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项目化学习,推进整本书阅读
作者: 吴丹丹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作为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并对其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教学要求,这对改变整本书阅读的无序、低效状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项目化学习以主题式、类群化的知识体系为背景,通过创设真实可感的情境,借助具有驱动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落实整本书阅读的重要理念。本文以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整本书阅读为例,探究项目化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以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质量。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 整本书阅读 《水浒传》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强调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项目任务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系统、完整地阅读一本书,这种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入地了解一本书的内容、结构和主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整体认知能力。教师可以将整本书阅读与项目化学习相结合,通过设计与整本书内容相关的项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以《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为例,探究教师如何将项目化学习运用到整本书阅读中,设计一些与书中情节和人物相关的项目,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把握整体定位,提炼核心知识
掌握和运用必备的语文知识,是学好语文课程、形成语文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师不仅要把握整本书阅读的整体定位,从宏观视角对接“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定位,还要从整本书的体裁、情节、人物等角度入手,提炼核心知识,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思维的进阶。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一个典型的古典名著单元,编者所设置的人文主题是:“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设置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景阳冈》选自《水浒传》,基于此,在教学完课文以后,教师可以以课文为基础,延伸到《水浒传》的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运用到整本书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核心知识是指书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内容,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项目化学习任务,通过明确的项目任务,引领学生把握整本书的重要内容、故事情节、关键人物,提炼核心知识。在《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以提炼出以下几个方面核心知识:第一,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学生要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第二,情节结构与故事发展。学生要把握主要情节的起因、发展和结局,以及各个情节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第三,主题思想与社会背景。《水浒传》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分析书中的主题思想和社会背景,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所传达的价值观。通过核心知识的提炼,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水浒传》的内容,提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设计驱动性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驱动性问题是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关键。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师要设计驱动性问题,通过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和关联性的驱动性问题进行导读,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驱动性问题不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提问,而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在《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中,基于对核心知识的提炼,教师可以围绕《水浒传》的主题设计驱动性问题,如“《水浒传》中的忠义观是如何体现的?”“《水浒传》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等;可以针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设计问题,如“林冲的悲剧命运是如何形成的?”“宋江的领导才能体现在哪些方面?”等;还可以就作品中的关键情节设计问题,如“‘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在全书中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晁盖的死成为梁山发展的转折点?”等。这些紧扣核心知识的驱动性问题,不仅能促使学生聚焦人物的言行细节,深入思考故事的情节,体会人物形象,还能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同时回应了单元语文要素,将整本书阅读推向了读细、读精、读深的境界之中。
三、设计情境任务,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在真实且富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通过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这一理论为情境任务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历史背景,设计具有多样化的情境任务,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内涵,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中,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情节复述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复述《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从宏观角度把握《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框架,选择自己要复述的情节,绘制情节发展导图,组织语言,将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及相关人物展现出来。这种情境任务不仅能让学生深入阅读整本书的内容,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情景剧表演的任务,让学生分小组合作,选择故事情节,编排并表演情景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水浒传》的内容,编写剧本,准备相关的服装和道具,进行排练,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这种具有创意性与趣味性的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展示阅读成果,搭建交流平台
展示阅读成果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检验,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重要途径。通过展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交流心得体会,深化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展示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锻炼表达能力的平台,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在《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从静态成果和动态成果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阅读成果展示。首先,以陈列和介绍的方式展现静态成果,结合“梁山英雄大会”的情景,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绘制的情节图进行展示。其次,以汇报展演的方式呈现动态成果。比如,可以开展“英雄知识知多少”的竞赛,考查学生阅读的细致程度;可以举办英雄故事会,考查学生对情节的了解程度,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开展“英雄故事剧”表演活动,展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内在理解,深化学生的阅读。作为项目化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示不仅是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和总结,更是借助审视和反思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总之,项目化学习下的整本书阅读是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将阅读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有机关联,借助项目化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升整本书阅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郏德玉.“一本四环”: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新模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12-13.
[2]黎春娟.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2,(3):51-5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