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与音乐教育的结合
作者: 芦民悦摘 要: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组织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音乐知识帮助学生拓展眼界,也需要借助舞蹈艺术的展示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参与体验。经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音乐课堂上的学习和舞蹈艺术欣赏感受到艺术活动的参与乐趣、实现舞蹈技巧的准确把握和综合艺术素养的逐步完善。本文首先分析舞蹈艺术与音乐教育结合的意义,随后从欣赏、学习和创编三个维度,来阐述舞蹈艺术与音乐教育结合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舞蹈律动;音乐与舞蹈;素质教育
一、舞蹈艺术与音乐教育结合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无论是单纯的舞蹈教育、还是单一的音乐教育,往往都只能给予学生单薄化的艺术感受。如果教师将舞蹈艺术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则能够借助同等的教育时间给予学生双重的艺术冲击感,这种冲击感能够带给学生情感、态度和认知上的深刻体验,有效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与热情,更为自觉、主动地展开舞蹈和艺术的学习。
(二)提升课堂艺术教育效果
音乐与舞蹈艺术相融合将帮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欣赏中收获舞蹈艺术的洗礼、促使学生在舞蹈艺术观察的同时耳畔流淌着音乐艺术作品。经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学生将从视觉、听觉上获得艺术享受,也能够在课堂的体验和参与中借助舞蹈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借助音乐作品更好地把握舞蹈艺术的情感与韵律,而学生的这种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能够直接促进课堂艺术教育效果的优化和提升,展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效用。
(三)完善学生艺术素养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借助音乐与舞蹈艺术的结合实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艺术教学时间内完成音乐艺术的了解、实现舞蹈艺术的参与。经过音乐与舞蹈的有效结合,教师将针对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促使学生在艺术结合的体验中掌握音乐知识与舞蹈知识、建立音乐艺术歌唱和舞蹈艺术舞动能力。最终,学生将在课堂体验中完成综合素养的完善,也能逐步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舞蹈艺术与音乐教育结合的实践
(一)舞蹈与音乐艺术欣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实现舞蹈与音乐艺术的欣赏教学,这样才能够借助音乐与舞蹈艺术的共同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音乐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舞蹈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在课堂上,学生将结合教师的引领完成音乐艺术的感知,也将伴随着音乐作品观察舞蹈艺术、完成舞蹈艺术审美体验。
例如在学习“雁群飞”这部分艺术知识的时候,教师为了拓展学生的艺术眼界,帮助学生建立课堂参与兴趣,就通过蒙古族舞蹈“鸿雁”的艺术展示在课堂上进行艺术表演。在艺术展示实践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资源播放音乐作品“鸿雁”。当蒙古族悠扬的马头琴响起后,穿着蒙古族传统服装的教师翩翩起舞。在教师的舞蹈演绎中,学生伴随着“鸿雁”这首乐曲的欣赏聆听到蒙古族舞蹈特有的艺术特点,看到了教师在舞蹈艺术展示中的优美舞姿、看到了教师在艺术演绎中进行柔肩、耸肩、弹肩、甩肩、抖肩、旋转的舞蹈艺术表现技巧。一曲舞毕,学生纷纷鼓掌、对于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舞蹈与音乐艺术作品表示了赞赏。经过舞蹈与音乐艺术的欣赏,学生不仅领略到蒙古族音乐艺术的特点,也直观看到了蒙古族舞蹈艺术的魅力和技巧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还在课堂上建立了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对于蒙古族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和参与主动性。舞蹈和音乐艺术的同步欣赏将给予学生更丰富的艺术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课堂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凭借课堂上的参与兴趣更主动地投入后续的艺术训练和学习中。
(二)舞蹈与音乐艺术学习
当学生建立了课堂参与的兴趣之后,教师就借助舞蹈与音乐艺术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借助音乐艺术训练学生的声乐艺术表现能力,也需要借助舞蹈艺术动作的讲述引领学生参与到艺术训练过程中。经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每一位学生都将凭借音乐课堂上的舞蹈和音乐艺术学习完成艺术表现能力的建立和提升。在音乐与舞蹈艺术的学习中,学生将逐步掌握歌唱方法和舞蹈技巧,且能够以良好的音乐与舞蹈协调力完成艺术的展示。
例如在学习“雁群飞”这首音乐和舞蹈作品的时候,教师借助“雁群飞”音乐乐曲的播放请学生观察,帮助学生了解这首乐曲六个乐句中的基本内容。接着,教师借助逐个乐句的艺术演示对学生进行范唱,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掌握各个乐句的艺术表现方法。当学生掌握每一个乐句的歌唱方法之后,教师询问大家是否了解大雁怎么飞?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表示大雁会排成“一字型”“人字形”;有的学生表示大雁是十分遵守规则的动物,能够井然有序地排队飞舞;还有的学生干脆借助肢体语言进行展示,挥动手臂模仿出大雁飞舞的动作。接着,教师顺利结合学生的积极参与引领学生参与“雁群飞”的舞蹈动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一边演唱各个乐句、一边为学生演示对应的舞蹈动作——帮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进一步强化音乐歌唱的强化和舞蹈动作的全面掌握。经过课堂上的持续练习,每一位学生都完成了“雁群飞”音乐歌唱方法和舞蹈动作技巧的全面掌握。
(三)舞蹈与音乐艺术创编
当学生完成了音乐作品的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凭借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创编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音乐艺术的学习和舞蹈艺术的创编不仅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艺术参与积极性,也是对素质教育教学要求的积极践行——教师可以通过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创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学生在课堂体验中完成音乐艺术的展示和舞蹈动作的创造性发挥。具体来说,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自身经验,来进行舞蹈和音乐的创造、改编,实现创新与创造。
例如当教师引领学生完成了“雁群飞”歌曲演唱和基本舞蹈动作的掌握之后,教师询问学生是否能够创造出更有趣、更符合音乐特色的“雁群飞”舞蹈作品?结合教师的启发,学生的创造兴趣被显著激发,主动结合各个乐句的观察投入舞蹈动作的创编。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互动沟通的形式尝试完成舞蹈动作的创编。在艺术演绎中,教师发现每一个小组都能够结合乐曲“雁群飞”的演唱演绎出属于本小组的舞蹈作品:有的学生在舞蹈中加入了蒙古族舞蹈的经典动作“柔肩、抖肩”等内容;有的小组尝试结合歌曲的歌词在“晴天高”乐句中用手比划出大太阳的动作、在“相亲相爱不分离”乐句演唱时,小组其他成员轻轻抱在一起……每一个小组都结合音乐作品的详细理解和感受完成了舞蹈艺术的创编,且在愉快的课堂体验中完成了音乐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和舞蹈艺术创编能力的强化。最终,学生在课堂上达成了音乐与舞蹈艺术素养的同步完善。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为了提升舞蹈教育的实施效率,需要将舞蹈与音乐艺术相结合,打造丰富的课堂艺术体验。经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每一位学生都将凭借音乐与舞蹈艺术的结合实现艺术知识的掌握、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逐步完善。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能仅仅依靠舞蹈、音乐单一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也需要借助舞蹈与音乐的结合给予学生更为丰富的艺术体验。久而久之,学生将实现艺术表现力的提升和综合艺术素养的逐步完善。
(责任编辑:罗 欣)
参考文献:
[1] 李凤莲. 让舞蹈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意义[N]. 白银日报,2020-08-08(003).
[2] 陈悦宁. 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探讨[J]. 北方音乐,2020(14):223-224.
[3] 谢迪嘉. 小学音乐教学中舞蹈元素融入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