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作者: 刘振敏

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0

摘  要:园本教研是以幼儿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研究为主体,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集学习、研究、实践为一体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园本教研是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在追踪、观察、记录园所全年开展的园本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证研究,以期为同类园所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劳动主题教研

江津区东城幼儿园聚焦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启蒙教育体系落实五育并举,结合教研校本化、时代化特点,园本教研以“萌动”课程体系建设为引领,以园本课程“幼儿劳动启蒙教育”为切入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研发幼儿劳动启蒙教育清单,开发《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操作手册》,有效开展幼儿劳动启蒙教育探索实践,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促进教师自身和团体专业成长。

一、幼儿园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困境探析

(一)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困境

以幼儿园开展劳动启蒙教育为例进行分析:

1. 对劳动启蒙教育认识不清。一是对开展劳动启蒙教育的认识不足,大多数教师认为,幼儿年纪小,不适合劳动,国家对幼儿阶段的劳动教育也没作要求,所以认为幼儿劳动启蒙教育没必要开展。二是教师对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的具体内容把握不准确,侧重劳动实践,忽视认识劳动、劳动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在促进实践与教育同步、“劳力”与“劳心”融合,以培育幼儿“爱”劳动的思想、培养“会”劳动的技能方面理解不够。

2. 劳动启蒙教育开展实效差。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主要是在幼儿的过渡环节、值日生活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中开展,但在劳动活动设计、教学目标、活动内容组织、效果评价上都存在一些问题,缺乏系统教育和保障机制。

(二)教师发展内生动力困境

从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上而言,反思是从知识到素养、从理论到实践的连接器,是二次学习和升华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少数教师的教学反思做得好,但多数教师依赖从环境或网络资源中获取经验,反思做得不够甚至缺失,自主发展机能退化,内生动力不足。

(三)教师教研认识实践困境

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教研是高校里的教授、博士研究生、专家的事情,幼儿教师没有必要做研究。同时,幼儿园教师在教学研究实践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的缺乏、对研究的准备工作认识不清、对研究课题比较迷茫等问题,在整体上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加大教师理论素养提升力度

针对幼儿园教师劳动启蒙教育理论不足的现状,园所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党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相关内容,组织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学习研讨,学习卢梭、马卡连柯和苏霍姆林斯的劳动教育思想,通过园本教研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该教研模式,主要是以专家为引领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举办分享会、研讨会。每一场研讨都是围绕教师在劳动启蒙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真问题”展开,教师说出自己的困惑,以及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专家综合教师的困惑进行解答,补充问题背后的理论知识,让教师“知其所以然”,更好地指导和实施实践教学。

在重庆市劳动教育专家陈卫红的引领和指导下,幼儿园教师厘清了幼儿劳动启蒙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筛选劳动启蒙教育内容,制订劳动启蒙教育课程目标、开发劳动启蒙教育清单,遴选与幼儿联系紧密且具有代表性、普适性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启蒙教育项目,分学段开发《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操作手册》并纳入园本课程体系,把劳动启蒙教育融入儿童一日生活中。

(二)加强教师发展内生动力的培育

园所把教学反思制度化,作为教学常规要求予以落地落实,并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健全运行、督查、考评、激励制度等实质性和政策性支撑,抓好抓实以反思为主题的常态化教科研活动,引领教师自我反思,建立有内生力、有活力的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

1. 注重自我反思。教师结合自我日常工作实践和学生反馈,总结个人教学经验作为未来工作的指导。结合教育教学专著、典型案例、网络资源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自身教学实践相对照作宏观反思,从理论中吸取营养,丰富完善自我,引领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前后分析比对,促进自己发展,在发展的潮流中前进。教师经常观摩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案例,在互学互鉴中提升自己。

2. 注重团队合作反思。通过与同事交流、听取报告讲座或参加教研活动,在专家引领、名师导航、同伴互动等引领下,通过交流互动分享引发教师个体反思,提升专业素养。教研组开展研课、议课、评课、磨课等教研活动以及课题研究,针对教学实践进行诊断分析、研讨,通过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共同提高,促进教师知识与能力的重构。

3. 反思内容具体化。教师课后反思自己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该如何调整?教育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学评价手段是否合理?反思学生学得如何、会了多少?通过反思帮助教师扬长避短、优化教学。

