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
作者: 任芸芸阅读与写作二者的联系相当密切,学生可在阅读环节积累丰富的词句并应用在写作中。如此,学生通过阅读可提高其写作质量,通过写作又可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应突出其综合性特点。然而,目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质量欠佳,本文通过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读写结合教学的应用建议,以期同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质量欠佳的原因
1.教材编排读写训练不多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不足,一定程度上与教材编排有很大的关联。教材中大部分都是以课文为主,加上“能说会写”板块,虽然写作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是从课时安排方面,教师的教学精力往往集中在课文教学上,课文后的训练更多是从说的角度落实,注重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很少有考查学生写的能力。可见,受教材缺乏练笔设置的影响,教师仅靠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资源,或者完全依靠自身经验给学生布置写作训练,不仅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2.深受传统教育影响
小学阶段语文试卷中写作占比30%左右,可以说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是学生写作能力有限,加之作文评分主观性较强,无法让学生在考试中拉开差距,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学生、教师乃至学校均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调查分析可知,教师很少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在阅读教学中不重视与写作的结合,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基础知识与阅读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提高费时费力,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因而更愿意让学生背诵范文,掌握固定的写作训练技巧,提升考试成绩。课程改革背景下,虽然对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提出更高要求,但部分学生写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因此在写作环节往往只是背诵一些优秀作文的开头与结尾,积累他人的写作素材,并没有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扎实地锻炼自身的写作技巧。
二、小学语文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从多个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运用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教师结合写作开展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指定材料后加强写作锻炼,根据阅读材料进行仿写,让学生明确阅读材料的核心。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其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把握写作的方法与教学的核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配合教师吸收课堂所学知识,避免发生被动学习的情况。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为教师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2.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
学生集中课堂学习注意力有利于其吸收所学知识点,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促进作用。教师要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设置科学合理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开展阅读课前写作,科学规划教学时间,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感悟与理解阅读内容。
3.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不仅有利于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而且还可以引起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重视,给学生提供实践学习与思考的机会。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应秉承的理念
1.全面发展理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势,把握读写结合的切入点,采用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写作能力,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其文化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践行全面发展理念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让其在道德与心理方面有所感触,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学以致用理念
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必须把握二者的联系。教师要加大阅读教学力度,让学生从中积累写作知识,逐步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为后续的写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学生写作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行文,还需在实践中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抒发真情实感。由此可知,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的应用相当重要。
四、小学语文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1.注重阅读批注,培养优良习惯
开展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批注习惯,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所学知识,也有利于科学整合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读到感触较深的内容时,在文本空白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悟,如这部分内容的主要观点、个人的感受或某个优美词句的赏析等。学生阅读期间形成此类观念的过程可能转瞬即逝,但是在作批注的过程中可以让灵感变得更具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结合批注法可以强化学生对读写结合教学作用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学习方法,构建读写闭环
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科学开发读写教学功能,帮助学生形成读写闭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读与写是处理信息相当关键的一个闭环,为了提高读写结合效率,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读写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读写结合的学习模式,掌握读写技巧,提升综合素养。
例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讲述的内容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读写实践。如以“我最喜欢的一天”为主题开展写作训练,让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模仿课文的精华之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赏析课文内容:“文章第四段对周总理的穿着进行了详细描写,这么写的好处是什么?”有学生认为:“这么写可以让人深入地了解周总理的外在形象。”对于这位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接着指导:“是的,人物细节描写对丰富人物形象起到促进作用,更容易让人产生画面感。”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后在写作中灵活应用,有助于从中把握写作重点,构建良性读写闭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3.展开多样创作,启发学生灵感
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开展多样创作活动可以启发学生灵感,这也是有效锻炼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着手,科学设计多样化的创作命题,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及创作灵感;或者通过运用发散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让其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深入思考中掌握读写结合的方法。
例如,教学《狐狸养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文章开放式故事结局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续写故事的结局,如发挥想象力说一说鸡找到狐狸后的故事。在此环节中,学生发挥想象,在创作过程中投入最真实的情感,激发其写作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可从阅读批注、培养良好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构建读写闭环、展开多样创作、启发学生灵感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洛门镇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刘源)