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程标准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
作者: 彬彬 王昕瑶
2022年版课程标准(简称“新课程标准”)继续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作为课程实施五条建议之一。与2011年版课程标准相比,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诸多改革与发展要求。理解这些要求,把握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有利于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
重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视角,深度释放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新课程标准提出“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为教与学提供支撑”“课程资源在使用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典型教学资源”等方向性要求和建议。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促进课程资源育人价值的深度释放,使课程资源既有“知识味”又有“教育性”,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视角。如,数学核心素养包括“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三个方面都指向现实世界,要求数学学习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可见,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与现实世界深层次关联的课程资源来支持。因此,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现实资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内容建立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建构数学语言,培养数学眼光,发展数学思维。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要聚焦育人目标,从社会生活资源和学生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以丰富课程资源的应用场景,帮助学生实现现实世界、经验世界与新知学习的融合。如此,学生就有机会体验数学家探索发现的过程,感悟数学的人文价值,受到勇于探索、严谨求真等精神品质的熏陶。
拓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维度,树立并践行大课程资源观。新课程标准在继承2011年版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资源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的基础上,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满足教与学的多样化要求”,并从课程资源的类型、开发人员及用途等方面提出“课程资源开发要丰富多样,要注重精品化”等要求。这样的要求体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多维视角。
具体实施中,教师既要注重开发与利用知识传承方面的课程资源,又要注重开发与利用认知提升、思维发展、价值观引领方面的课程资源。具体地说,就是以教材资源、真实情境资源、学生资源、生成资源以及生活资源、文化资源等广泛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认识现实世界并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学科核心概念,优化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提升思维品质。为此,教师首先要掌握教材研究方法,学会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其次要树立学习资源意识,将学生的经验、活动、感受、学习情感等作为课程资源,针对性组织学科实践,开展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学会学习;最后要有效利用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慕课等数字资源,实现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另外,教师要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引用他人成果要标注出处、资源开发者等信息,同时明确自身是课程资源开发主体,享有知识产品收益权利。学校可通过奖励措施支持教师开发既有学科味道又有教育意蕴的原创作品,建立精品课程资源库,促进课程资源精品化。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刘佳
武汉:举办第十届小学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颁奖暨展示活动
10月9日,武汉市第十届小学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颁奖暨展示活动在江汉区红领巾精武学校举行。
武汉市教育局基教处易文强,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汉强,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耿喜玲,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主任陈敏丽,江汉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主任胡红芳,江汉区红领巾精武学校校长戴璐芳,以及市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武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研组成员、武汉市第十届小学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获奖人员、各区小学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等200多名教师参会。暖心活动、优课观摩、颁奖典礼、专家点评等环节为武汉市心理健康教师搭建了相互借鉴及交流的平台,推进了武汉市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
近期,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黄冈师范学院与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第三届(2024)荆楚基础教育论坛,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所立足全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实际,带领各地市(州)教科院加快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本期选登相关教科研活动简况。
第三届(2024)荆楚基础教育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16日,第三届(2024)荆楚基础教育论坛在黄冈师范学院隆重举办。此次论坛由黄冈师范学院与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向军,湖北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湖北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程斯辉,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一凡,黄冈市教育局局长洪程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湖北省教科院基础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所、黄冈市各级教科研机构教研员代表,黄冈市中小学校长、优秀教师代表,以及黄冈师范学院师生代表等共同参与这一教育盛会。
主旨报告中,程斯辉教授以“教育家的人生观”为主题,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路径;王一凡副院长以“聚焦教育问题?深化教联体建设”为主题,立足当前湖北基础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深入分析教联体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黄冈中学校长刘折谷、黄冈师范学院教授李威也分别进行了专题报告,分享了他们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论坛还特设名校长、名师、教研员三个分论坛,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入交流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
论坛闭幕式上,王一凡副院长等领导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发了证书。第三届(2024)荆楚基础教育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我省基础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