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式”写作在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 徐晓君摘 要:在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写作知识的讲解,忽略对写作过程的指导。学生忽视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与感受,缺少真实的写作对象与目的,导致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走进“死胡同”——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学生连最基本的书面表达都很费劲,更谈不上写作的能力、素养。对此,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写作,重点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从“写什么”“怎么写”两个方面入手,教会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搭建写作支架,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素养。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学写游记”为例,对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体验式”写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验式”写作 农村初中 写作教学实践
语文作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及思维、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写作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主阵地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写作教学被纳入“表达与交流”板块之中,在凸显写作教学的交际性和实践性的同时,更加全面地渗入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把写作教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写作教学有着特殊性,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也正因为如此,写作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与痛点。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能对写作教学予以充分的重视。特别是在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写作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写作过程的有效指导;学生因为忽视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与感受,写作时缺少真实的写作对象与目的,无从下笔。“纸上谈兵”式的“教”与“纸上用兵”式的“写”,扼杀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体验式”写作的可行性研究
新课程标准对“语言运用”做出了一些解释,即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的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及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满深厚感情。“语言运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统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写作体系具有浓厚的社会生活色彩,注重通过情境化写作任务的设计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换句话说,统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写作体系更加注重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和体验中学习如何写作。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基于具体的情境任务,展开具有真情实感的教学。由此可见,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写作教学中教师最应该关注的部分。
三、“体验式”写作的内涵
(一)概念解读
“体验式”写作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它立足当下真实生活,以具体可行的任务为驱动,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通过真实的体验获得并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它通过任务的驱动,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支架,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从而实现在实践运用中培养、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的目的。
(二)理论基础
教育部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主编温儒敏认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应该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杭州师范大学申宣成教授也多次强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产生于“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体验式”写作包含真实的语文情境、典型的实践活动,过程真实可感;又因为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能获得表达的快乐,促使学生感受写作、认识写作、学会写作。
四、“体验式”写作在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笔者以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为例,对“体验式”写作在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研究。
这个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学写游记”,要求学生在学习游记的基础上,能够写清楚游览地点的景物特点,引起人们的游览兴趣。单元编排的四篇课文是观察角度、文章内容、写作技法各具特色的游记。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游记的要素、内容、写作基本方法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笔者将一班和二班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体验式”写作方法进行教学。
在一班的教学中,笔者结合课本的写作训练,通过复盘文本内容,把游记的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游记写作相关的知识都跟学生讲清楚了。从理论层面上说,学生已经具备写游记的基本知识,应该可以写好游记。然而,在写作实践中笔者却发现,学生虽然有了游记写作知识,却不具备写游记的能力,学生的写作要么“复制粘贴”范文,要么“东拼西凑”,学习效果不佳。
在二班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体验式”写作方法进行教学。笔者在课堂上精心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具体的情境去获得体验,让学生“云端旅行”。通过对单元文本的系统学习,二班的学生对于游记写作的基本知识也有了清楚的认识。笔者创设了具体的情境、布置了具体的任务,把游记写作的知识巧妙融入情境教学。根据学生的意愿,笔者以“游览颐和园”为情境,为了突出写作的个性化特点,笔者首先要求学生根据颐和园游览图,自主设计一条最佳游览路线,标好景点的位置,厘清游记的第一要素“所至”。接着,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重点游览的景点,初步拟定写作提纲。随后,学生根据写作提纲确定观察角度,并在相关景点的图片、视频和文字介绍的基础上,对重点景物的风貌进行了解、观察,获得较为真实的体验,也就是厘清第二要素“所见”。最后,笔者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根据自己的体验,融入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写好“所感”。
“体验式”写作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通过具体的任务驱动,在积累素材的同时学会搭建写作的基本支架,解决“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问题。从学生上交的作文也可以看出,不同个性的学生设计的路线不同,内容上既避免了千篇一律,也相对“有料”。虽然在写作技法上还有些欠缺,但总体来说,像一篇游记了。“体验式”写作,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较为顺畅地完成写作任务,帮助学生克服了对写作的“畏难”心理。
此外,把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参与实践活动,促使学生通过任务驱动积累写作素材、搭建写作支架,是“体验式”写作的另一种方式。
当然,“体验式”写作不局限于形式,根据不同的写作方式,学生的写作体验也能多样化。“体验式”写作在“学写游记”写作训练中,从创设真实、具体的写作情境和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入手,通过不同的“体验”方式,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扫清部分障碍。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在积累素材的同时,搭建写作支架,从而较为顺畅地完成写作训练。由此可见,“体验式”写作在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确实能教会学生大致写好不同类型的文章,起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素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宦振宇.统编版中学语文教科书写作内容审视[J].全球教育展望,2023,52(2):53-66.
[2]荣维东,曾杨丽娜.“新课标”背景下写作教学怎么教[J].语文教学通讯,2022(21):25-28.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万龙山乡华云学校)
本文系2022年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过程写作法’在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PXYW2022-2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