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 焦爱琴 李静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善于合作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小组合作学习能给学生提供全员参与语言学习的平台,小组合作的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文章分析了新课标下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精心设计任务,优化小组合作,运用竞争机制,及时有效激励,合理评价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中互动、在互动中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实现合作共赢。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团队意识

一、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显著的价值与优势

(一)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前课堂主要是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教学形式单一,课堂单调无趣。而合作学习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学习中展现出“寓学为乐”,优化学习情感体验。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主体意识

合作学习会让学生发生从“监督学”到“自觉学”的改变,实现语言能力向学习能力的转化,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力和创新力,实现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在合作中优化学习方法以及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三)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对小组成功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每个人的价值和重要性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以体现。在小组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发挥其个人作用,贡献个人才智,能体验到获得新知的欢喜,能促进学习自信心的建立。

(四)增强竞争和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一改以前的师生单向交流,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借此建立以个人自学、小组互助等多个形式并存的“交互型”“开放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增强合作意识,并组织开展小组间的竞争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极大地提升课堂活跃度。

(五)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看演写等各种能力,如学生之间的口头表达,实际情境中的对话表演,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这可以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商和智商的和谐发展,使学生愿意学、乐意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课堂的案例探索

下面是合作学习在淮滨县实验学校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旨在以案例阐述为主线,呈现一种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一)案例介绍

授课过程:课前,教师在黑板的左边写上小组1、小组2、小组3和小组4,安排进行分组。观察小组纪律,开始集体唱歌。传授的课文为第四单元的“Weather”。

S: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T:It is _____ and _____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教师让各小组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回答出色的学生可以为小组获得一条金鱼。答题有误的学生没有奖励同时也没有惩罚。小组中的各个学生积极举手。

T:Which season is it now?Can you spell it?

各小组学生踊跃回答“Spring.”,教师依次板书要教学的单词。当课堂中有吵闹声时,教师对学生说“Eyes on me!”,学生反馈以“Eyes on you!”,让学生的专注力转移到教师身上。教师示范正确发音,教授学生发音规则以及技巧,小组合作操练单词。

T: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S:Spring.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T:Sunny.

教师提供示范对话,同桌合作互动。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两人结对练习,展示表演。

创设情境:教师请学生扮演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一名学生播报天气预报,其他两名学生根据播音员说的内容谈论天气。表现好的一组获得一条小金鱼。

巩固与拓展:教师提供形容词cold、hot、warm、sunny、snowy等,播放一段描述天气的语言,请学生圈出听到的单词并用这些单词复述天气的特点。

课堂结束前,教师评出优胜组,组中的每一学生都得到了小星星卡片,每积攒10颗小星星,学生就可以到教师那里换取奖品。

(二)课堂合作学习分析

1. 教师根据学生位置,安排进行分组。2. 在授课过程中,给纪律表现好和成绩表现好的小组以奖励。3. 授课过程中,教师以小组中的学生代表为依据,分别给予小组奖励和惩罚。4. 小组中有人吵闹时,小组内部的学生就会对他的行为约束,从而小组中“捣蛋”的学生也会规范自己的行为。5. 教师以小组学生的课堂表现为评价依据,给优胜组奖励。

(三)教师体会

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求知欲,使课堂气氛有活力,而且班级的凝聚力变得更强。在教学中注重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学习,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上,通过小组竞赛、相互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与发展。

但是,合作学习在实际实施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教师还没有创设一定的心理准备,难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合作氛围;第二,教师没有依据学生自身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组研究,而是仅简单地通过学生的座位安排分小组,这样一来会导致小组间竞争的不公平;第三,教师没有明确个体责任和主体意识,使得一些“搭顺风车”的小组成员存在。上面这些问题需要在后面的课堂尝试中做出相应的改进。

