的编排,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有益的文本资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包含《昆虫备忘录》《燕子》《古诗三首》《荷花》四篇课文,这一阅读单元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文本中鲜活的语言,同时学会仔细观察大自然。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拓展教学资源,融入一些相同主题的文本,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与水平,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第二,开发有效的生活资源。当前,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点开发生活资源,使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形成紧密的联系,进而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语文要素就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意思是学生要能够根据所读的课文内容产生联想。因此,教师在教《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这四篇课文时,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想开去”。在讲解《丁香结》这篇课文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读懂丁香花的样子、香味和颜色,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力量,给学生展示有关丁香结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知道丁香结象征着人生解不开的愁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丁香结引发了自己对人生怎样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懂得: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当我们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时,应该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去应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热情,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技巧,活跃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而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整体把握,精准定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教学目标,只有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才能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方案,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如果学生抓不住阅读学习的重点,就不能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语文教师在借助阅读策略单元开展日常教学的时候,要做到整体把握、精准定位,牢牢把握阅读的核心,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旨在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体会人物的特点。《古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挑山工》《黄继光》这四篇课文的内容都与人物描写有关,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整体把握这四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准确把握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将《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两篇课文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对课文进行系统的分析,让学生通过对这两篇课文的学习,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以此引导学生用新学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挑山工》。在教学《挑山工》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山民几句朴素的话包含了怎样的哲理?”这样能使得学生在相互交流与探讨中,逐渐学会如何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去感受人物的品质,促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循序渐进,稳步训练速读

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能够为学生构建较为完善的阅读知识体系。在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着眼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凸显语文阅读教学的层次性。

另外,语文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全面考查,引导学生逐步爱上阅读,真正发挥阅读策略单元的实际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氛围良好的语文阅读课堂。掌握速读的策略,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后续的阅读实践中有效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持续积累阅读经验。对此,教师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积极构建自身的阅读知识体系,以便在多样化的阅读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制订具有梯度性的阅读教学计划。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已经包含字数较多的历史故事,课文内容逐渐变得复杂,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该单元以《搭石》这一短篇散文开头,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专注度方面;《将相和》注重板块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三个成语中理解三个板块的主要内容;《什么比猎豹的速读更快》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各个自然段的主要语句来掌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这三篇文章在阅读难易程度上呈现出依次递进的关系,为本单元的整体教学指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思路。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从多个维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深挖教材内容

第一,凸显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带来一场阅读的“盛宴”。教师要明确单元的核心教学目标,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阅读策略。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这三篇课文,明白如何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在《竹节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三个学习任务:第一,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第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第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由于学习任务不同,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在完成第一个任务时,学生可以使用“跳读”“选读”等阅读策略。在完成第二个任务时,学生可以采用“读、品、赏、析”等多种阅读方式,对课文进行细致的阅读,体会课文的魅力,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这也叫作“细读”策略。在完成第三个任务时,由于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阅读,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式”阅读策略。整个阅读梳理的过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目的性,并做出正确的阅读策略选择。在完成这三个阅读任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提取关键信息,借助中心句,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进而明白:在阅读时,如果阅读目的不同,采用的阅读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

第二,发挥文本的不同功能。通过对《竹节人》的精读,教师提炼出“选读”“细读”等阅读方法,当学生略读课文时,教师要注意“学方法”和“用方法”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教学略读课文《宇宙生命之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文章的结构,然后指导学生利用“理读”的方法来整理和总结整篇文章的写作结构,即“提问—分析—总结”。在略读《故宫博物院》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注意整理文中的旅游线路,总结旅游景区的特征,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深入体会“理读”这一阅读策略。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阅读策略单元,是一个符合当前教育要求的举措。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将它们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詹莎琪.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整合教学探究: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策略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3(5):75-77.

[2]林清娴.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优化与创新探讨[J].山西教育(教学),2023(3):20-21.

[3]吴诚峰.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作业设计研究: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J].教师,2023(5):27-29.

[4]宋艳.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方法探寻[J].安徽教育科研,2022(32):44-46.

[5]刘巧珠.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2(7):64-66.

[6]王文悦.小学语文阅读策略路径及单元特点探究[J].汉字文化,2021(2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