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家园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张兴元
摘 要: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沟通工作是当下亟须解决的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基于对石景山区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实践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创新沟通模式、聚焦沟通内容三个方面,本研究深入浅出地解决当下家园沟通的新问题,开创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家园沟通的新局面,有效提升家园沟通的质量,开启家园从单向沟通走向双向互动的新起点。
关键词:互联网;家园沟通;幼儿教育
家园沟通是实现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园沟通的交流、支持与合作、资源共享,为幼儿的健康、快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家园沟通成为校园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创新家园沟通模式,探寻新的家园沟通路径,是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需要解决的问题。石景山区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通过问卷调研,主动了解家长的实际需求,科学分析家园沟通工作的现状与需要,优化家园沟通途径,聚焦家园沟通重点内容,从单向沟通转换为双向互动,注重家园沟通的质量,提升了家园沟通的效果。
一、家园沟通的现状
本次的调研对象,分别是幼儿园的全体幼儿家长及全体教师,家长、教师的有效问卷收集分别是309份、31份,回收率均为100%。问卷主要针对家园沟通关系认知、家园沟通的主动性、家园沟通方式、家园沟通频次、家园沟通效果与建议等方面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家长真实的需求,寻求家园的共识性与差异性,进一步明确家园沟通的现状、优势与不足,为做好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有效的家园沟通工作奠定基础。
(一)家园沟通的优势
园所通过调研了解家园沟通的优势,增加了家园沟通工作的动力,为后续的家园沟通工作明确了方向。根据表1的调查结果,教师和家长在家园关系上有着科学、清晰的认知,双方均能主动地进行沟通,并认可目前家园沟通的常规途径。在每月至少一次的沟通频次中,教师和家长的身心愉悦且轻松,家园沟通效果良好。
(二)家园沟通的不足
在明晰家园沟通优势的基础上,明确家园沟通现状的不足,了解教师和家长在家园沟通中的需求,为后续的家园沟通工作指明了方向。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1. 家园沟通途径:希望通过新的方式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建议通过面对面、直播等形式增强参与感与临场感,拉近家园间的距离。
2. 家长关心内容与教师落实情况:家长对幼儿的生活能力和习惯等六个方面尤为关心,比例均达到51.75%~84.47%,同时幼儿的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存在较明显的偏差,如表2所示。
3. 家长的家园沟通主动性:家长最想了解家委会的比例仅占18.12%,此结果表明,家长在园所管理与班级建设方面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不足。
由此可见,家长对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家园沟通的途径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就沟通内容需求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为此石景山区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应基于家长的需求,以家园沟通持续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社会性发展为前提,以幼儿语言发展为突破,聚焦沟通内容,提升家园沟通的质量。
二、创新沟通模式,增强临场感与参与感
(一)双向资源包打破空间限制,实现双向互动
“家园资源包”的生成打破了空间的界限,拉近了家园距离,以满足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为目的,以互联网互动平台为载体,以展现幼儿的成长过程、教师的专业性为核心,在资源的共享与双向互动中,构建了双向沟通渠道,促使家园沟通的空间无界限。
案例:科学育儿的理念与方法是家园沟通的重要内容。“云家访”了解到幼儿对教师、小朋友的想念以及家庭指导的实际需求,对此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需要,亲自录制了“家园故事”“家园亲子游戏”“家园巧手制作”等涵盖五大领域发展的“家园资源包”,家长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在双向的共享与交流中,提升了家庭生活指导质量。
“家园资源包”既向家长展现了幼儿成长的点滴,又使家园形成积极的互动空间,实现了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新路径。
(二)双向约谈制打破时间限制,实现双向互动
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是最为直观、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也是给予科学育儿指导的有效途径。新时代互联网的背景也为约谈搭建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平台。此平台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家园间通过双向的沟通与交流确定了约谈的时间、内容;园所通过学期初与每个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拉近了距离,增强了家长对园所的信任感;学期中,针对幼儿在学习与生活中的成长需求,家园相互协作、科学育儿;学期末,对幼儿一学期的成长与发展进行沟通,家园升华,增强了有效性。
(三)双向直播间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双向互动
