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批改系统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

作者: 李梦青

摘   要:“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师要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离不开作业的布置。而批改作业,特别是文字类作业,对教师来说是一项繁复的工作。因此,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与作业批改非常有必要。本文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出发,探究了智能批改系统在“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为教师创新作业批改形式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智能批改系统   应用文写作   课程教学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全国各类高校都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应用文写作内容丰富,包含事务文书、公务文书、法律文书、经济文书等多种文书种类,涉及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学生想要完全掌握每一种文书的写作绝非易事。《教育信息化2.0》指出,加快面向现代高校网络智能学习体系建设,适应5G网络技术发展,服务全覆盖的智能学习新要求,以增强传输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为重点,推动信息手段和技术手段深度参与教育教学全环节,带动教育发展走向新的高度。目前,“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特别是智能化教学方面始终是“纸上革命”多于实际变化,没有落到实处。

综观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和“学”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查阅资料、设计教学环节、认真备课,在课堂讲授时也是倾其所有,但学生犯的错误却五花八门,能准确完成一种文体写作的学生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上课时似乎听懂了教师传授的知识,但自己动笔开始写作的时候又非常迷茫,难以兼顾文体的格式、写作目的、写作意义、写作背景及写作素材。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本文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出发,探究了智能批改系统在“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智能批改系统概述

智能批改系统是一种教育智能系统,能为作业布置、作业批改、考试批改等提供数据统计和分析。计算机系统有别于人工的主观性,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最早的智能批改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发的写作自动评价系统,20世纪90年代,该系统正式投入实际应用。我国对智能批改系统的研究集中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ASDL、AESML和AESS三个系统上,主要探究如何将智能批改系统和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有机融合。

国内常见的智能批改系统有RealSkill、IN课堂和爱作业。RealSkill是一款基于口语和写作批改的人工智能产品,该产品是由新东方和科大讯飞共同研发的,主要服务于出国留学的口语和写作批改。IN课堂是由中国语言研发中心开发的,该系统利用可以扩展的储备内容库来分析和解读学生作文的规则和意义,将学生需要重点注意的语言、结构、素材、主题等进行突出展示。此外,IN课堂还能分辨中英文,注意到学生的作文是否符合文体要求。爱作业是一款常见的中小学辅助教学产品,它利用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实现文字的扫描和识别功能,用户可以利用拍照功能或选择相册照片上传作业图片,系统将在几秒钟之内快速出示批改结果。

人工智能批改系统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我国学界和业界关于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的研究和应用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离不开国内对该领域的一系列研究和探索。大学写作教学是该类研究和系统受益最明显的学科,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覆盖教师端、学生端、管理端,学校可以通过管理端管理教师、课程、学生、教学任务等,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系统完成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的互动。和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不同,将人工智能批改系统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学生能及时接收到教师提供的教学信息,完成预习、复习;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线上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智能批改系统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优势

(一)提高教师批改作文的效率

应用文写作体系宏大,不同文种、不同文体的格式和遣词造句差异较大,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混淆文种、格式错误、用语杂乱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教师要在批改作业时予以纠错。但是写作的复杂性和文字作业批改的高强度会降低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率,从而影响写作教学的质量。在线智能批改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作文批改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不只要检查学生的遣词造句是否正确,还要注意文章的材料是否和主题契合,以及文种、格式是否运用恰当等问题,但很多时候,教师无法兼顾这些问题。智能批改系统算法精准,在提高作文批改效率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师批改作文的正确率

批改应用文写作的主、客观作业,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的重要方法。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批改作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能通过批改作业,精准定位学生的错误,并予以纠正。只有通过多次写作实践锻炼,加之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完全领会写作的真谛。在应用智能批改系统批改作业时,教师可以自主设置批改的标准,将标准进行编程录入和程序化,快速精确地定位学生的错误并着重标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分析易错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并再次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巩固易错知识点,使得教学环节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智能批改系统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一)全面助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施

应用文写作教学包含三个环节,即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智能批改系统将全程参与并推进三个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笔者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翻转课堂和BOPPPS教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深化学习、课后拓展学习三个部分,强调学生的参与式互动与反馈,便于教师发现教学盲点,提升教学效率。