(三)培养教师教学研究意识能力

一是唤醒教师研究主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带业务、书记带班子、委员带学段、党员带群众的“四带”为载体,结合“三晒引领,遇见更好”特色党建,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幼儿园教师研究能力养成的必要性”研讨、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搭建园内教研平台,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

二是抓实抓好“三工程”。以逢单周开展大教研、主题式、分众式教研的教研活动展示、评比为抓手,抓实教师教书育人本领提升工程;以清单为引领,系统开发《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操作手册》为抓手,抓细育人载体课程教材建设工程;以承担的重庆市教育规划办和教育部课改中心的劳动启蒙教育相关课题为抓手,研学训用合一抓好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工程。

三、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分析

通过为期一学年的园本教研活动,园所教师的教学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三个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一)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第二轮教研活动中,共有20位教师展示教学活动,根据观察图表中“劳动内容选择恰当、准确、适合年龄发展特点”方面,根据表1可知,20位教师共得分72,平均得分1.44,与教研前相比提升了1.3。可见,通过园本教研,幼儿园教师关于劳动启蒙教育主题选择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对劳动启蒙教育认识更加清晰。

从表2得知,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面,20位教师共得分80,平均得分1.6,与教研前相比提升了0.44。

从表3可以看出,在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价值观体现方面,20位教师共得分78,平均得分1.56,与教研前相比提升了0.67。

(二)提升了教师发展的内生力

通过开展“活动反思的要点及注意事项”等为主题的园本教研活动,教师反思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过调查,园所教师写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58.3%做得好、25.9%做得较好。由此可见,反思成了园所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利器、法宝和便捷途径。

(三)提升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1. 唤醒了研究自觉。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研究型园本教研后,唤醒了教师的教研自觉,一线教师成为教学的实践者、研究者,全园19名在编教师均参与了课改和课题研究。教师有意识地从研究者的角度去反思和审视教学活动过程,回顾教学目标,对教育教学行为、决策、结果进行审视、诊断、分析的再认识、再思考,主动思考今天要做什么、完成了什么?根据评估结果,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和策略,对比目标,找差距、析原因,思考优化策略,逐渐形成“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实践”的模式。

2. 提升了研究素养。园所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政策文件,对已有的幼儿园劳动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展开研究与学习,通过专家意见、集中培训、网络学习、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明确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的内涵、目标、原则及价值取向等,提升幼儿园教师劳动教育研究素养和课改执行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劳动启蒙教育主题教研开展以来,教师论文获奖和发表36篇,特色课程典型案例《“萌动”课程花儿开,儿童幸福成长》获江津区一等奖,案例《“研学训用”一体化校本教研》《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获区级一等奖,《校本化时代,教研内容变革引领园所优质发展的实践》入选全市校本教研示范校案例。教师参加市级比赛获奖28人次,18名教师获学区及以上表彰,3名教师成为重庆市劳动教育科学研究会会员。园所一年内成功立项区、市、国家级课题各1个,自编的《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操作手册》由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促进了园所优质特色发展

园所被授予区级及以上荣誉12项,入选“服务课程改革的上海教研实践范式”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项目学校。园本劳动教育育人特色日益彰显,吸引了市区内幼儿园以及云南、西藏等地同行和专家到园考察学习交流,园所负责人受邀在市级及以上相关会上做经验交流8次。

四、结语

幼儿园以劳动为主题的园本教研,充分结合幼儿园自身发展情况,做到了实事求是和以园为本。以园本教研为渠道,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培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在园本教研中吸取先进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弥补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从而可以不断提高幼儿园及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满足幼儿教育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晓萍,韩曜阳. 新旧《幼儿园工作规程》内容比较分析[J].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6(04):6-7.

[2] 张妙妙.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3] 蔡丽琴. 深入开展园本教研,助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J]. 基础教育研究,2022(13):18-20.

[4] 丁国香. 浅议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11):41-45.

[5] 唐丽颖. 浅谈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24.

[6] 王瑞娟. 浅谈劳动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J]. 当代家庭教育,2020(32):7-8.

[7] 熊艺. 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探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8] 曾瑢. 浅析幼儿园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J]. 考试周刊,2017(85):169.

(责任编辑:何田田)

* 本文系2022年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K22YG11452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