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红色文化走进幼儿园的意义与策略

作者: 任晓婷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如今的幼儿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家长的呵护与学校的关注虽然给幼儿们建立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近年来频发的各种青少年不良行为问题,譬如,过分依赖父母、怕吃苦受累、自私自利、浪费资源等不良品行逐渐暴露出来。中华民族发展至今经历了无数苦难才造就了如今安稳的生活,因此在幼儿成长的初级阶段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分析红色文化走进幼儿园的意义,探究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为培养幼儿优秀的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文化;幼儿园;教育意义

红色文化是我国在革命战争年代由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代表我国的革命精神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也是我国一种精神文明的表现。幼儿园教师要重视将红色文化传承给幼儿,并引入各种深刻的红色经典教学资源,拓宽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开发多种适合幼儿学习红色文化的教学方式,逐渐引导幼儿树立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从小在幼儿心中播下爱国的红色种子。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我国的国旗是红色,我国过年过节都喜欢用红色作为节日装饰,如红色的中国结、红色的灯笼、红色的气球、红色的花朵等。在我国,红色是喜庆、吉祥、幸福的颜色,同时也是阳刚、坚强、积极向上、正义的颜色。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红色代表着荣耀和成功,当事业开始成功时,叫“开门红”; 当遇到好运时,叫“走红运”; 金榜题名也被称为“红榜”; 评比先进人物时,会带“大红花”。这些都说明红色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内涵。

红色不仅代表着物质文化,而且富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因为红色凝聚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文化知识结晶,也象征了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先烈的鲜血,是一种正义的颜色,是一种英雄的颜色,是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正能量聚集的成果,是我国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实现民族解放与自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而成的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推进幼儿在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二、红色文化走进幼儿园的意义

(一)传承红色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幼儿的成长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幼儿从小难以感受恶劣环境带来的不安和挫折,因此容易养成娇生惯养、害怕挫折的脆弱性格和自私等各种不良品质,这不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因此从幼儿时期便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能提早树立节约资源、直面挫折、勇于承担、团结爱国等各种优良品质和精神,这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传承红色文化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

红色文化蕴含了许多丰富的知识,其中有中华民族人民抗争苦难的故事,有革命战争年代英雄人物保卫国家的传奇故事,有时代落后背景下先进人物努力抗争而改革文明发展方向的故事,有动荡年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财富。这些宝贵的资源走进幼儿的课程学习中,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和眼界,也能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建立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传承红色文化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全人格

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我国历史革命经历了建立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阶段,这些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付出和牺牲。红军战士乐于助人、遵守纪律、互敬互爱、无私奉献、忠义正直等优秀品德值得幼儿和少年们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品质,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传承红色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红色文化的构成得益于中华民族儿女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如今生活稳定的年代,学习红色文化可以让幼儿体验到我国革命历程中的艰苦奋斗经历,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精神正好可以弥补和修正现如今幼儿们娇生惯养和害怕挫折的缺点,促使幼儿们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三、幼儿园教育和传承红色文化的不足

(一)红色文化传承的理念引入不足

在幼儿日常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对红色文化的理念传承和教育的力度不足。一方面,如今大部分家长小时候物质条件较为匮乏,生活较为拮据,因此这一批家长都希望将最好的物质条件给予自己的孩子,担心孩子吃苦受累,因此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幼儿的成长细节。幼儿经历一点委屈和苦累,家长都会叮嘱教师特别关照和呵护,这样阻碍了红色文化理念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时代发展背景下,幼儿园更注重将工作精力放在拓展幼儿综合能力发展方面,对红色文化的精神教育没有重点实施和开展,对红色文化教育关注不够。

(二)红色文化教学资源未得到深刻挖掘和运用

我国红色文化内容丰富,是幼儿教育资源的宝贵财富,但是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对红色文化的探索和研究还不足。首先,在幼儿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没有结合课程目标延伸运用适合的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忽略了一些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其次,幼儿教师在备课和设计教学方案时,对可以有效培养幼儿优良品质和精神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刻,如开展“三月学雷锋”时,没有有效探寻和利用雷锋乐于助人的故事和歌颂雷锋的歌曲。教师在日常课程中对红色文化的融入不足,导致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传承效果。

(三)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缺乏创新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活泼好动,对世界和生活充满好奇心和向往,这个阶段是培养幼儿品质和精神的最佳阶段,但是一些幼儿园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对红色文化的教育方式缺乏创新,采取的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一般都是采用故事讲解或歌曲演唱的方式开展教学。受限于幼儿园物质条件和本土资源,一些幼儿园很少开展和组织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如户外红色文化知识探索活动以及红色文化遗址和博物馆参观的活动,红色文化传播力度和效率较低。

(四)红色精神文化建设不足

现如今一些幼儿园为了发扬先进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在校园建设和布置方面更多崇尚西方校园的风格设计,校园装饰墙壁上悬挂的也大多是西方著名文学家或艺术家的照片,校园教学设施的建设中,大部分是拓展幼儿思维发展的西式游乐器材,缺乏对红色文化中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呈现和宣扬,整体校风和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彰显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

