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路径分析
作者: 吕娟摘 要:游戏可谓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获得经验、提升能力的重要方法,游戏的作用对幼儿而言是毋庸置疑的。在幼儿园课程改革背景之下,课程游戏化背景也成为教育发展趋势,如何有效推进课程游戏化实施也成为幼儿教师的教学思考要点,更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之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实施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需要结合课程游戏化背景来进一步提升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及合理性,在贯彻游戏精神的同时整合资源、构建良好的户外自主游戏环境,这样才能有效确保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实施,而幼儿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
一、课程游戏化的实质及意义
(一)将游戏权利还给幼儿
传统模式下的幼儿教育中,教师一直都占据课堂中心位置,单向传输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也长时间处在一个较为被动的接受状态,幼儿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兴趣明显被压制,身心无法在幼儿教育中得到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游戏精神的融入,从某些方面而言促使课程回归了幼儿园教育本质,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另外,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也直接决定了幼儿园课程活动实施需要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所以课程游戏化提倡的是将游戏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与进步。
(二)凸显游戏教育价值
长时间以来,幼儿园课程与游戏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此消彼长的,游戏一直被幼师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借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亦或者是作为课程教学的额外补充。可是,在指南等文件出台之后,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不再是课程的附属,此变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诉求,同时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及成长环境,有效提升幼儿园教育实效。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之下,课程与游戏之间不再是冲突与分割的关系,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有助于游戏教育价值的有效发挥,让幼儿也能在游戏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三)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
课程游戏化背景的实施,从某些方面而言也是有效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因为对幼儿而言,只有其感兴趣的活动他们才会主动参与,而游戏相较传统课程教学而言,其对幼儿的吸引力更强,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从而真正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能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实施现状
(一)教学与游戏之间存在认知冲突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之下,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成为幼儿教学实践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在这一环境下,幼儿园究竟还要不要教学也就成为教师教学的新问题。因为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大多较为琐碎、流于表面,与今后系统化学习看似无关,不少教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还呈现出了小学化的趋势,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实施效果自然并不理想,整个教与学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
(二)户外游戏环境脱离幼儿实际生活
游戏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会直接对幼儿的游戏体验及兴趣造成影响。游戏及日常生活均是幼儿直接获得经验的重要学习方式,幼儿的生活过程也可以说是学习过程,所以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在实施时,自然需要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来进行合理设计,从幼儿实际生活中寻求创设环境的灵感,从大自然中为幼儿寻找环境创设素材,这样才能提升户外自主游戏实施效果。可是就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实施情况来看,有些幼儿园过分注重环境创设,即为幼儿打造奢侈的户外游戏环境,忽略了幼儿的实际生活,这反而促使幼儿无所适从,无法保障户外自主游戏实施效果。
(三)存在安全隐患
分析幼儿园户外游戏实施情况即可发现,不少户外游戏活动的游戏空间较大以及游戏环节较多,幼儿运动量大以及肢体活动也较多,很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出现相关安全隐患的因素较多,如幼儿园在这一方面管理不足、户外自主游戏设计不够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到有可能涉及的安全因素。再加上幼儿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足,自然也就有可能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受到损伤,直接影响了户外自主游戏的实施。
三、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实施路径
(一)贯彻游戏精神,保障幼儿权利
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提出,并不是要让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转变成为游戏,反而强调的是游戏精神在幼儿园所有活动中的融入及渗透。为此,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在实施时,一定要贯彻落实游戏精神,让整个户外自主游戏设计更加契合幼儿实际情况、身心发展规律,进而提升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有趣性、生动性,并且让课程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得到拓展,这样就能让幼儿园课程教学目标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得到实现,促进幼儿发展与进步。
除此之外,在户外自主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鼓励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到户外游戏中,真正保障幼儿的游戏权利,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合理设计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将其作为户外自主游戏场地,并且为幼儿提供游戏自主选择权,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获得最大的自由,提升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实施效果。
(二)丰富户外自主游戏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经常被误认为是幼儿“身体的活动”,其实不然,教师可以按照幼儿活动经验、游戏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将游戏划分成运动类、表演类、建构类、探究类、美劳类这五类。教师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可以借由上述五种丰富的户外自主游戏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从而有效确保户外自主游戏的实施。
1. 运动类。这一类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在实施时,主要是以身体运动为主,教师可以结合动作要求的不同将其划分为钻爬类、走跑类、平衡类、跳跃类、投掷类等类型。教师若能借助这些丰富的运动类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就能更好地让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优化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实施。
