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高红【摘 要】 大单元整体教学符合语文“学习任务群”情境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是落实“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最佳抓手。为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深入探究语文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教师可从提炼单元大概念、创设大情境、开展关联性活动、搭建大单元评价支架等角度入手,组织教学。
【关键词】 语文课标 大单元 整体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结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大单元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提炼单元大概念,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在语文课标视域下,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单元重难点分析单元教学内容,提炼单元大概念,并以此确定本单元教学的中心目标。这个中心目标应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始终,只有这样,在后续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才能围绕特定学习主题,在此基础上瞄准单元重难点,设计学习任务情境。
该单元围绕“革命先辈”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的都是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事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初步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笔者通过提炼“革命先辈”这个单元概念,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确定如下单元学习目标:阅读故事,感受伟人心系百姓的崇高品质,感受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习表达。

二、创设大情境,呈现单元学习内容
大情境应是学生所思所想、能思能想、应思应想的真实情境,而该情境之下的学习任务群,也应是指向语文学习的系列任务及实践活动。在特定的语文大情境中,教师应以情境串联、单元整合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
在该单元整体框架的设计中,笔者考虑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大情境的关联性,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瞻仰革命先辈,赓续红色血脉”,由此形成单元大情境“游览革命人物纪念馆”,借助三大学习活动展开教学。

三、开展关联性活动,落实单元学习目标
为了帮助学生向深度学习迈进,教师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还需结合学情分析,设计一系列需要学生自主规划和组织的学习内容和资源,以及需要学生自主完成的一系列任务和活动。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不但可以进一步在实际运用中落实单元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摄取知识,发展其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
我们结合当地革命烈士纪念馆资源,深挖学科教材与德育内容的结合点。通过大单元活动,学生人人化身红色朗读者,人人争当红色宣讲员,成立宣讲团,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实践,为游客讲述革命先辈故事。

四、搭建大单元评价支架,进行多元化评价
大单元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零散的知识点转为知识块或知识链,通过整合实现文本的最大价值,有效达成教学训练点的逐步落实,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为了让教师能够有效跟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不足与优势,落实大单元教学中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师需要设计与学习中的具体项目和关键任务紧密结合的过程性评价和单元评价。这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在该单元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根据“红色成长墙”作业设计了过程性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表,从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角度,进行星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反思,实现经验沉淀。※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