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班级管理策略

作者: 王莉萍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班级管理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合作精神、跨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发展。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探讨了中职班级管理的策略,为中职班级管理的改进提供经验支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职班级管理 策略

当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入推进,对中职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班级作为中职教育的基本组织单位,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班级管理要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机制的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班级管理的策略,期望能为中职班级管理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推动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这个小集体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文化氛围。班级文化不仅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更是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中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尊重和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形成良好的氛围,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首先,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明确班级的共同目标,如设定每个学期的学习目标、社会实践活动目标等,通过共同制定目标,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其次,班级活动是建立班级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班会、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最后,班级文化需要一定的行为规范作为支撑。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明确班级行为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以更好地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二、强化班级团队建设

研究显示,在一个团结、协作的班级团队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班级团队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强化班级团队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还有利于班级整体的发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团队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团建、户外活动、文艺晚会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解,培育团队合作的精神。其次,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这种小组合作机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最后,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学生团队建设培训,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些班级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互信、互助与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土壤。

三、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在中职教育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显著,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背景和需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至关重要。个性化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学习需求,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首先,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需求、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平。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或学习成绩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度沟通,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估结果,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方案,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和难度的学习任务,以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实现发展和提升。例如,对于理科方面擅长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更深入的学习内容和研究机会;对于文科方面擅长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创作和表达的机会。最后,个性化学习支持还包括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如图书、学习网站和教育软件等。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加强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和合作的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以打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在中职教育中,加强家校合作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策略。有效的家校合作不仅能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还能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从而共同制定教育方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中职班级管理中,首先,学校应开拓多种沟通渠道,与家长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给家长提供了解学校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学生表现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从而更好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合作。其次,学校还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如开放日、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最后,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的在线平台或社交群,通过这样的平台,及时发布学校通知、教育资源和学生表现等信息,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校的教学动态。这样的家校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班级管理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行为管理和家校合作等。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策略,提升中职班级管理的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贺立燕.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班级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J].职业,2021,(12):54-55.

[2]何佳.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中职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5):89-90.

[3]刘德阳.“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中职班级管理模式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6):268.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