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工具是教师备课的助手

作者: 刘艳兰

人工智能工具是教师备课的助手0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借助不同的AI工具获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生成教学PPT和制订多元评价标准,能够减轻备课压力,提高备课效率。笔者以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制作数字相册》一课为例,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师备课中的应用。

一、获取教学资源

《制作数字相册》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相册的特点及素材类型,通过修改模板制作数字相册,掌握数字相册的制作过程与方法等,认识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

教学这一课,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工具获取。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文心一格、通义万相、CanvaAI等图像生成AI工具定向生成需要的图片;使用网易天音、Suno AI等音乐创作平台创作与教学主题相关的音乐;使用智谱清影、Sora、腾讯智影、闪剪等视频类AI工具生成与备课内容相关的视频、数字人等。

教师利用“闪剪”人工智能平台制作代表自己形象的数字人,不仅可以节省拍摄视频的时间,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制视频内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操作流程很简单,教师只需向“闪剪”平台的“定制数字人”界面提供规定格式的30秒口播视频,录制同意使用协议的说明,便可定制数字人形象,最后输入相应的文字信息,平台便可将文字信息转化为视频资料。

使用教学图片时,为了避免肖像权纠纷,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平台生成画像,如在“智谱清言”人工智能平台输入关于画像的要求“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在教室里扫地”,平台就可以即刻生成相应图片。教师可以不断训练平台,使之按要求修改图片,直到满意为止。

二、优化教学设计

备课前,教师在“豆包”人工智能平台输入个性化需求“你是一名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教学主要内容是‘利用剪映软件制作相册’,在现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请融入人工智能元素,设计更加有趣的教学活动”,同时上传提前撰写的教学设计,平台即刻生成格式规范、流程清晰、环节齐全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教师如果对生成的教学设计不满意,可以与人工智能平台深度对话,优化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人工智能平台对话时一定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便平台准确理解修改意图。例如,基于凸显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的需求,教师向平台提出要求“在该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平台就会拟订包括以下信息的详细方案:一是优化教学流程,如压缩知识新授环节、录制微课辅助等;二是调整任务设置,为学生提供分层任务清单,包括长期任务和短期任务等;三是用好课余时间和线上平台,如课余时间开放机房、搭建线上协助平台等。

平台支持针对电子教材截图提问,帮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入理解和使用教材。以该课第三个环节“选择制作工具和模板”为例。教师在平台输入“老师怎样设计该教学环节,才会提高学习效率”,平台即刻围绕课前准备、课堂互动、课后巩固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可以从布置预习任务入手,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增加知识储备,以便在课堂上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从增强课堂互动性入手,以开展小组竞赛、录制软件演示视频供学生反复学习、制作对比分析表格、实时反馈与指导等形式加强互动;还可以从布置软件体验等方面的课后作业入手,引导学生巩固复习、拓展学习。

三、生成教学PPT

教学设计完成后,如果需要制作教学PPT,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自动生成。例如,教师在讯飞智文、Gamma、MindShow、ai ppt制作工具等平台输入教学设计,这些平台就能生成不同风格和模板的教学PPT。生成的PPT可以修改,也可以插入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源,以便增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

以免费的“ai ppt制作工具”为例。在LivePPT界面选择“已有文本生成”,将从“豆包”平台上生成的个性化人工智能教案复制到对话框中,即可生成PPT大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调整大纲的框架内容和细节,并选择与教学主题适配的模板,进而生成教学PPT。

下载PPT后,教师可以通过插入个性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进一步丰富PPT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教学实际需求。

四、制订多元评价标准

《制作数字相册》的学习效果可以从课堂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制订评价标准。例如,教师可以在生成个性化教案的界面输入以下内容,要求平台生成评价量表:“针对上面这节课,设计评估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表,评价指标包括课堂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四个方面,具有操作性、科学性,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

如果平台生成的“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存在单项评价指标分值为10分及以上、评价等级分值为0分、表现描述不够简洁等问题,教师可以继续对其进行训练:“单项指标的分值改为个位数,评价等级分值不设置0分,表现描述更加简洁。”经过训练,平台生成表1。

人工智能技术虽然为教师备课带来诸多便利,但是我们需要明确,在备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而不是人工智能工具。人工智能提供的教学方案只是“草案”,教师需要对“草案”进行修改与完善,使之成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实用性的教学方案。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阳区墨水湖小学)

文字编辑  罗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