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绳运动在学生体能训练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杨润摘 要:跳绳运动是一项传统运动形式,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新课程标准视角下的跳绳运动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健全跳绳运动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跳跃能力,逐步推动学生体能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体能训练 跳绳运动 应用方法
综观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能够发现,许多教师对体育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采取敷衍的态度,导致学生只是随意地参与练习,体能难以得到提升。跳绳运动是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等特性。与其他体育运动形式相比,跳绳运动对场地、天气的要求相对较低,不仅能让学生的弹跳力、平衡力等得到全面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左右脑的开发,助力学生骨骼的生长,使学生的体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依托跳绳运动,做好体能训练方式的优化与升级,在练习跳绳运动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体能。
一、系统学习,让学生掌握跳绳技巧
(一)系统学习,初步认识跳绳
要想让学生自觉地利用跳绳运动获得体能的提升,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跳绳运动,发现跳绳运动的魅力,从而全身心投入跳绳运动。在组织学生进行跳绳运动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为学生介绍跳绳运动的发展起源,引导学生了解跳绳运动的历史,再为学生介绍跳绳运动的种类及练习方法,并为学生进行简单的示范,促使学生全面掌握跳绳运动,不断提高跳绳能力,强化体能。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播放跳绳比赛的视频,利用激烈、紧张的竞技比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将目光放在跳绳运动上。其次,可以设计“你们对跳绳运动有哪些了解呢?”的问题,请学生根据自身积累的知识,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结合学生的描述,可以利用动画为学生介绍跳绳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跳绳运动的历史。再次,可以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跳绳运动的种类,带领学生认识跳绳运动主要包括单人跳绳、双人跳绳、多人跳绳、花样跳绳等多种类型。最后,可以为学生示范单人跳绳运动,让学生了解跳绳运动的基本动作技巧,为学生后续的自主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为学生介绍跳绳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能让学生建立对跳绳运动的整体印象,从而积极地参与跳绳运动,实现体能的提升。
(二)合作共练,提升跳绳能力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是主导教学活动,学生如同“观众”,始终游离在课堂之外,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体能的发展。并且,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为了让学生拥有相对自由的练习氛围,使每一个学生的跳绳能力都能得到稳步提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合作互动小组,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摸索跳绳运动的技巧,真正提高跳绳能力。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单人跳绳运动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原地高抬腿、后蹬跑练习等,带领学生热身,随后为学生介绍单人跳绳运动的动作要领,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教师能够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初步判断,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组。在分好组后,可以为学生布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跳绳运动练习”的任务。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指导并纠正其他学生的动作,以便组内学生能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有效练习跳绳运动,提升学生的体能。
二、以趣味活动为引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巧设竞赛,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组织学生学习跳绳运动时,由于许多学生缺乏练习的动力,很难全身心投入,导致最终的练习效果不佳,学生的体能也难以获得相应的发展。竞赛类的学习活动能够轻松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跳绳时,教师有必要为学生设计竞技比赛,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巩固跳绳运动的技巧,提高跳绳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跳绳大擂台”的比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向前甩绳、双脚并拢向上跳的跳绳方法。具体来说,在课堂开始时,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帮助学生活动手腕、脚腕等,取得热身的效果。其次,可以为学生分发跳绳,让学生熟悉绳子,自主探索更多跳绳的方法。最后,可以与学生一起复习单人跳绳、双人跳绳的方法,并向学生介绍“跳绳大擂台”的竞赛细节,比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单人跳绳,需要学生比拼规定时间内的跳绳数量,第二个环节为双人跳绳,考验学生的跳跃能力以及与同伴之间的默契程度。在学生清楚了比赛规则后,可以为学生预留自主练习的时间,促使学生更自觉地参与跳绳训练。合理的竞赛活动可以点燃学生练习跳绳运动的欲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跳绳运动,真正强化体能。
(二)引入游戏,活化练习过程
游戏活动是体育课堂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轻松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游戏,完成锻炼。但是,许多体育教师对游戏活动存在偏见,认为游戏活动只能“润泽”学生的精神世界,无益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实则不然,教师应当正视游戏活动的作用,依据跳绳运动的特色,为学生创建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熟悉跳绳运动的技巧。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了单人跳绳、双人跳绳等多种跳绳运动的技巧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欢乐跳绳游戏”“挑战极限跳绳游戏”以及“趣味嘻哈跳绳游戏”等,并依次为学生介绍每一个游戏活动的细节。比如,“挑战极限跳绳游戏”中包含“极速跳绳”“交替跳绳”“双人比拼跳绳”等小游戏,学生需要按照顺序,依次参与每一项游戏活动。在清楚了游戏的玩法后,教师可以充当“主持人”,组织学生参与游戏,促使学生在极具趣味性的练习中进一步提升跳绳能力,真正爱上跳绳运动。这样,在课后时间,学生也会无意识地延续课上的游戏,从而让自身的体能得到持续提升。
