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个性化学习插上翅膀

作者: 尚俊杰

当前,人工智能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个领域的发展样态。教育领域亦不例外,人工智能正在对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概括起来,人工智能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学习个性化、教学智能化、评价多元化、管理科学化、资源公平化五个方面。

学习个性化方面,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满足每名学生独特的学习需求;教学智能化方面,智能技术辅助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评价多元化方面,人工智能评价手段有助于打破单一的评价体系,引入多维度、过程性、即时性的评价,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管理科学化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驱动决策,提高教育管理的精准性和效率;资源公平化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比较以上五个方面的价值,我们认为学习个性化最重要,因为教育领域一直有个大规模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梦想。爱因斯坦曾经讲过不能强迫鱼去爬树,布鲁姆曾经做实验证明个性化学习效果更好,教师要实现个性化学习,就要仔细分析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个性化指导和帮助。然而,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面对多名学生,教师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个性化指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疑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插上了翅膀。首先,人工智能可以自动诊断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时间仔细甄别每名学生的每个问题,人工智能则可以快速分析学生的大量行为数据,甚至通过分析学生的表情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智能学习平台给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并推荐适合他们的学习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可以采用苏格拉底教学法,通过对话教学精心指导每名学生学习,在必要时给予学生情感支持。

著名学者梅耶讲过,如果希望提升练习成效,学生每做完一道应用题就应该请老师帮忙分析和反馈各个解题步骤。然而,现有师资达不到这种程度,我们目前不可能给每名学生配备一名可以时刻给予其个性化指导的教师,但不远的将来,如果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取得进一步突破,我们就可能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24小时在线的超级教师,随时随地反馈和指导其学习情况。这样既能落实个性化学习,又能促进教育公平。

当然,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便利时,我们不应忽视其潜在的伦理风险与挑战。首先,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首要问题,学习者的个人信息与学习数据需要严格保护,防止泄露或被滥用;其次,教育者应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决策过程公开透明,避免“黑箱”操作导致的信任危机;再次,虽然人工智能能助力个性化学习,但人类过度依赖技术可能会带来伦理问题和学术规范问题,比如学生用人工智能工具写作业等。因此,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同时,我们应坚守教育初心与使命,确保智能技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推动教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