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对策分析

作者: 陈娟

摘  要:幼儿因其年龄限制,身体与思维方面的发育尚未成熟。这个阶段的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幼儿教师如果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则无法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这将严重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对此,幼儿教师应该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创新游戏教育模式,以此提升幼儿教学质量和效率,真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因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对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展开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游戏教育;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幼儿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同时也为学生日后的各项能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意识到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幼儿往往天性活泼、喜爱玩耍,这种自然属性也恰好符合其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引入游戏元素,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还能初步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必须积极改善与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将游戏教育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为幼儿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

一、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将游戏教育融入幼儿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站在幼儿的角度来看,游戏教育恰好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性格特点,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会迸发各种各样的想法,还可以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玩游戏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充满活力的氛围中自由探索、学习,还鼓励幼儿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幼儿教师可以把游戏教育与教学内容巧妙融合在一起,以此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主动地思考。

其次,游戏教育还能帮助教师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对游戏教育而言,其不但要求幼儿主动思考,同时还要求幼儿具备动手操作能力。在幼儿教育中,手脑并用的游戏教育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例如,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手工游戏,幼儿可以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手工框架,然后通过自己的双手,将这一构想转化为实物。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需要不断调整思路,优化设计方案,直至最终完成作品。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游戏教育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让幼儿可以充分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有些任务单凭个人之力难以完成,然而,一旦形成团队,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便可以轻松攻克众多难题。在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不应第一时间帮助幼儿解决困难或问题,而是应该给予幼儿时间,使其能够更好地思考,这样一来,可以逐渐引导幼儿在遇到问题或是困难时,主动向其他幼儿寻求帮助。这种直观的体验,将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明白只有通过团队协作,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与挑战。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小团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二、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的时间不能太长,要合理规划课堂中幼儿的学习时间与做游戏的时间。虽然游戏教育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但幼儿教师应该合理控制好游戏时间,确保学习与游戏之间达到平衡。幼儿由于年龄尚小,他们的各项能力还在发展阶段,特别是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把握好游戏教育的时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懂得“节制”这个道理,明白做游戏的时间是有限的,从而使幼儿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合理把握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做游戏放松的时间,真正做到劳逸结合。

其次,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游戏教育时,必须时刻注意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与其他幼儿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幼儿时期的学生,刚刚离开家长步入校园,在家庭里,幼儿家长都会尽力满足幼儿的需求,这样的环境可能导致他们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然而,在幼儿园做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分歧或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就应时刻注意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教会他们如何自己调节游戏的氛围,如何尊重并理解他人的想法和决定。同时,教师还要让幼儿明白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或决定事情的权利。教师也要让幼儿逐渐学会主动分享,因为在未来的生活中,友情的价值往往会超越游戏带来的短暂快乐。

最后,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做游戏时,一定要把幼儿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游戏教育中,幼儿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若幼儿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无法有效保障幼儿的安全,那么这样的游戏教育便失去了其本质和初衷,甚至可能对幼儿的教学活动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对娱乐设施的选择和设置,以及游戏教育的规划和设计,都应始终以幼儿的安全为主要前提。

三、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对策

(一)采用角色扮演游戏方式调动幼儿游戏兴趣

在实际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游戏教育是教学中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引入一些与运动相关的游戏。角色扮演恰好是符合幼儿性格特点的一种趣味游戏,幼儿教师通过采取这种类型的游戏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还能充分调动幼儿对游戏教育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的过程,从而让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价值。

例如,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并给予幼儿相关的游戏道具,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制作自己喜欢的乌龟壳和小兔子的头饰,然后与其他幼儿沟通交流,设计赛跑的终点与领奖台。在完成设计之后,幼儿教师要以幼儿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为幼儿合理规划几个小团体,同时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并举行简单的赛跑活动,幼儿教师可以给予获取最终胜利的小团体奖励,同时也要鼓励那些未能获胜的团队,让他们感受参与的快乐与成长的喜悦。这种游戏化教学方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游戏过程,还有助于教师顺利实现幼儿教学活动的目标。在这样的氛围下,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享受成长的乐趣。

