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毛笔书法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 莫学贵

摘  要:毛笔书法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农村边远地区部分中小学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为了探讨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毛笔书法教育的新路径,文章对毛笔书法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毛笔书法教育现状及其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对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毛笔书法教育提供思路参考。

关键词: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毛笔书法教育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纵观历代有成就的人,均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如唐代颜真卿、宋代苏东坡、清代曾国藩、近代毛泽东,既在书坛上才华横溢,又在各个领域取得非凡成就。

一、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毛笔书法教育现状

本研究通过对21所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师生采用调查问卷、访谈、实地调研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毛笔书法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普遍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一)毛笔书法教育形式化

对21所学校的调查中,66.7%的学校不能正常开设毛笔书法课,开设毛笔书法课的学校师资也都是兼职教师。有的教师有满腔热情的干劲,但是本身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对书法没有研究,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加上没有其他书法方面教师的交流,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教学困境的泥潭,出现了毛笔书法教育形式化的现状。

(二)学生读帖少

对120名六年级学生的调查中,51.7%的学生说不出两本字帖名称;对120名九年级学生的调查中,46.7%的学生说不出三本字帖名称。能答上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家长重视,学生对书法感兴趣,在课余时间阅读过这方面的书籍。这折射出学校没有在这方面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值得广大教师反思。

(三)教法单一

对21所学校的调查中,90.5%的学校只教楷书,不涉猎其他书体。书法课上,学生对着字帖,看一笔,写一笔,写出来的字支离破碎。学生只会单字练习,没有章法意识,写不了一张小作品。有的学生离开字帖,就不会写字。

(四)不注重培养学习书法兴趣

在600份调查问卷中发现,39%的学生对学习书法不感兴趣,有的学生课堂上嬉戏打闹,甚至用笔墨涂抹同学,搞恶作剧,打发时间,一堂课下来,手上、脸上、衣服脏兮兮的,引起部分家长不满。原本学习热情高的学生受到负面影响,对开展书法教育十分不利。

(五)不注重书法文化知识的渗透

调查中发现,教师只教写字,不教书法文化知识,只学其表,不学其里,学生不知道书法内涵,写字成了依样画葫芦,不知道字的静态、动态,不知道结字原理,更谈不上如何去欣赏一幅字。书法文化知识空白阻碍了书写实践,学习效果不理想。

(六)不注重书法与其他学科融合

对26位教师的调查中,92.3%的教师没有将教学书法与其他学科融合,加上学生每周学习毛笔书法的时间十分有限,书法课堂上会写,离开书法课堂往往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书法课学到的知识技能得不到有效延续,知识孤立,随着时间推移,学一点,遗忘一点,学习效率不高。

(七)未给学生提供检验书法成果的平台

对21所学校的调查中,85.7%的学校没有举办过书法竞赛活动;600份调查问卷中,98.5%的学生没有参加过校外书法比赛。学生学习进步与否,只能单纯通过教师批改作业来判断。学生学习成果得不到展示,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消极散漫,动力不足,学习成绩无法提高。

(八)学生学习毛笔书法存在诸多困难

调查中发现,学生学习毛笔书法存在诸多困难,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家长不愿意给学生购买笔墨纸砚,书法课上,这些学生只能傻乎乎地看着,干着急;有的学校学生苦于没有书法教师教,学生自学书法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答;有的学校受场地限制,写大一点的字,就没办法开展……凡此种种,阻碍了书法教育的正常开展。

二、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毛笔书法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一)学校领导认识不足

当前应试教育还在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的思想,部分中小学“减负”风声一过,又开始大张旗鼓地搞校际交叉段考,美其名为学科(语数英)阶段素养调研。成绩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准,学校领导普遍未意识到毛笔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二)学校缺乏专科书法教师

国家推行均衡教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学校师资困难。但是农村边远地区艺术类专科教师匮乏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专科教师集中乡镇以上学生人数多的学校,有的专科教师分配到乡下,由于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少,不具备配备专科教师条件,专科教师只能转为兼职教师,这样一来,由于语文、数学、英语是衡量教师成绩的科目,书法课自然受冷落。

(三)毛笔书法课流于形式

目前,许多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的毛笔书法课成了“放牛式教学”或被其他学科占用,毛笔书法课形同虚设。学校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课程表安排有毛笔书法课,但是实际上没有教师教学这门课。

(四)农村学生书法学习的渠道单一

城里的书法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学生出门就能参加书法学习培训班。而对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而言,课余想学习书法,可以说是一种奢望。学校成了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学习毛笔书法的唯一渠道,甚至有的学校并没有正常开设毛笔书法课,学生想学习毛笔书法的愿望无从实现。