三、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一)前期准备

1. 创设合作情境。合作学习的关键点在于参与、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激发出来、提高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兴趣,才能使这个知识学习逐渐深入学生的内心。2. 异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学习力求体现学生主体与小组集体的统一。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成绩、性别、性格、特长等不同情况进行分组,实现成员之间的互补,更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为学生创造和谐、平等公正的学习环境。

(二)展示和评价

课例中许娟教师的教学之所以开展得顺利,是因为教师把合作学习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该课堂的合作学习以小组内部合作、小组之间竞争的方式为主。在课前,在黑板的右下方写下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在讲课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成员会因为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问题等优秀表现,为小组争得一条金鱼,这样有利于在课堂结束时评出班里表现好的小组。如果小组中的某个成员或者诸多成员纪律差,教师将会在小组的得分边上画一个树叶,最后统计时去掉树叶的个数,这就是小组最后的得分情况。许娟教师在课堂结束时,评出最优组,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会获得教师发的小星星卡片,每积到10个小星星,学生就可以到教师那里换一份小礼物。这种合作学习教学策略适合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堂,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更有朝气。

(三)课堂尝试

1. 创设物理环境。教师应针对班级的学生座位进行微调整。改变之前的前后桌的排列,让学生围着课桌坐,学生不需要移动就能参与小组活动,这也利于教师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创设心理氛围。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心理暗示,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有心理负担,快乐宽松的氛围就是无形的资源,为了获得更多的安全心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沟通交流,让学生之间产生默契,然后再布置相应的任务,使学生能够明白共同目标的存在,只有当学生意识到个人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小组目标的完成后,才会更积极地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白与同学之间可以产生互赖的关系,让组员觉得背后有强大的力量在支撑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能够互相提供支持、鼓励和帮助。教师还应告诉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两个任务:一是要自己学会知识;二是当“小教师”帮助其他同学学会知识。教师还应告诉学生,小组内部成员应团结友爱,及时分享自己的想法,当你有一种思想,他有一种思想,两种思想互相交换,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这样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主动向有学习困难的小组成员说出自己的见解。

(四)课堂尝试后得到的启示

通过实践发现,“合作学习”的确能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可以推动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紧跟教师的节奏,并且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有利的影响。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与他人交流,不仅锻炼了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合作意识也有所提高。

1. 合作学习的优势分析

(1)增进互动。课堂上,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发生和思维的发展。在合作学习中,所有参加者的思维在课堂上融合、迸发,达到“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的课堂教学环境。

(2)缩小差异。合作学习通过创设共有的活动目标,促使学生与学生在小组中合理实现分工与合作,他们之间互相帮忙,取长补短,不仅让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特长,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内能得到同学的帮助,同时组间交流不仅能体现小组成员的价值,还能增加组内的向心力。

(3)促进社会化。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满足学生的社会需求,还能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还可以让学生的独特性和社会性得到有益的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

(4)增强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以前的师生角色,学生自主参与度明显提高,能克服学生依赖教师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小组成员的交流与沟通,帮助小组内成员快速投入学习中,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有效方法,也是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有效方法。

2. 存在的问题

(1)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变换。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教师要转变原来的“一言堂”形象,要善于启发,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创造出更多空间。

(2)教师需要掌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①创设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开展学习。②进行异质分组,给予学生一个公平的平台,让他们进行竞争。③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差异对症下药。④教师要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

(3)学生要具备的能力。①加强学生的自律性。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弱,在小组中选出一个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对小组的各方面进行管理,使得合作学习落实到位。②学生要加强合作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确切地了解每堂课的合作学习与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为了目标而共同奋斗。

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而言,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学习,对转变“应试型”教学为“创新型”教学,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小组合作的课堂扩大了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度,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和发展,在学法和教法上强调合作、探究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本研究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使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落地生花。

参考文献:

[1] 王坦.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 教育研究,2002(02):68-72.

[2] 蒋辉.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与探索[J]. 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8(04):92-95.

[3] 李玲娜.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张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