直播的形式具有互动性、临场感、满足感,也是家长快速、准确获取园所信息的重要途径。双向直播间既能让家长实时了解幼儿活动的状态,又能让园区和家长在直播中形成积极、双向的互动,是打破时空限制的家园沟通新模式,可以在实现家园的双向互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案例:在开展“世界阅读日”“快乐开锄节”的特色活动中,园所向家长现场直播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故事表演”“种植过程”“亲子互动游戏”“亲子庆六一”“亲子话升班”等,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现场的真实情境,家长通过表情、文字、参与互动等形式进行了及时的回应与交流。
双向直播精准满足了家长的需求,让家长再次“走进”幼儿园,也让幼儿的点滴成长“播”向每个家庭,在家园积极的互动中,深化了沟通的质量与效果。
三、聚焦沟通内容,提升沟通质量
(一)制订家园沟通方案,明确家园沟通方向
家园沟通内容是家园沟通的核心,教师需要以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家长的实际需求为前提,聚焦家园沟通内容,保证家园沟通的时效性和质量。结合前期的调查分析,园所以促进家、园、幼的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制订家园沟通方案,拓展沟通内容,引领教师针对性地开展家园沟通工作,实现家园的密切配合,提高家园沟通质量,如表3所示。
家园沟通主题月侧重幼儿的健康、社会性、语言发展等方面,园所结合实际活动与班级年龄段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满足家长对幼儿发展的关注需求,有效推动家园沟通的持续发展。
(二)聚焦重点沟通内容,提供互动式的支持策略
依据家园沟通方案,聚焦家园沟通内容,采取有效的支持策略,才能确保实现家园沟通的目标。调查显示:幼儿的倾听与表达、阅读、书写准备与教师的问卷呈现差异明显。为了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园所以《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的学习准备为抓手,聚焦学习兴趣,以沟通倾听和表达、阅读兴趣与能力、书写兴趣与书写准备为重点,以适宜的支持策略针对性地开展家园沟通工作。
案例主题:“竞选运动会主持人”
教师通过一封信的方式向家长阐述活动的意义,以及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家长配合的作用等方面的内容,激发了家长家园共育的意识,有效提升了家园沟通效果。过程中,班级教师按照活动开展的情况,即阅读绘本自我展示—编制主持人规则—运用文字、符号表征主持人投票记录—现场主持人竞选,将整体的竞选过程进行实时直播,让家长直观看到幼儿在竞选中的倾听与表达。活动后,教师主动进行活动的反馈,从专业角度解析倾听与表达、阅读兴趣与能力、书写兴趣与书写准备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有的放矢地给予家长专业的反馈,满足整体与个体家长的实际需求。
园所聚焦家园沟通内容,在双向互动中激发了家长真正地参与体验,家园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双向的沟通与交流,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与理解,实现了沟通的无界限。
(三)注重互惠互动,促进双向成长
1. 开展以“家长为主体”的专题讲座
家长专题讲座是优化家长科学育儿、家园携手共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园所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为家长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充分利用园级家委会的资源,园所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以视频为载体开设不同的年龄班,开展需求差异化的家长专题讲座,以及围绕入园焦虑、升班教育、幼小衔接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家长成为主体,在家、园的积极互动中,形成教育合力,共育幼儿的健康成长。
2. 开展以家长为“主播”的见面会
班级家委会对班级建设的有效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班级利用班级家委会资源,把握契机,有效提升了家园工作的有效性。例如,为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班级教师邀请班中在小学担任低年级教师的家长围绕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为重点,通过录制小学校的外部环境,征集“入学准备困难与困惑”,在线上开展了一场以家长为“主播”的见面会。在见面会上,家长可以观看到小学的环境,针对家长的困惑问题,家委会则进行现场答疑与解答,及时帮助家长了解入学前的生活准备,为幼儿顺利入学做好铺垫。
家园沟通关系着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关系着幼儿的健康成长。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沟通,需要建立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园所需要正确认识家长,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科学、严谨地分析家长的实际困惑与需求,结合园所的实际工作,通过创新沟通模式拓展家园沟通途径,聚焦家园沟通内容,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家园共互动的双向教育目标;园所要真正认识到家长和教师在幼儿教育上起到的同等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特点,共同树立家园沟通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周子怡,郤宇昕. 在线家园沟通的优势、不足与建议:对家长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 福建教育,2022(08):34-36.
[2] 李江美,陈文军,陈燕娜. “场再现”之幼儿膳管会:后疫情时代家园沟通路径:一[J]. 学前教育,2021(05):52-54.
[3] 卢德芹,王艳云,安平. 预防为主的幼儿园家长工作:幼儿教师每月必读[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孙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