三、毛笔书法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毛笔给汉字赋予了丰富的书法艺术形象,是其他书写工具所不能比拟的。严格意义上的书法指用毛笔书写的书法,毛笔书法在中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一)培养民族自豪感,促进文化自觉

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印记。中华民族的祖先赋予了汉字丰富的语言艺术——书法。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是别的语言所不能替代的。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我国人民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作为华夏子孙的我国中小学生,更应该感到自豪,要主动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文化自觉。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学校是传播文化的桥梁。中小学校要加强书法教育,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学生文化积累,激发学生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义务,将灿烂的书法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二)培养专注力,促进行为规范

毛笔书法是通过调动全身各个器官完成汉字书写,要求身体各个器官互相协调,通力合作。孙过庭《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要做到这点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眼睛细致的观察力,调动手指、手腕、肘部、臂部、腰部发力。做到用笔到位,结构准确。通过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学习书法强调守正,遵循法度,即合规合矩。柳公权有一句著名的笔法论:“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书法教育教的是书法,体现出的是做人。书法中的虚实、开合、倚侧、避让、穿插等无不体现大自然之道,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三)培养毅力,磨炼意志

书法蕴含着丰富的大自然之道,练习书法需要用心体会,凝神静气,修炼心性,才能体会到书法的精髓。再者,学习书法要耐得住寂寞,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如智永退笔成冢;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钟丞相入抱犊山十年,木石尽黑;赵子昂国公十年不下楼;巎子山平章每日坐衙罢,写一千字才进膳;唐太宗皇帝简板马上字,夜半起把烛学《兰亭记》。

在这些故事的讲解中,学生耳濡目染,切身体验,可以磨炼意志,提升毅力。

四、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毛笔书法教育开展建议

(一)革新旧观念,重视书法课

学校主导者要冲破应试教育的藩篱,引导师生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毛笔书法对提高学生书写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有重要作用。重视毛笔书法教育,突出校园文化,营造校园书法学习氛围,走廊、教室可以悬挂书法人物挂图、书法作品;鼓励教师参与毛笔书写活动,做好学生的示范榜样,点燃学生毛笔书写热情;引导学生在日常写字中运用字帖的笔法、字法、章法等,促进学生书写习惯养成,增强学生的书法意识;利用广播、班会课、家长会等形式宣传书法教育重要性,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为书法教育营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提高书法教育实效性。

(二)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创设学习环境

学校要优化办学环境,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建设书法教室,完善教室设施,配置洗砚池,购买书法课桌、毛毡,配备砚台、简易笔架等,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配备投影设备,为学生提供舒适温馨的书写环境。争取社会援助,帮助家庭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用具问题。

学校还要定期举办书法竞赛展览活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书法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春联书写活动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书写水平整体提高。

(三)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教师队伍中不乏藏龙卧虎之人,有的教师虽然不是书法专业出身,但是长期深入研究书法,书法造诣很高,作品入市展、省展或获奖,学校可以选拔这些教师担任书法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其次,参考城市学校模式,外聘教师。外聘教师对解决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毛笔书法教育师资匮乏的困境不失为一种良策。最后,加强师资培训,开展学科业务学习、教学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四)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学科融合

教师要教会学生有计划地读帖,吃透精髓。临帖要遵循法度,使书写动作处在正确的法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渗透书法文化思想,比如法度严谨、中庸之道、计白当黑等。

字帖要丰富多样,根据学生不同兴趣,临习不同书体,丰富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与潜力,达到书法教育百花齐放的最终目标。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展示书法成果的机会,激发学习动力。

书法教育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书法与其他学科存在很多相通之处。书法和绘画(国画)在用笔、用墨上相同。书法书写的内容载体即文学。另外,音乐的快慢、高低与书法的节奏相通。所以,书法与绘画、书法与语文、书法与音乐等学科可以融合,互相促进。

(五)加强常规管理,发挥监督作用

书法教育要规范化、制度化。可以由本学科的优秀教师负责制订教学常规、教学计划;建立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学校应对书法教育有贡献的教师进行嘉奖,在评职称、评优方面予以政策倾斜,还要规范师生的书写活动,毛笔书法教学与校本教研挂钩,推动教师有效开展工作;上级管理部门要不定时对辖区学校督查,发现问题,当场整改,确保毛笔书法课正常开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毛笔书法教育面临一定的困境,但也给广大边远农村教师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应该重视书法教育,鼓励教师开展书法课程,推动教师加强对书法教学的研究,坚持科学教学理念,扎根农村,为农村边远地区书法教育不断探索,提升教学水平,有效培养学生,并可以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全国各地的书法比赛。希望文章的分析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共同努力,助力乡村教育事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