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教学意义的初中英语语言实践教学

作者: 邢成澄

在主题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围绕单元主题,构建合理的单元结构和语篇结构,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英语游戏、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探究意识。本文以七年级下册“Shopping”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在主题教学的框架下展开语言实践教学。

一、主题教学的内涵

主题教学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托,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在体验中发展。主题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主题为主线,把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结合起来,以主题为核心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它的实施需要教师根据单元主题的要求进行备课并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理解、运用知识和技能。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主题。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出发,充分考虑教材内容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单元主题。而单元主题应该是对整个单元的概念或观点进行统摄和整合的一个总线索。主题应该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确定单元主题,从教学目标入手,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真实、自然、有趣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

2.主题活动引入。在确定单元主题后,教师要围绕该单元所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活动情境或任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英语交流。主题意义活动模式的选择还需要整合多元化材料,如口语素材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力材料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使用英语歌曲、影视片段、英语广播等多种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3.设计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必须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并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水平。同时,教师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4.加强课堂互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语言材料支持活动的进行,引导他们在具体语境中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表达观点。同时,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教师可以展开多元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英语。

5.检测、评价、反思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以评价促学习。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技能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反思和调整,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二、初中英语语言实践教学中主题教学的应用策略

1.应用原则

主题教学的设计原则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而制定的,课程目标是确定主题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在确定主题后,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围绕主题建立单元结构和语篇结构。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把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融入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进行主题教学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主题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教师要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确定单元主题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教学目标。第二,主题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第三,主题教学设计要体现全面性。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体现全面性原则,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师在设计主题时,要符合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第四,主题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主题时应该立足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2.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质疑问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Shopping”这一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我来购物”的活动情境。在这个活动情境中,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如何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这个问题,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购物场所、购物方式、购物物品等,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活动情境是基于话题“Shopping”设计的,所以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

3.以语言实践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主题教学为例,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教学主题,然后把教学主题融入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去,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所学知识。

在“Shopping”主题单元教学中,教师在确定单元主题后,要根据课程目标制定单元目标和语言技能目标。如可以让学生对某个物品做出英语描述,在交换物品的过程中提升其语言水平,培养其语言能力,提升其核心素养。教师要根据主题制定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设计购物活动让学生掌握与购物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做事,培养其核心素养。

4.以主题教学为依托,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初中英语主题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因此,在主题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其思维品质。

5.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初中英语主题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促进他们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英语。在开展主题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英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主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到英语应用的价值。

“Shopping”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对话进行口语练习。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用英语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等。在进行口语训练时,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6.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和相关视频结合起来,在播放视频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在学习“Shopping”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ppt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购物场景,如时装区、食品区以及生活用品区,等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购物场景,并播放相关的场景对话视频为学生做演示,而后让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场景下的对话练习。这样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购物氛围,可以让学生切身体验在不同的购物场景中英语语言的差别。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视频资源下载到电脑上,在课上为学生播放有关“Shopping”这一话题的影片、视频。通过这些方式,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应用案例

具体以七年级下册“Module 5 Shopping”为例,分析如何在主题教学的框架下开展初中英语语言实践活动。

在Unit1这个模块中,学生将学习到“母亲节琳琳为母亲挑选礼物”这一内容,其中涉及购物和购物时间等信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购物视频。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购物清单,让他们按照购物清单进行购物。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通过合作完成清单上的项目,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让他们通过实践加深对主题内容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内容,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1)介绍作者和他所在的商店;(2)介绍商店里卖的商品;(3)介绍自己去买东西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每个模块的内容和作用。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短视频或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之后再对视频中的内容进行提问。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达。

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到购物清单上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购物清单上所列项目和图片等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要购买的物品进行选择并填写相关信息。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中介绍的购物者的活动设置情境对话,让学生模拟购物并回答相关问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进行对话表演。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进而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如针对本单元中不同购物地点的对话情境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店员、售货员等角色,让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结合案例分析,在初中英语语言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通过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安排与计划,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指正与修改。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善于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和条件,让学生进行情境对话。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应对相关问题的能力。

总之,主题教学是以主题为引领,通过对语篇、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和主题教学的特点,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单元结构和语篇结构,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主题内容,从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合作,体验语言学习带来的乐趣。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