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作者: 余艳红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将混合式教学融入课堂的各个环节,这样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一方面能深化数学知识的渗透,使数学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数学课堂运用混合式教学的意义以及具体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课堂 混合式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教学。在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目光放到混合式教学上。混合式教学既保留了线下教学的特点,又融入了线上教学的优势,降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现状,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是按部就班地向学生“灌输”教材内容,没有及时引入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在讲到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或概念的时候,有些教师没有采用信息技术工具,只是通过口述或挂图的方式进行讲解,导致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有些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分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试卷考什么就重点讲什么,对很少考的内容则直接忽略,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有些教师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管学生的学习习惯,布置完作业后不及时检查,导致学生认为作业可做可不做;有些教师在教学新知识后,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导致新知识与旧知识无法进行高质量衔接,很快就被学生遗忘。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混合式教学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将学生放到课堂的中心,给学生带来更多新奇的感受,能让学生直观、生动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数学技能,实现个性化的发展;能拓展“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保障学生的持续学习,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能让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资源,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改善学习体验,确保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有所收获,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三、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混合式教学的策略

(一)借助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微课辅助教学的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灵活多样的特点,只要学生身边有智能设备,就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微课应用到课前预习中,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录制微课,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以及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自主预习教材内容;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利用微课为学生呈现一些生活案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可以设计专门的微课,对某一重要知识点或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可以将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简单化,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创设直观的情境,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就借助多媒体工具,运用图片和视频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宏伟的建筑、漂亮的服饰、精巧的手工艺品等,引导学生认识、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感受轴对称知识的实用性。再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相交、相切、相离,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整合优质资源,扩充课堂教学容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注重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精确地传达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教”与“学”脱节,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让更多的优质网络资源走进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比如,数学史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数学史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学科发展的曲折历程。再如,勾股定理是学生初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勾股定理的概述图,向学生介绍在我国的周朝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另外,教师还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寻找其他学科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优化课堂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是实施“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大量的数学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练习题的质量并不高,还容易出现超纲题、重复题,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此,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线上和线下并行的方式布置练习,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可以设计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数学练习题,如口算题、计算题、应用题、纠错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才能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改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可以给学生提供数学练习软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做题完毕后直接在线提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构建服务渠道,加强师生的有效互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想畅通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就要走创新发展之路,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使学生学得主动而扎实,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比如,可以创立班级数学微信公众号,引导学生和家长订阅公众号,使其成为沟通家校和服务学生的重要载体;可以利用公众号的投票功能,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教学方式,给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方便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络,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利用公众号的评论功能,与教师进行互动,使教学落实在行动上;可以创建“网络数学家园”平台,将教学使用的电子课件、微课视频、优秀案例、校本教材等进行上传,实现书本知识影像化,体现出数学知识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在学生的初中阶段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应重视课堂评价,创新课堂评价,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根据学生的学情实施针对性评价,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应学习前沿的教育理念,加强对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将现代化教学工具运用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9):44-46.

[2]沈华.基于混合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30):153-156.

[3]于殿义.初中数学构建混合互动教学模式的经验汇总[J].考试周刊,2021,(29):87-88.

[4]丁艳娥.初中数学引入混合教学模式的路径探究[J].读写算,2019,(24):146.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