(三)尊重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
在指导学生进行跳绳运动练习时,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如同“花木”,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属性,当学生练习相同的跳绳运动时,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进度呈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渐加大,部分学生甚至会对跳绳运动形成抵触、排斥的情绪。因此,为了充分释放跳绳运动的价值,让学生以跳绳运动为媒介,提升自身的体能,教师有必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立足跳绳运动的不同种类,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使学生拥有张扬个性的机会,从而更加享受练习跳绳运动的过程,为体能的发展提供“养料”。
例如,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示范单人跳绳、双人跳绳、花样跳绳、跳大绳等多种跳绳运动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其中的规则,使学生对每一种跳绳运动的形式都有所了解。其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选择,如喜欢与他人一起练习跳绳运动的学生,可以选择双人跳绳、跳大绳等运动形式;喜欢创新与挑战的学生可以选择花样跳绳运动。最后,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练习状态,当发现部分学生对所选跳绳运动呈现出抵触情绪时,要鼓励学生直面困难、勇于挑战;当发现学生的问题症结所在后,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充分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跳绳运动的乐趣。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与内容,能让学生拥有释放潜能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下不断强化耐力与体能。
三、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一)优化导入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基础,导入的形式和内容会直接影响学生进入新课的情绪与学习状态,当导入的方式有趣、灵动时,学生会主动地将目光放在课堂上,积极地跟随教师的步伐,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采取机械、单一的方式指导学生练习跳绳运动,这种练习形式会消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抵触、排斥后续的学习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新思路,在跳绳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学习情境中主动练习跳绳运动。
例如,在“花样跳绳”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花样跳绳运动竞赛视频,激发学生对花样跳绳运动的兴趣。其次,对学生进行引导:“咱们班的学生都卧虎藏龙,老师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也能将跳绳玩出花样……”激发学生学习跳绳运动的动力。再次,可以借助图片为学生介绍单人花样跳绳运动、双人花样跳绳运动等,让学生被花样跳绳运动的魅力所吸引,从而更主动地进入新课。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花样跳绳运动的学习,并借助图片、视频等,辅助学生进行理解,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花样跳绳运动。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让导入环节呈现出新样貌。在体能训练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导入环节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进入对新课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使用微课教学,拓宽学习渠道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将跳绳训练的场所局限在校园内,导致学生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后,难以自觉参与跳绳运动的练习,即使有些学生会用跳绳运动度过休闲时光,也很难正确掌握跳绳运动的技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很难介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纠正练习中的不足。而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优势,能够将知识以模块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供学生自主浏览、学习。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跳绳运动时,教师可以围绕跳绳运动的基本内容,进行微课的制作,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借助微课,不断提高跳绳能力,推动体能的发展。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双人合作跳绳时,首先,教师可以对其中的动作技巧进行分析,指出“后摇是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前摇、后摇的协调连贯要点”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其次,围绕上述内容,可以进行微课的制作,并借助图文结合的方式,在微课中介绍双人合作跳绳运动的要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最后,在制作好微课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微课进行浏览,掌握双人合作跳绳的技巧。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随时调整微课的播放速度,在完成微课的浏览后,可以将微课存储到云端,便于后续的浏览、学习。教师利用微课辅助学生学习跳绳运动,能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以微课为媒介,深入掌握跳绳运动的技巧,并且主动在课后利用跳绳运动度过休闲、娱乐的时光,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总之,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能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从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跳绳运动作为我国一项传统的运动形式,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在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当下,教师要积极利用跳绳运动,改善传统的体能训练形式,在不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海丽.“课课练”中利用短绳开展小学生体能训练的研究[J].田径,2022,(12):31-32.
[2]殷鹏.如何利用花样跳绳提高小学生体能[J].新体育,2023,(4):90-92.
[3]汪婕.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教学有效方法[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5):138-141.(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