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作者: 周宗群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广和深化,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数和成绩已经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目标,学生获取分数的过程同时也是能够获得快乐的过程。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可以尝试去构建趣味性的语文课堂,减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课业压力,给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构建策略
在以往传统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大,持“唯成绩是图”的理念,带给学生过大的压力,导致学生对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存在一定的恐惧感,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本就活泼好动,比较贪玩,当他们无法完成课堂上所要学习的内容时,就需要在课下时间通过补习班去学习。当这种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会有很大的阻碍和影响。趣味课堂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让学生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成为学习上的主人。
一、趣味课堂导学法的开展
在一节课开始时,首先就应该是导学的部分,但同时也是比较容易被教师所忽略的一部分。因为有的教师觉得导学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对于学生来说起不到很大的引导作用,还不如将这个时间留着去讲解重要的知识点。其实,一个好的导学可以算是这一节课的目录,让学生知道在接下来的时间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同时,因为小学生比较好玩,也很难收心,教师若是在上课铃一响就开始讲课的话,学生可能还反应不过来,容易跟不上,从而背负过大的学习压力。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教师就可以尝试着去开展趣味导学法,让有趣的导学来引领学生参与到接下来的课堂上,改变之前被动服从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春雨的色彩》是一篇比较生动有趣的小文章,在学习到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导学部分准备一些简单的小卡片,比如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些冬季大自然的画面,然后再准备春天大自然的画面。让学生猜一猜,大自然能够从之前光秃秃的样子,到现在红花绿草的样子,到底是经历了什么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为了减轻学生对于课堂的恐惧,教师可以用自由谈话的形式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始终充满了期待感。
二、分层教学的开展
很多学生之所以在小学阶段就背负了过多的学习压力,是因为教师的课堂目标制定得不合理。小学生就是一张白纸,并没有很多的知识积累,而且每一个小学生因为家庭成长背景以及性格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在接受知识点时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头脑比较灵活,对于知识点的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强,当教师讲解知识点时,很快就能掌握。但是有的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就不是很敏感,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若是教师布置了太多学习任务的话,学生在课堂上完不成就只能依靠课后完成,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与现在所推行的“双减政策”也背道而驰。为了能避免这一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就应该尝试着去开展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量力而为,既不浪费时间也不背负过大的压力,每一节课都能完成目标并且有所收获。
例如在学习《古诗两首》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其中的两首古诗,并且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学习古诗其实是一件十分风雅的事情,让学生可以透过古人的眼睛去寻求生活中的美,若是教师给学生过多的压力,就会让原本有趣的课堂变得刻板无聊。所以,针对班级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尝试去制定三种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对于一些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只需要了解其中的一首古诗,感受其意境,知道其美就可以了。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按照课后要求来正常学习,但是对于一些知识转化和记忆力特别强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地进行课后的拓展和延伸,让他们将课堂上的时间高效利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目标被完成的喜悦,享受超越自己的趣味性。
三、情境化教学的开展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有限,而一节课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造成走神的情况。很多教师在面对这一种情况时只会一遍遍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听讲,但是这种提醒的方式成效有限,甚至会影响到全班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如将学生的这一个特点利用起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去构建一个情境化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一个合适的学习课堂,让学生能够从外到内地去理解文章的内涵,改变之前完全静态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动起来,给予学生一个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用实践去加深自己学习到的语文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小乌鸦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喝到了水,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篇文章。所以,在学习到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创建一个适合该文章的学习环境。比如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一个烈日炎炎的画面,并且配合上一些声音,为小乌鸦去找水喝制造一个合适的环境,然后让学生按照着课本上的内容来动手实践。在情境化学习开展的时候,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补全在课文中没有出现的一些条件,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另外,当学生在情境化学习时表现得比较优秀的话,教师一定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值得被教师赞扬的,这样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就能够有更大的勇气和决心。
四、趣味性的作业设计
作业是学生在学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也是学生能够巩固知识点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很多小学的语文教师过于看重作业的量,认为学生若是将掌握不了的知识点进行大量的重复记忆就一定能够学会,其实这一种想法完全错误。当作业的压力过大,就会占用学生其他的时间,导致学生作业的效率会越来越低,最后只能是为了敷衍而进行写作,让学生背负上了更大的学习压力。为了能够避免这一种问题的产生,教师就应该将作业的形式变得更加趣味性且多元化,不过于要求作业的量,而是关注作业能够带给学生什么,让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才能够达到作业的真正目的。
例如在学习《猫》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跟猫之间发生的故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猫咪的特点。很多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写作内容的时候,都会对作文的范围和字数做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其实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若是字数的要求过高,他们就有可能为了凑字数而胡乱写,甚至会出现抄袭的情况。
所以,教师就不能对学生的写作字数做出过多过分的要求,而应鼓励学生能够写出来自己的真情实感,哪怕是学生只写了几句话,但是却是学生真正通过观察得到的启发,就算是有所收获。而有的学生则是通过视频的形式来记录下来自己所喜欢的小动物,或者是画出来自己观察的小动物特点,这都属于创新且有趣的作业形式,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趣味的同时减少了学生在课业上的压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构建趣味性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本质,改变学生之前被动学习的状态,还可以减轻学生在课业方面的压力,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拥有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另外,给予学生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也是教育的大势所趋,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始终跟得上时代的进步,才能够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小学语文课堂。
(责任编辑:淳 洁)
参考文献:
[1] 蔡烨. 多元化教学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6):38.
[2] 褚新华.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 读写算,2019(31):64.
[3] 李密魁.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J]. 中华少年,2015(28):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