四、幼儿园教育和传承红色文化的策略

(一)树立红色教育理念,构建红色文化精神文明校园

幼儿园和教师应重视从幼儿入园开始就让其传承和学习我国红色经典文化,将红色文化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角落,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校园。

幼儿园可以从学校的内外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构建红色文化校园,如创立红色文化走廊,在每个班级门前的文化墙上张贴红色文化遗址照片、革命英雄人物照片、红军远征的照片等,通过外部装饰营造红色文化学习环境,不仅能让幼儿意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行为,进而让幼儿逐渐形成积极进取的品质。而且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们用各种手工材料设计和制作班级红色文化装饰墙,以期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层面,要加强红色文化校风建设,从校歌、校训、校园规章制度、校园节日等方面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幼儿牢记历史,长大后传承红色经典文化。

(二)深刻挖掘和运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幼儿阶段是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最佳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要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须深刻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教师要着重分析和研究适合幼儿园阶段学生学习的红色文化资源,高效凸显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水平。

教师在日常安排教育课程与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充分挖掘和融入红色文化。例如,中班幼儿阶段的课程包含了乐于助人的学习内容,目的是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愿意为集体做事,初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萌发爱集体的情感。围绕这一课程目标,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寻一些革命战士做好人好事的影视片段或给幼儿讲解一些红军乐于助人的故事,组织幼儿观看《雷锋》影片,跟幼儿一起阅读《雷锋日记》,让幼儿深入了解雷锋故事,这不仅能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也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幼儿感叹:“原来以前的革命战士叔叔们做了这么多好人好事!”从而逐渐在幼儿心中种下红色品质的种子,并逐渐成长为身心健康的茁壮大树。

(三)创新多种红色文化教育方式

幼儿爱动爱闹,喜欢玩耍,因此教师可以创新和设计多种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将红色文化传输给幼儿。如带领幼儿一起做游戏,组织幼儿演小品,做红色文化手工作品、组织幼儿讲红色文化故事等,通过这些多元化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幼儿了解红色文化,还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增进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感情。

例如,教师编排一个蕴含红色文化的情景剧,在情景剧中设置和模拟战争的残酷环境,幼儿扮演红军,让幼儿亲身经历和感受。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红色文化的游戏,如在户外设计游戏场地,让幼儿体验押运粮车、穿越火线、投掷手榴弹等军事游戏,通过这类游戏,进一步提升幼儿对军人的崇敬和对军事的认知。教师还可以引入和延伸一些科技文化类实验教学视频,跟幼儿一起手工制作红色文化作品,如参照视频制作卫星模型、用纸叠宇宙飞船等。这些多样性的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可以提升教育质量,促使幼儿牢记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好好学习,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四)定期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幼儿园除了每周一组织幼儿升国旗、唱国歌以外,还可以增加国旗下的演讲、爱国宣誓、军体拳演练等活动,这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各项综合能力,还能歌颂我国革命先辈不畏艰难、勇往向前、坚韧不拔等优秀品质,时刻对幼儿的心灵进行革命的洗礼,让幼儿从小就培养爱国情怀,形成健全的人格,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幼儿生活教育中,幼儿园也要重视开展校内外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或亲子活动。在校内,可以经常组织红色文化文艺汇演、组织红色题材舞台剧、红色文化演讲比赛、校园红色文化作品创作活动等。在户外可以安排幼儿参观老革命基地、历史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另外,幼儿园要重视与家长的共同合作,传承中华民族红色文化,为此,幼儿园应经常组织亲子活动,在亲子活动融入浓厚的红色文化,或者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亲子户外实践活动。例如,在国庆节即将到来时,开展红色文化亲子实践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们一起观看红军长征的影片,了解每一段成功背后蕴藏的辛酸故事;一起穿着军装形成队列体验长征跑步活动,感悟革命先烈的漫漫征途;一起参加“六一”红色文化主题系列活动,感受滚烫的旋律,奏响心中对祖国的热爱。通过实践活动让家长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努力培养幼儿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抗压能力。

五、结语

红色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尤为重要,应被划入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初级阶段,红色文化应当从小培养,让幼儿们尽早加入传承中华文化的队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和运用红色文化进行教学,也应努力研究红色文化的可贵之处,创新多种红色文化教学方式,把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幼儿心中,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让幼儿向阳开花,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蒋妙芬. 红色文化走进幼儿园教育的实践初探[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3):168-170.

[2] 尚珊翡. 关于红色文化走进幼儿园的教学探索[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1):169.

[3] 严仲连,何静. 如何让红色文化走进幼儿园[J]. 幼儿教育,2011(Z4):1.

[4] 刘海娟. 让红色文化走进幼儿园的意义和途径浅探[J]. 青海教育,2022(Z2):96.

[5] 刘蕾. 浅谈让本土红色文化走进幼儿园[J]. 智力,2022(15):166-169.

[6] 暨翔. 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创新探索[J]. 新教育,2023(17):96-98.

[7] 付慧,宋延梅. 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3(05):49-50.

(责任编辑:孙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