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作者: 万悦

摘   要:在小学阶段,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打牢英语基础,提高英语应用水平,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进行英语教学的革新,以生动有趣的综合教学模式,建构具有吸引力的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英语教学应当与时代的发展接轨,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保持英语学习热情,积极展现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实践技能   核心素养

一、小学英语教学的转变

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革新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能够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在生动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进行新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启发学生的英语智慧,让学生将内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外在的实践技能,帮助学生实现“学有所想,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学习目标。

(一)从传统向创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牢牢“抓住”学生,详细地进行英语知识讲解,让学生在反复记忆和背诵中理解英语这门语言。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很难灵活地使用语言,缺乏语言创新动力。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学习现状,从传统教学方式向新型教学方式转变,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培育乐于探索的精神,产生内在的学习期待。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语言学习的创新,探索更科学的知识结构,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二)从单一向多元转变

教师的英语教学应当符合学生的学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合作,关心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难处,借助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英语实践经验,从而让他们灵活进行日常的英语表达,乐于在英语学习中进行再创造。为此,教师要从单一的教学向多元的教学转变,整合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应用英语技能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感,感受英语这门语言的魅力。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当以情感为切入点,敲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心门”,让学生在积极的互动及合作中感受英语学科的与众不同,鼓励学生进行英语实践创新,让学生在情境感知及文化探索中,对英语学习产生深刻感悟,进而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英语语言运用。

(三)从生硬向生动转变

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当构建具有人文主义性质的课堂,避免生硬的语言技能传授,注重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鼓励学生灵活应对英语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创建生动的教学环境,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基本任务,让学生走进英语学习的广阔空间,产生持续探索的动力。教师还应努力改变学生“不爱说、不爱学”的现象,消除学生内心对英语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以生活实践为跳板,开阔英语视野,点燃求知激情。同时,教师要主动对学生的英语技能做出评价,鼓励学生去倾听,去思考,去感悟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及学习激情,有效延伸和拓展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合理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索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用心去听,用心去看,领悟英语学习的本质。

(一)以游戏为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及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学生心灵深处的融合点,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以游戏为开端,帮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集中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My classroom”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去观察教室里有些什么,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接着,教师可以促使学生在竞答中巩固语言基础,提高记忆能力、描述能力及互动表达能力,产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索欲望。

(二)借助生活情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综合发展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积极进行语言表达。“生活即教育,”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学生将生活与学习相融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My schoolbag”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情境,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语言运用环境,并让他们思考书包中的物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自主感知、语言整合和语言输出的过程,在活学活用中提高了英语综合素养。

(三)关注文化差异,学会互动感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学习感悟。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注重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以教学目标为主线,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反馈,导致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浅层,甚至陷入“中式英语”的思维方式中。对此,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关注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例如,在教学“My home”时,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的形式,展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让学生深入探索自己的生活环境,介绍自己的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英语课堂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教师应与学生积极进行交流,深入进行文化引导,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和民族自豪感,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保持语言的持续输出,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四)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听说技能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构建生动的课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教师应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英语表达欲望。接着,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语言实践进行有效引导,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语言表达,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例如,在教学“At the farm”时,笔者在课堂中拿出自己制作的蔬菜包,并向学生提问:“What are these?”随后,笔者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身的进步方向,弥补学习中的不足。有的学生回答:“These are carrots. ”有的学生补充道:“Rabbits like eating carrots.”这种分层教学方式能够筑牢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语言联想能力,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及已有知识进行综合性反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创新英语教学方式,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壮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中),2011(3):17.

[2]王虹.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特殊性[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8(3):117-120.◆(作者单位:江西省共青城市第二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