(二)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音乐游戏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改善与创新,新教育理念也随之出现,在这种背景下,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充分意识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游戏正是一种有效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教育方式。在音乐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音乐,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牧童》的音乐活动时,可以先创设一个合理且具备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可以身临其境地学习,并且融入与歌曲相关的角色中。在活动开始前,幼儿教师可以活跃一下课堂氛围,向幼儿提出问题:“牧童放羊时,唱着欢快的歌曲,但为什么小羊不咩咩叫呢?”随后幼儿便会产生疑问,幼儿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动脑思考这个问题,并寻找答案。除此之外,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音乐的旋律创作自己喜欢的歌词,然后为幼儿合理规划几个小组演出歌曲,让其中的一组幼儿模仿小羊的叫声,另一组幼儿演唱自己创作出的歌曲,这不仅能让幼儿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更能让他们从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在幼儿阶段的音乐教材中,内容方面一般都是以儿童或是动物为主,幼儿教师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中,务必要让幼儿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旋律,从中体会音乐所传递的情感,从而帮助他们初步建立起对音乐的认知。在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来设计合理且适合幼儿的游戏,游戏必须具备针对性和趣味性,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动作和思想情绪,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这样才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有效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

(三)将幼儿作为游戏教育的主体

在游戏教育领域中,游戏应当成为幼儿自主参与的活动,而非幼儿单纯响应教师的指令。因此,幼儿教师设计的游戏环节必须满足幼儿的各项能力发展需求以及身体成长的需要。在实际的游戏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不应过多去干涉幼儿的各种行为,应当将幼儿的兴趣爱好作为参考,设计出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的游戏,并且幼儿教师还要采用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其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与地点和游戏的参与者,这样一来才能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做游戏时,必须将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深入了解每个幼儿的独特性,以及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自身想法。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干涉幼儿的各种游戏行为,让幼儿自己掌握游戏的主动权。

幼儿教师创设游戏教育时,必须从幼儿的兴趣着手,选取适合幼儿的游戏资源以及各种玩具,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综合发展的需求,以此为依据来创设游戏细节。这样一来,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结合自己简单的生活经验与教师一起共同创设自己喜欢的游戏环境。在设立游戏规则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将幼儿的真实想法以及身体发展的需要作为依据,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这样能够确保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并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幼儿还会依照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与互动,以此拉近幼儿之间的距离,并且建立良好的友情,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升游戏教育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四)创新教学模式

幼儿教师只有积极地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落实游戏教育,设计出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游戏,并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游戏的设计方面,幼儿教师必须从幼儿的角度着手,考虑幼儿群体的特点,以幼儿兴趣作为主要参考目标。让幼儿可以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习,并且和幼儿教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幼儿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时,其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础的英语单词。例如,幼儿教师在教授简单的“水果”英语词汇时,可以事先准备几个与英语单词相对应的水果,根据幼儿的喜好为其发放,并且让幼儿将水果拿在手中配合教师完成游戏。在幼儿明确自己手中的水果之后,幼儿教师便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水果蹲”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用英文说出水果的名称,说错的幼儿扣一分,没有蹲下的幼儿扣一分,表现好的幼儿加两分,最后统计个人分数,分数较低的幼儿要上台为其他幼儿表演一个小节目。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幼儿对英语单词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记忆能力,从而为幼儿营造一个活跃且轻松的英语课堂氛围,让幼儿可以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单词的意思。这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现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幼儿的学习效果,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充分意识到游戏教育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要大幅提升游戏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效果,从而提升幼儿的各项能力,让幼儿能够在校园中快乐、健康地成长,以此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质量,为幼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萍. 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对策分析[J]. 知识文库,2022(24):34-36.

[2] 郝欢. 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对策[J]. 智力,2021(10):177-178.

[3] 曾桐菊. 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对策[J]. 智力,2021(06):197-198.

[4] 陈苇. 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对策[J]. 当代家庭教育,2021(04):55-56.

[5] 尹春婷. 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对策分析[J]. 科幻画报,2021(0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