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格”练笔提升学生段落写作能力的实践探索
作者: 张迎平【摘 要】 “微格”练笔注重学生的领悟、练写、交流、评价过程,在段落训练中打开高效的写作之窗,让学生在“分格”训练中实现由“入格”到“升格”的成长目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促进学生习作能力跨越发展。
【关键词】 “微格”练笔 段落训练 写作进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学生学习写作不仅能提高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微格”练笔作为一种精细化、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小学习作教学中。
一、积累中“分格”
在段落训练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将教学重心由“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转变为“努力引导学生构建写作思路与框架”,让学生居于写作课堂的主体地位。写作前未雨绸缪,教师应立足于“微格”练笔的要求,做好“格”的划分,引导学生主动积累作文素材,包括体验素材、情感素材等,提高习作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实现思维火花的撞击,使学生迸发更多写作灵感,以实现“天机云锦用在我”的写作意境。
1.分类搜集指向明确。在写作前,分格积累素材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信息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写作效率和文章质量。首先,要确定写作的主题或领域,然后根据主题进行分类。例如,如果正在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可以将素材分为环境问题的类型、环保措施、环保成功案例等不同的类别,利用电子表格、文档或专门的素材管理软件等工具整理和存储素材。在搜集素材时,教师应为每个主题创建一个独立的文件夹,将相关的素材归纳其中。有效地分格积累素材,可以提高写作效率和文章质量。
明确学生搜集材料的指向,让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有目标与行动方向,可以高效地提高其写作质量。
2.分解细化指导到位。“微格”练笔通过分解写作过程、细化指导内容,将复杂的写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并针对每个小目标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逐步掌握写作技巧的同时,提升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如,将段落写作的目标细化为构思、起草、修改和润色四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方法,确保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在构思阶段,引导学生确定主题、列出要点、构建框架;在起草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导他们如何选择合适的词汇、运用恰当的句式;在修改阶段,教会学生如何检查语法错误、优化句子结构;在润色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指导他们如何使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分解细化指导,为写同类型文章及其他类型文章奠定了写作基础并积累了写作素材。同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写作能力,进一步实现了“分格”积累目标。
二、训练中“入格”
从小学生的写作特点可知,他们的写作规律有迹可循,可通过加强“入格”训练完成。因此,在每次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可针对每位学生提出“微格”练笔要求,引导学生从“模仿”写作开始,探索写作规律,一步步掌握写作的技巧与方法,为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实现量的积累打下基础。
1.模仿优秀范文“入格”。就语文教材而言,入选的文章必然神形兼备,为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教师需要依托教材对学生进行独到的写作训练,落实“入格”训练。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教师分析其中典型段落的内容,总结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荷花插图,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荷花的外形、颜色、姿态等,通过模仿写作,学以致用,仿照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植物或景物。教学三年级上册的《秋天的雨》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字“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让学生尝试理解作者为何将“秋天的雨”比作“一把钥匙”,以及这样的比喻中蕴含的联想和想象。在学生对原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他们仿照这段文字的风格和技巧,写一写其他季节的雨。例如,描述春雨如何带来生机,夏雨如何带来清凉或者冬雨如何带来宁静等。通过这样的段落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来描绘事物,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这种训练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通过对优秀范文的模仿,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写作材料,掌握更多写作技巧,实现了“入格”的段落写作训练。经过不断的仿写实践,学生逐步进入稳扎稳打的写作过程。
2.依托体验活动“入格”。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源源不断的素材。教师要合理规划写作课堂时间分配,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指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并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写作习惯。通过一次次的细致观察,以及“微格”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水平。例如,在举行掰手腕比赛时,前排的学生能更好地观察比赛的细节,后排的学生则可以更好地观察班级同学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反应。鉴于此,教师可录制视频,再将全班学生参与和观看比赛的画面投放在多媒体设备上,帮助每位学生了解比赛的细节及同学的反应。这一过程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从点到面的写作要求。这种“微格”指导,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境界中完成写作。长此以往,学生能更好地提升写作能力。

三、评改中“升格”
在小学阶段,完成作文评价不仅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习作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评价学生习作时,不能只关注文章的内容,也应将重心放在写作的方法、兴趣等方面。学生需要反复阅读自己所写的文章,不断进行调整与优化,如有需要可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改进。在自主调整与相互改进的方式下,学生得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文评价应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动力。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思维,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每一次的作文评价帮助学生实现作文的“升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修改习惯。
1.作文奖项大变身。想让学生写出优美且高质量的作文,激发其写作的欲望和思维十分关键。教师应在批改中重视鼓励与赞扬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勇于突破难点。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通过“微格”指导实现对作文的评价,引导学生每天前进一小步,最终实现“升格”。
例如,教师给学生布置写假期旅游的所见所想,设立“超级想象奖”。在评价完毕后,教师通过课件将优秀作文及优美语句展示出来,与学生一同欣赏。如遇特殊节日,当大多数学生利用节日名称拟写作文题目时,教师可对学生的作文题目进行指导,设置“精彩文题奖”,激发学生拟题的热情,鼓励其拟出具有感染力且内涵丰富的作文题目。此外,教师还可以设定“细节大师奖”“语言睿智奖”等多种奖励,提升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评价方式多元化。多元化的作文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可以由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作文,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对方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孩子的作文评价,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写作情况,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进行评价和互动,让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取他人的建议和指导,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广泛地了解其他人的写作水平和风格。
积累中“分格”,训练中“入格”,评改中“升格”,在“微格”练笔提升学生段落写作能力的实践探索中,学生的段落写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他们不仅在写作技巧上有了进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微格”练笔,作为一种创新的习作教学方法,将继续在提升学生段落写作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微格’练笔助力乡村小学生习作起步的实践研究”(B-b/2020/02/12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微格’练笔助推小学生习作能力进阶的实践研究”(D/2021/02/5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如东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