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水墨画单元教学的实践反思
作者: 孙碧茜摘 要:现阶段,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美术作为美育的组成部分,也进行了改革和深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单元化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实效。基于此,文章以小学水墨画单元教学为例,探索小学美术单元教学的构建与实践,以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希望文章的探索能给更多教育同仁带来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水墨画;单元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系统、全面的美术知识。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立足于单元教学的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化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掌握美术知识,提高课堂质量和个人教学水平,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水墨画教学的概述
水墨画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国古典艺术,具有意境深远和气韵生动的特点,是对我国艺术形式和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重要途径。水墨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能力。水墨画传承至今,仍然是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关键内容。水墨画以其特有的笔法技巧和色彩理解来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将水墨画教学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中,践行了美术学科素养教育,再加上与作品赏析和手工实践的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
二、单元教学在小学水墨画中的应用价值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水墨画对其美术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因小学生的思维认知、审美能力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水墨画的表现手法洒脱,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作力。单元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全面地学习水墨画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使传统文化得到发展和传承。
(一)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美术作品的创作需要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以往围绕单一知识点教学的方式,不能使学生对美术知识产生全面、宏观的认知,不利于后续的美术创作。而运用大单元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整合美术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构建系统化的学习主题和学习体系,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
(二)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
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看,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底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感受美术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升学生艺术核心素养。
(三)有利于教学创新
运用单元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美术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所以,在开展单元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方面,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艺术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和探索能力。
三、小学美术单元教学现状
(一)课时目标定位不科学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拓展性练习,巩固美术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少整体性目标作为导向,导致教师在定位课时目标时缺乏合理性;有些美术教师只把教学内容作为定位课时目标的依据,如此一来,美术课逐渐演变成了简单的手工实践课。教学目标和美术知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学生也就无法真正理解,造成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效率不高。
(二)教学活动缺乏创新
以往的美术教学,由于课前没有对教学内容做整体规划,所以教学活动只能按照教材开展,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同时由于课程内容较分散,相似内容没有编排在一起,致使学生在学习时的思维跨度较大,不利于理解和记忆。且教学活动比较单一,通常是教师对画作进行示范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方式临摹,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此外,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和退缩情绪。虽然单元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教师缺乏单元教学经验,教学活动依然千篇一律。
(三)学生缺乏自主探索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能力较差,课堂参与度不足,艺术的感知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加之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在课堂中没有合理安排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并且采用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
四、小学水墨画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是以美术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讲解美术知识、美术技能,还应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自身的提升必不可少。比如,学校可以组织美术教师参与单元教学相关的技能培训、专题讲座;安排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与教学相关的沙龙活动;引导教师利用网络、书籍、期刊等途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二)以学生为主导设计教学方案
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围绕主题开展教学。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单元教学,教师要转变以往以“教”为主的教育理念,通过以学生为主导的“学”来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还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例如,在“水墨游戏”的教学中,是以“水墨画”为单元主题,那么教师可以创建与水墨画相关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先出示著名国画家齐白石及其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画作,并初步认识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什么是水墨画,并引出“水墨游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之后,一一展示近代水墨画名家的作品,一边让学生欣赏,一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水墨的各种变化,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再讲授水墨用具、执笔、运笔,并让学生进行点、线条、浓淡练习,也可以让学生先在纸上用线条画出网格,分别在每个空格内做出各种点、线、浓淡、干湿的水墨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了解墨色的浓淡、线条的粗细变化在宣纸上生成的不同的笔墨趣味,从而使学生对中国传统的艺术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整合
在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优化教学结构、整合教材内容出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掌握水墨画的重点与难点。在设计水墨画单元教学时,课时设计应注意承上启下,巧妙利用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水墨画知识体系,形成立体的思维模式。比如,可以将“水墨游戏”“重重复复”“曲曲直直”“平平稳稳”“家乡的桥和塔”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首先,通过“水墨游戏”的学习认识水墨画的概念,了解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水墨的特点,懂得调配水墨色的浓淡层次,学会运用不同的用笔方法;再通过“重重复复”“曲曲直直”“平平稳稳”的内容,学习控制水墨线条的变化;最后,对“家乡的桥和塔”进行水墨创作。让学生在认识水墨画浓、淡墨变化和处理不同浓淡层次墨色的过程中,体会水墨画的韵味与美感。
(四)优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在设计小学美术单元教学方案时,教师应做到能够借助单元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在水墨画的探索中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结合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单元主题,并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水墨画相关知识。
比如,运用单元教学模式教学“色彩的冷与暖”“画家的调色板”“彩墨世界”,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冷暖、复色的变化,掌握水墨画的用笔、用色、用墨、用水的方法,并能够加以应用。具体而言,在“色彩的冷与暖”的教学中,可以借助色彩所呈现的冷与暖的视觉效果,帮助学生区分冷暖色,让学生体会冷暖色所传达的情感;在“画家的调色板”教学中,学生在已学的三原色的基础上,学习复色是如何调配的,认识复色变化多样、层次丰富的特点。学生知道了大自然中呈现的色彩多是复色,感受到大自然丰富多变的色彩,并乐于探索自然中光与色的变化。在学习了冷暖色和复色的基础上开展“彩墨世界”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知彩墨画的艺术特点,通过对冷暖色与复色的综合应用,大胆运用彩墨进行美术创作,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生活与自然的热爱。
(五)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机械地临摹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积极性。在教学内容上,以“彩墨脸谱”为例,教师在介绍脸谱时还可以介绍关于京剧的知识,如著名的京剧演员、经典的京剧曲目等,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生动而全面地讲解水墨画,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设计游戏化的教学方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彩墨世界”的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不同风格的水墨画名作,分析作品中墨色和笔画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探索感受颜料与墨,结合水在宣纸上的变化感受水墨画的魅力。
(六)联系实际生活,实现知识延伸
在实际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效地学习美术知识,对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有积极推动作用。运用单元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索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以“色彩的冷与暖”教学为例,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三原色,建立起色相环与冷暖颜色的概念;然后,通过生活中或大自然中的精美图片,如大海、夕阳,让学生感受两幅图传达的感觉是否一样,为什么会不同,引出“色彩的冷与暖”,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能带来温暖和寒冷感觉的事物或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充分感受颜色的冷暖变化;最后,赏析名画,通过教学艺术家运用色彩的冷、暖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冷色和暖色,并体会和感知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将美术知识延伸到生活中。
(七)设置单元问题,引导学生探索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水墨画单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美术知识的讲解,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设置与水墨画相关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进行深入的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彩墨脸谱”的教学中,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说唱脸谱》的视频,并提出问题:“什么是艺术”,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引出“彩墨脸谱”的教学内容是从京剧艺术延伸而来的。之后讲解脸谱的起源、京剧的魅力、脸谱的色彩和人物的性格,让学生感受国粹京剧的博大精深,同时仔细观察脸谱,从颜色的运用、构图设计等方面对脸谱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了人物的不同性格,培养学生的探索、观察、想象能力。然后通过教师现场范画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脸谱的谱式和图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分享脸谱上的共同特征。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回忆之前学过的水墨画的知识,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美术教学的育人价值愈加凸显。将单元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对水墨画知识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全面的水墨画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水墨画的知识结构形成清晰的认识,同时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美术欣赏能力,并能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认知和理解,有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