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梅承慧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帮助学生在学业、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实现更好的发展。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良好的师德师风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研究了师德师风建设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究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压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其行为举止、道德规范及职业面貌,都对学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学生价值观、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教师应时刻保持高尚的师德师风,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师德师风建设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风范,包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公正客观、严谨治学等。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良好的师德师风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师德师风建设起着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支持,会更加愿意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最后,良好的师德师风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这对学生克服困难、缓解学习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是教育质量的保证,还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关键。

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与专业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与培训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与培训是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石。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体,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首先,学校应定期组织师德师风培训,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和内涵,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从而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关爱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关爱学生是教育的灵魂,敬业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培养教师关爱学生、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二)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与沟通模式

师生之间积极的互动和有效的沟通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当掌握一定的情感交流和倾听技巧,以此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能;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创造开放的沟通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营造包容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和被尊重。在沟通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积极、耐心并热心地提供一对一的帮助,从而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积极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自身良好形象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校应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海报、校园广播等方式,宣传优秀教师的事迹和师德师风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优秀教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还可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活动,如“师德讲堂”“师德沙龙”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最后,学校应将师德师风教育与培训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持续推进相关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措施,为教师的职业发展与成长提供平台,促进教师的发展。

(四)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对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监测和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对教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首先,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与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德行为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教师持续改进自身的行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学校应组织教师定期总结和展示师德师风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激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的价值,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数据库,并将师德师风对学生的影响融入评价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为师德师风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推动教师与学生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应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让学生学会识别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寇艳.叙事疗法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成效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3,(12):100-102.

[2]王言胜,康秀云.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之规则立德:前提、价值和践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26(3):97-104.

[3]钱佳伟.陶行知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亚太教育,2024,(10):86-88.

[4]黄事志.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路径[J].家长,2024,(13):165-167.

[5]于晓庆,张冰,关宏强,等.家校协同育人视角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以N大附属小学为例[J].新智慧,2024,(12):60-62.

[6]朱慧中.构筑多彩童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J].小学生(下旬刊),2024,(4):85-87.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