以“请示”为例,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笔者通过系统给学生推送任务单,让学生观看相关微课,并完成测试题,分析案例,指出其中“请示”类文体写作或运用的错误,让学生对知识点有初步的了解。在课中,通过系统出示四个不同的写作情境,分组布置不同情境的请示练习,从而检验学生的课前自学效果。在参与式学习环节,利用答题积分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熟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错误类型,规避常见的写作错误,如日期姓名没写全、没有遵循一文一事的要求、发文对象为个人等。在课后,反复演练,利用批改助手批改前测、后测两次写作练习,并呈现两次写作成绩对比分析图,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实现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格式和写作要领。对此,教师就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仅要让学生写出正确、规范的应用文,还要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和意识,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智能批改系统能全面助推应用文写作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格式、运用场景等,还能让学生从情感认知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四、智能批改系统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智能批改系统的构建

智能批改系统运用了分层结构设计,共分为Web服务层、数据库服务层及客户端浏览器层三个层次,按功能区划分可分为三个子系统,即管理系统、教师系统以及学生系统。管理系统拥有最高权限,课程的综合管理、教师的系统管理、学生的系统管理都能在管理系统中进行操作和实现。系统管理员在该系统中有以下权限:下发学生账号和教师账号;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添加、移除、修改学生和教师的账户信息;设置学科专业信息。管理系统能打通“专业—学生—教师”之间的通道,建立管理数据库,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信息依据。

教师系统具备的功能模块有题库管理、作业管理及作业统计等,运用该模块可以快速创建题库、管理题库、发布作业、管理作业。根据教学进度,教师可以从题库中选取考试或测试题目,下发作业任务,并规定作业完成的时限。提交后,批改系统将进行自动批改,并将生成的批改结果提供给教师参考查阅。

学生系统具备的功能模块有查看作业、提交作业、查看成绩等,学生登录后能非常便捷地在Web端完成线上作业,并查看作业完成及批改情况。学生还可以在系统作业模块里查看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完成提交后,系统会自动保存当前状态并交卷。学生可以在查看成绩模块里查询作业批改结果。

(二)作业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批改系统的核心是作业管理模块。在该模块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或考试需求发布选择题和写作题,并实现批改和评分功能。应用文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可以通过选择题进行考查。在作业管理模块中,教师可以自行选择自动出题和手动出题两种形式。如果教师选择手动出题,那么只需要进入题库勾选相关题目,最后点击发布。如果教师选择自动出题,在设定好题目的数量后,系统会自动发布作业。在出题时,系统默认考试满分为100分,每道题的分值则根据出题的数量自动进行核算,学生提交试卷就可以在查看成绩模块里查看自己本次作业的批改结果。

对应用文的考查主要以写作题的形式出现。智能批改系统主要基于 SpringBoot框架,用JAVA语言编写,利用MYSQL存取系统所需数据,以SpringBoot中MultipartFile 的特性来接收和处理上传的文件。假设将写作成绩分为A、B、C、D四档,以“批复”这一文种为例,将打分公式设定为“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引语+正文批复内容+正文结语+落款”这6个指标,6个指标全部符合则为A档,4~5个符合为B 档,2~3个符合为C档,0~1个符合为D档。学生可在Web端在线打开文档进行操作,并保存操作痕迹。

五、结语

总之,智能批改系统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应用智能批改系统,能有效规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不利影响,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践行信息化教学的路径,与时代同频共振,将智能批改系统应用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刚需。当然,智能批改系统也有其不足之处,如不能准确识别文字的感情意义、批改过于机械化、对理解文章的逻辑思想和谋篇布局效果不佳。这些问题对智能批改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不论是理论层面还是操作维度都有待优化。教师和学生需要辩证、科学地对待智能批改系统,不过分依赖,也不极端怀疑,保持清醒,如此才能使智能批改系统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应奎.计算机辅助教学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刘舒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线智能批改系统研究与实现[J].数字通信世界,2021(10):244-246.

[3]贾硕. 智能批改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4]梁贺君. 支持智能批改的作业在线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复旦大学,2008.

[5]乔敏. 基于web的制图习题智能批改系统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07.

[6]房柔谕.互联网时代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创新路径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1(2):38-40,74.◆(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