2. 表演类。这一类型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主要指的是角色扮演类的户外自主游戏,教师可以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一些游戏材料,如地垫、锅碗瓢盆、帐篷等,然后要求幼儿通过想象、表演等方式进行角色扮演,这一类型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 建构类。这一类型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在实施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废旧材料,如纸盒、轮胎、梯子等,然后要求幼儿结合自身意愿,借助搭建、拼插、构造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这样就能让幼儿在建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在有效开阔幼儿视野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4. 探究类。这一类型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毕竟幼儿天生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若能组织这一类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就能有效拓展幼儿的认知,让其学会主动探究与发现世界,从而真正发挥出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实施价值。例如,教师可以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为幼儿组织种植类、养殖类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让其在种植与喂养的探索实践中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帮助学生感受生命生长。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幼儿组织冒险探究游戏,借此锻炼幼儿的体力、技巧以及勇敢的精神品质。
5. 美劳类。在开展这一类型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幼儿组织涂鸦、采摘、装饰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得到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发展。
(三)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自然化的游戏环境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在实施时,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整合教学资源,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及生活经验,为幼儿构建出生活化、自然化的游戏环境,借此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十分喜欢模仿以及游戏,对野外生活、大自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时,可以为幼儿创设出一个生活化、自然化的游戏环境,这对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毕竟生活化、自然化环境中本就蕴含了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例如,幼儿园可以带领幼儿一同春游,通过亲身经历来接触大自然以及生活事件,这样幼儿就能对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园要为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参与提供良好保障。
除此之外,教师在为幼儿创设户外自主游戏环境,抑或是为幼儿提供游戏活动材料时,最好是能够关注其合理性、趣味性、情境性,借此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参与游戏活动的自主性。例如,教师可以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来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这样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积极性自然能够提升,同时也能确保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实施效果。
(四)注重户外自主游戏安全教育,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实施,虽然能够进一步提升课程实施效果,可是不管是任何教育以及成效都需要建立在确保幼儿人身安全这一基础上,这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要点。
为此,幼儿园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时,一定要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幼儿园应先强化对幼儿教师的安全教育,让教师能够增强自身安全意识,真正将安全贯彻于整个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实施过程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安全性。其次,教师还需要强化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及自我防范意识会直接对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实施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为此,教师不仅要做好安全隐患筛查工作,还需要做好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让其充分意识到什么是危险、什么不能做。最后,教师还需要对幼儿家长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让其也能够配合幼儿园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
(五)优化户外自主游戏指导,支持游戏活动实施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实施,能够帮助幼儿在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以及自我发展中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进一步提升课程实施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可是要想将其价值有效发挥,除了要确保幼儿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教师还需要优化对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指导,借此进一步支持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实施。
首先,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给幼儿提供选择的权利以及机会,因为幼儿才是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主体,只有其真正参与才能实现“自主”二字。为此,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之前,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以及意愿,借助有效手段激发其参与热情,并且赋予幼儿一定的游戏活动选择权,让其能够结合自身兴趣点来合理挑选,而且教师在活动期间一定要强化对幼儿的关注,这样才能提升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实施效果。其次,教师还可以鼓励与引导幼儿自主操作,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允许幼儿参与到与游戏环境、操作材料的良好互动中,让其在实操中掌握课程知识、提升发展能力。最后,教师要支持幼儿的自由交往和合作互动,通过幼儿同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来促进幼儿的合作交流,为其打造出一个开放化的交际平台,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幼儿游戏活动交往范围,有效拓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实施空间及范围,这对幼儿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背景之下,如何高效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也成为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要点,更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优化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关键。针对这一点,幼儿园教师最好能够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游戏特点为幼儿开展其感兴趣的户外自主游戏,让其能够主动参与到户外游戏锻炼中,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提高运动技能及各方面素质,而实施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价值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凸显。
参考文献:
[1] 郑皓鑫.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路径探析[J]. 教育观察,2022,11(06):99-101+106.
[2] 刘惠娟. 玩中学学中乐: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路径探析[J]. 名师在线,2022(32):14-16.
[3] 柯晓珊.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的构建与组织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3(09):163-166.
(责任编辑:孙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